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正沉浸于课堂中,猛然发现窗外有一位穿着朴素的农村妇女在走廊处徘徊,像是找人,却又躲躲闪闪。难道有急事?趁学生讨论的时候,我走出了教室,妇女很高兴,忙将我拉到偏僻处,告诉我她是王露同学的母亲,因为离婚,孩子判给了父亲。今天恰好是孩子15岁生日,特别想念她,但又担心孩子一直对母亲心存怨恨,看她反而会令她情绪波动影响学习,同时也怕脾气暴躁的父亲知道了要责骂孩子,所以特意赶在上课时跑到学校来偷  相似文献   

2.
不知什么时候起,父亲开始不回家。母亲不说个中缘由,但我明白。母亲是落寞的,虽然她一如既往地对我唠叨,带着笑,但我还是发现她的孤苦伶仃。就连我,也不曾与她有太多交流,这让我觉得不安。  相似文献   

3.
"儿子,你还小." 我看着面前的女人,她也正回头看我,说了这么一句. 我攥紧了拳头,咬咬牙.是吗?我还小吗? 家里,那个男人又来了.对,那个男人,我本该叫父亲的男人.他又来了,说什么离婚后母亲的财产应该平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多少年来,一切我都目睹了:母亲为了家庭,付出了太多,无论是买东西、给长辈钱,还是盖房.而母亲自己的房子,是她千辛万苦攒下钱买的.那个我理应叫父亲的男人,什么也没出. 母亲仅有的财产,就是这房子.分一半给他,公平吗?公道吗? 我想说理,却被母亲推进了房子.她头也不回,说:"儿子,你还小." 我,还小? 这句话,我听得太多了.从我只是个孩童,到今天自以为足以保护母亲的少年.  相似文献   

4.
那是一个阴沉的夜晚,寒风呼呼地吼着,连月亮也惊恐地躲进了云层. "我早就让你写作业,瞧瞧积攒了这么多,肯定写不完.唉!过几天就开学了,我看你什么时候能写完."母亲在一旁唠叨着,神情严厉.  相似文献   

5.
刘桢 《作文大王》2008,(2):31-32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闹矛盾.他们因为都很爱我,所以从来不在我面前吵架.两个人都很安静,爸爸只是一个劲地抽闷烟,妈妈默默地不说话.后来他们离婚了.我有一次偷听了他们的谈话,爸爸说:"以后不能抚养莺莺长大,她可能会很伤心."妈妈说:"你走吧,我会告诉她理由的."第二天,爸爸走了.  相似文献   

6.
问题行为概述 洪珊,女,17岁.自述心理压力太大,心理负担太重.感觉生活很累、没有快乐,一直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母亲. 洪珊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离开了她和母亲,多年来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又结婚了,继父是一个不太负责任的男人.她和母亲的生活条件很差,过得很凄苦.她上学期间一直拿着助学金.她常对人说:"我妈妈太可怜了,我长大以后一定不会像她那样!"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爱护,许多细微曲折处是说不完、也无法全捕捉到的.也就是有这些细微曲折才形成一个家.这个家处处都是活的,每一寸墙壁,每一寸窗帘都是活的.小学时曾以"我的家庭"为题作文.我写出这样的警句:"一个家,没有母亲是不行的.母亲是春天.是太阳.至于有没有父亲,不很重要."作业在开家长会时展览,父亲去看了.回来向母亲描述,对自己的地位似并不在意,以后也并不努力增加自己的重要性,只顾沉浸在他的哲学世界中.  相似文献   

8.
疯人     
我在疯人院的花园里遇到一个青年,他秀丽苍白的面容上充满了奇怪的神情. 我挨着他一起坐在长凳上,问他:"你为什么坐在这儿?" 他诧异地注视着我,说道:"你问的问题很不恰当,不过我还是愿意回答. "我父亲一心要把我塑造成他的样子,我叔叔也是如此.我母亲则希望我像她自己的爸爸那样.我姐姐举出她精于航海的丈夫作为我最好的榜样.我哥哥让我像他那样成为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父爱     
父亲又说他老了,以前还能背得动我,现在已经不行了;我依然没有说话,对于父亲,我总是习惯性沉默,不是不想说,而是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印象中,父亲的脾气很是不好,稍有点不顺心,他就会责骂我,甚至打我,所以我一直与父亲都是若即若离,就算心中有话想对他说,也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把话藏在心底。为此,母亲总是说我不了解他。  相似文献   

10.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着电脑. 有时母亲睡着,但更多的时候醒着.她醒着,除了偶尔起床到阳台上活动一下外,就只有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地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眼睛半寸也不离开屏幕地说:"你想点别的事不行?怎么总想自己的病?"每当这时,母亲就不再说话,但过一会儿,她又开始不自觉地说了.于是,又会惹出我的一顿埋怨.  相似文献   

