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心源如废井。我也是这种感觉。读书应该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像呼吸空气那样。过去中国人见面经常打招呼说:“吃了吗?”将来我希望人们见面时都打招呼说:“读了吗?”  相似文献   

2.
这天晚上,我几乎是一夜未合眼。 你说,我看了上面那样一张让人胆战心惊的悬赏通缉令。还能睡得着觉吗?  相似文献   

3.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页跳跃的文字那样——把人带向远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在我们还不能独自去旅行的时候,我们就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只能在碗口大的空间里想象外面的世界。想和精灵做朋友吗?想去亚马逊丛林结识我们连名字也叫不上来的奇怪动植物吗?想听花开的声音吗……如果你准备好了,那就背上行囊和我一起去旅行吧——一次书页间的旅行。小学生最想读的101丛书,是花山文艺出版社从韩国引进的故事丛书,丛书分为:精灵的故事、动植物故事、星座故事、趣味故事、美的故事、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4.
昨晚,我又把《高粱情》读了一遍,我忘了是第几次读这篇课文了,每次读它,我的心底总有一种感动。是的,高粱那挺拔而粗壮的秆子,总是给人以自信和力量。你看它的根,不但在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秆子下端的关节处,还长着许多气根,强有力地抓住土地。它是那样坚韧,那样挺拔,那样顽强,再大的风暴也无法使它屈服。大自然里许许多多的植物,不是也具有“高粱精神”吗?沙漠里的仙人掌,它能在干旱的环境里顽强生存;爬山虎能在干燥的墙上一步一步往上爬,冬天一副枯萎的样子,春天一到便又抽出新芽,一片欣欣向荣……大自然的生命力真是太伟大了!而在战…  相似文献   

5.
关羽·项羽     
每读《三国》,内心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关羽降曹操,原因真如史书记载那样吗?还是他借护甘、糜二位是嫂夫人之名而苟且寄人篱下呢?每读《史记》,内心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项羽真的是自刎乌江吗?还是被追兵乱刀砍死,然后被修史的人硬加了个"何颜以对江东父老"的壮美呢?否则,他乘船过江,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6.
你想到过环游地球一周吗?你想到过独自在孤岛上生存数载吗?你想到过乘坐潜水艇去畅游海底两万里吗?你想到过面对凶残的美洲豹吗?你想到过与吃人的野蛮土著人相处吗?而,你有胆量吗?暂且无需妄下结论,如果读过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你便不禁会说“,我想”,而且会极其向往那样的经历,甚至用自己的一生去换取那样一种经历也在所不惜。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终于觉得有必要写一些东西了。我想我先得交代一下我读这些书时的特殊之处,就是我读书的顺序。我最先因好友…  相似文献   

7.
智力大挑战     
各是几年纪 甲、乙、丙三人在操场上不期而遇. 甲说:“嗨!真有趣,咱们三个人我喜欢篮球,你喜欢排球,他喜欢足球;一个读初一,一个读初二,一个读初三.但喜欢篮球的不读初一,喜欢排球的不读初二,喜欢足球的不读初三.” 读初三的听他这么一说,哈哈大笑起来. 你能说出这三个人各读几年级吗?  相似文献   

8.
在富裕的浙江温州乐清市,我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百万千万富翁.他们在物质上已经非常富有了。但是,他们过得很幸福吗?不一定。正如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人类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我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现代人也有了古人所没有的迷惘……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许多人会告诉你:“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你们喜欢小猫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2.有一个小女孩,名叫卡罗尔,她也像你们一样,可喜欢小猫了,一直想有一只小猫。今天我们就来读《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个有趣的故事。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认读“卡罗尔”三个字,说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中的哪个字。(比如:罗汉、罗马、卡车、信用卡、卡片、偶尔等。学生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来认字,就赋予了名字中的字以实际的意义)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认读生字1.自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2.同桌互读,按自然段练读课文,帮助同伴读正确。3.认一认文…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死了,他的尸体还能立功,这不是天方夜谭吗?读了下面的故事,你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在二战期间,反法西斯盟军就曾经用一具尸体欺  相似文献   

11.
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 ,当你过生日时 ,你的父母有没有为你庆贺呢 ?怎样应贺呢 ?你们的父母都这么疼爱你们 ,那么 ,谁能说说自己父母的生日呢 ?怎么都不说话了 ,不说话也叫沉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可贵的沉默》一文 ,好吗 ?2 .读了课题 ,你们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把课文读给同桌听 ,并互相正音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诵读正确、流利 ;3.读了课文 ,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检查读书效果1.指名接读课文 ,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 ,然后评一评 ,谁读得好 ;2 .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  相似文献   

12.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页跳跃的文字那样——把人带向远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在我们还不能独自去旅行的时候,我们就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只能在碗口大的空间里想象外面的世界。想去亚马逊丛林结识我们连名字也叫不上来的奇怪动植物吗?想听花开的声音吗……如果你准备好了,那就背上行囊和我一起去旅行吧——一次书页间的旅行。小学生最想读的101丛书,是花山文艺出版社从韩国引进的故事丛书。丛书分为:精灵的故事、动植物故事、星座故事、趣味故事、美的故事、感人故事、智慧故事、机智…  相似文献   

13.
白色山茶花     
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惟一的一次春天。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阅读提示】你还想读席慕蓉的其他作品吗?你还想对席慕蓉了解更多吗?请…  相似文献   

14.
近日,某县高中招生遇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全县计划内招生中,竟然有100多人没有报到.是学生家庭困难无法入读高中吗?属于计划内招收的学生,不收取择校费,许多高中学校为了防止这些优秀学生流失,还制定了一些优惠的措施,收费很低.  相似文献   

15.
1983年,黄石电视大学破例录取了一名特殊的学生——黄石市二轴承厂残疾青工姚卫。消息传到厂里,人们众说纷纭,有的人为姚卫高兴,祝贺他多年追求的愿望实现了;有的人摇头,认为一个残废读大学有什么用;有的人嘲弄地说,他笑着进去,会半路哭着出来的。姚卫到底学习得怎么样?他那样极度畸形能坚持三年艰苦的学习吗?他是个什么样的的残疾人?他是怎样成了一个残疾人的呢?你有兴趣听我讲讲这位残疾青年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6.
一、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中队要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大家高兴吗?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同学们,你们看:(以动画形式出现少先队员举旗、吹号、春游的活动场面,最后定格在韵文的第四小节)“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少先队员们是多么地高兴啊。你们能把这个小节读好吗?(巧妙地用变序法处理教材,以韵文最后一节为突破口,精心创设以春游为主线的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师:除了生字,其它的字都摘下了拼音帽子,你还会读吗?(小伙伴互相读,指名读,齐读。)3.师:就让我们在欢笑…  相似文献   

17.
读了《樟树赞》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宋庆龄奶奶,她与樟树有着同样的品格。宋庆龄奶奶没有儿女,但她非常关心小朋友,祖国千千万万的小朋友就像她的儿女一样。这不是像樟树那样伟大吗?宋庆龄奶奶还像樟树那样“不招虫”。她的姐姐、妹妹、哥哥都是国民党,就她始终跟着共产党走。因为她有坚定的信仰,身上有一股正气,所以敌人怕她,不敢接近她。由樟树想到的$新疆乌鲁木齐市五十九小四(3)班@金昕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同学们,你们曾和谁赛跑过?你赢过别人了吗?你听说过有人和时间赛跑吗?人可以跑赢时间吗?你想和时间赛跑吗?你能跑赢时间吗?二、读好课文,形成语感1.老师范读课文(可配乐朗读)。(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了学生读书的难度,从某个角度讲,老师读得有多好,学生也可能读得有多好,并且老师的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语气语调,读课文五遍以上,读熟课文,读得琅琅上口,进而形成语感。)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采用指名读…  相似文献   

19.
一、情境激趣.引发期待 师:咱们学过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谁还记得? 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师:杜甫的诗句,挺好.还有吗? 生: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师:读书让人聪明,刘向的诗句. 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20.
读了这篇精妙的散,我们大概会反躬自省。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帮助过我们,可我们曾想到过他们吗?也许,我们无从想起他们的姓名。那并不要紧。让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去帮助别人吧。当我们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无疑会更美好。这,不就是本给我们的启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