11.
愧对母亲     
我出生在农村。很不幸,母亲是个哑巴,父亲木讷多病,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都由母亲打理。虽然她对我很好,但我长这么大都始终不肯叫她一声“妈”———只因为她是个哑巴。在学校,我从不对同学们提起我的母亲。她让我无颜面对同学们,他们会笑话我,所以,即使下再大的雨,我也不会要她送来的伞。有一次,天正下着大雨,外面很冷,正当快要放学的时候,似有“啊啊”的声音从门边传来,我心里立即感到事情的不妙:她来了?果然,那声音离我越来越近,突然放大了“音量”。我抬头小心地看了看,正是她在窗边指着我“啊啊”直叫。我的脸立即红了,为了不引起更多的…  相似文献   

12.
一我需要快乐,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从不曾想过放弃。我快乐的时候多是冬天。冬天是个舒服的季节。也许心被彻底冷冻后,再冷也只是麻木。我生活在一个岛上。美丽的小岛总是把穷人和富人分开,把诙谐和繁华分开,分得一清二楚。我的父亲是水手,一年到头经常不在我们身边。母亲是个朴实的女人,死心塌地地跟着她的男人。坚贞的爱情让时间和距离成为美丽的见证。可是一次,父亲却在风浪中永远地消失了。那时我10岁,母亲哭得很伤心,紧紧抱着我,说“:乖,孩子不哭,妈妈在……”我在母亲怀中颤抖,咬牙不流泪,我不想增加撕心的痛苦,却令幼小的身体抽搐得更…  相似文献   

13.
旅人的心     
或是因为年幼善忘,或是因为不常见面,我最初几年中对父亲的感情怎样,一点也记不起来了.至于父亲那时对我的爱,却从母亲的话里就可知道.母亲近来显然在深深地纪念父亲,又加上年纪老了,所以一见到她的小孙儿吃牛奶,就对我说了又说:  相似文献   

14.
当凯瑟琳转学来和我同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丑小鸭.在同龄人的眼里,凯瑟琳简直就是"完美"的代名词,她的相貌和身材都无可挑剔,脸上常常露出笑容.她品学兼优,又是校体操队的主力,更重要的是,她的家境也很优越,父母都是大学教师,还来我们学校做过演讲.而我住在贫民区,父亲是个货车司机,母亲则是个没文化的家庭主妇.并且,我长得一点都不漂亮,足那种又黑又胖的女孩,成绩也不太好.  相似文献   

15.
白国宁 《高中生》2008,(21):32-33
A小时候,父亲便告诉我:"你母亲是个坏女人,她是咱家的叛徒。"于是,从懂事起,我便恨母亲,恨这个在我记忆中一片空白的坏女人。在父亲的培养下,我的性格变得很孤僻,从不去跳舞,更不听音乐。在学  相似文献   

16.
我的母亲     
母亲常给我讲家里以前的事,讲她的成长史,她经历得太多太多,我觉得母亲很可怜.   母亲一路走采确实不易.童年时她和她乡下的舅舅一起生活,八九岁时就开始挑柴、洗衣、做饭,到了读书的年龄又遇上了"文革".母亲很早就来深圳打工,是个并不太受社会尊重的"农民工".后来和父亲结婚,两个人工资勉强糊口,但为了照料整个家,母亲在生下我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工作.每天买菜、洗衣、做饭、打扫,十几年,母亲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忙里忙外.……  相似文献   

17.
母亲很喜欢照相。不过,母亲并不是摄影家,甚至算不上一名摄影爱好者。但是,在我印象中,母亲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照相了。大概是从几年前开始——那时我与弟弟相继考上大学,爸爸又常在外奔波——我们一家人只有假期才能真正团聚。每逢父亲、我和弟弟从各地回家团聚的时候,母亲是最开心,也是最忙的。她总是念叨着学校伙食不好,我们姐弟两个在学校里吃不饱,人又瘦了不少。于是,做好吃的便成了母亲每天的中心任务。她恨不得在家里让我们姐弟把下个学期的饭都吃完,然后储藏起来开学后再慢慢消化。另外,我们发现母亲多了一个爱好,就是让全家一起出…  相似文献   

18.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19.
<正>IF,小小的个子,不爱说话,写得一笔好字,作得一手好文。开始注意到她,是缘于"日知录"。有一段时间,她娟秀的字里行间藏了好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有关她坚强隐忍的父亲,有关她已经"离开"的母亲。看着看着,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来。于是,我开始找她聊天。一次,两次,三次……跟她聊天很费劲,往往是我自说白话了大半个小时,她都一言不发。好多次,当我想要问及她母亲时,看到她把脸深埋  相似文献   

20.
我不止一次地凭借烛光和高脚杯去想象当年父亲与母亲的罗曼史,但我不知道他们年轻时究竟是怎么一个样子! 母亲年轻的时候应该很漂亮,即使如今岁月已老去的时候,她脸上依然有当年的恬静和坦然。母亲将她的希望带给了父亲,在别人的叹息声中,与父亲走到了一起,义无反顾。父亲娶走母亲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风风光光,“连一挂爆竹也没有放。”母亲总是笑着告诉所有的人。仿佛那不是一件让人伤心的往事而是一种骄傲,事实上,母亲就是伴着这些骄傲与父亲走过了20年,也将走过又一个20年,再一个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