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某些有机物与无机物一样,也具有酸碱性.中学常见有机物的酸碱性小结如下:   1具有酸性的有机物   (1)某些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酸性,并具有酸的通性.中学常见的有:……  相似文献   

2.
某些有机物与无机物一样,也具有酸碱性.中学常见有机物的酸碱性小结如下.一、具有酸性的有机物1.常见的有机酸某些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酸性,并具有酸的  相似文献   

3.
兰建祥 《化学教学》2005,(1):125-127
某些有机物与无机物一样,也具有酸碱性。中学常见有机物的酸碱性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前提--有"弱"才水解 1.弱碱阳离子 H2O(?)弱碱 H 例如:NH4 H2O(?)NH3·H2O H 2.一元弱酸阴离子 H2O(?)弱酸 OH- 例如:CH3COO- H2O(?)CH3COOH OH- 多元弱酸根离子 H2O(?)级酸式酸根 OH- 例如:PO4 (3-) H2O(?)HPO4(2-) OH- 注意酸式酸根离子: (1)HSO4-只有电离HSO4-=H SO4(2-); (2)弱酸酸式酸根离子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如HCO3-: HCO3-(?)H CO3(2-)、 HCO3- H2O(?)H2CO3 OH-  相似文献   

5.
含氧酸的强度取决于酸分子的电离程度:ROH+H~2O→RO~-+H_3O~+酸分子中羟基上的质子H~+脱离氧原子,转移到水分子的孤电子对上,这个过程越容易,酸性越强.而此过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中心原子R吸引羟基氧原子电子云的能力.这能力越强,则O—H键的极性越强,即R(?)O(?)H使O—H键变弱,容易释放出质子,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的酸性.什么情况下,R吸引羟基氧原子电子云的能力强呢?可从两方面考虑:一、R的电负性R的电负性越大,越易吸引电子,使氧原子上的电子密度降低,O—H键变弱,而易释放出质子,表现出较强的酸性.如HCIO、HBrO、HIO、卤原子的电负性由I→CI依次增强,吸引氧原子电子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O—H键变弱,H~+易于脱离,因此其酸性强弱的次序为HCIO>HBrO>HIO.  相似文献   

6.
一、缺乏思维的深刻性例1假设用于修补铁轨的铝热剂中铝和四氧化三铁恰好完全反应,求此铝热剂和反应后的产物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所放出的氢气的体积比(同温同压下)。错解铝热反应:8Al+3Fe3O4高温4Al2O3+9Fe8amol9amolAl、Fe分别与酸反应:2Al~3H2Fe~H28amol12amol9amol9amol故同温同压下产生H2的体积比为4∶3。评析看似思路、关系式以及计算都正确,且简洁流畅,无懈可击。然而,未考虑到铝热剂与硫酸反应后溶液中含Fe3+,Fe3+的氧化性强于H+,它必然先与铝反应。铝热反应:8Al+3Fe3O4高温4Al2O3+9Fe若设Al为8amol,则Fe3O4为3amo…  相似文献   

7.
1 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 Cr2O72-+14H++3Fe=2Cr3++2Cr2++7H2O 电池符号:(-)Fe|Fe2+||Cr2O72-,Cr3+,H+|碳棒(+) 电极反应: 正极 Cr2O72-+14H++6e=2Cr3++7H2O 负极 3Fe-6e=3Fe2+  相似文献   

8.
一、酸碱质子理论要点(1)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2)酸(?)质子+碱.酸容易放出质子,就是说酸根接受质子能力较弱反之亦然.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的碱性越强,其共轭酸越弱.(3)反应方向是由较强的酸将质子转移给较强的碱,生成较弱的共轭酸和共轭碱.二、为什么生成弱酸、弱碱的盐才能水解H_2O既能接受一个质子形成H_3O~+,又能放出一个质子变成OH~-,据理论要点(1),H_2O既是碱又是酸,但H_2O对放出质子的能力很弱,而H_3O~+又很容易放出质子,依据理论要点(2)H_2O是一个很弱的酸;又是一个很弱的碱.盐溶于水后,溶液中存在着水合的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它们可以分别和水作用,使水分解.  相似文献   

9.
美人梅叶片中花色苷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人梅叶片花色苷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色苷在高温(100℃)条件下稳定;紫外光、直射光对花色苷具有增色作用;在pH1~3的环境下花色苷颜色较为稳定;氧化剂Vc,H2O2,Na2SO3对花色苷影响较大,而还原剂无影响;Fe3+,Ca2+,Cu2+,Zn2+对花色苷有增色效果,并以Fe3+效果最好,Ca2+,Cu2+,Zn2+次之,而Mg2+与Na+对花色苷无影响;葡萄糖、柠檬酸和蔗糖均对花色苷也有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有机物脱水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 ,脱水反应的形式较多 ,应用广泛。在有机推断题中经常遇到 ,下面就中学常见的脱水反应的类型及规律进行简单的归纳、分析。一、脱水反应的常见类型1 .醇分子内脱水规律 :醇分子内C—O键及羟基所连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的C—H键断裂 ,脱去水分子形成不饱和键 ,属于消去反应。RCHHCH2OH浓H2 SO4△ CHRCH2 +H2 O  当—OH不在链端时 ,有以下情况    CCH3HHCHOHCH3浓H2 SO4△CHCH3CHCH3+H2 O实验证明 ,脱水时是与羟基所连碳原子相邻的 ,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与羟基脱去水分子…  相似文献   

11.
有机物完全燃烧的试题是中学有机化学的常见题型,也是高考有机化学的热点内容,但许多考生对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产生混淆,现将其规律归纳总结如下:有机物完全燃烧的通式:烃:CxHy (x 4y)O2点燃xCO2 2y H2O烃的衍生物:CxHyOz (x 4y-2z)O2xCO2 2y H2→点燃O一、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时1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时,先要配平化学反应式。常见的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如氢气与氧气燃烧的化学反应:H2+O2燃烧H2O很容易用最小公倍数法将其配平:2H2+O2点燃2H2O然而,某些化学反应式,如甲醇燃烧的化学反应式:CH3OH+O2燃烧CO2+H2O用最小公倍数法就不易配平。下面,我们用方程组的有关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设配平后从左至右四项的化学计量数依次是y1、y2、y3、y4,即y1CH3OH+y2O2y3CO2+y4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种原子的数目应分别相等,就是1、左右两边的碳原子数相等。左边=y1×1=y1右边=y3×1=y3因为左…  相似文献   

13.
1+,正号,性质符号。+,正数,正电(阳电),正电荷,正极(阳极)。+,正化合价,正离子(阳离子)。+,阳性,疾病诊断表示符号。2+,加号,运算符号。+,联结符号,2H2O(液):2H2(气)+O2(气);蓝色硅胶+水;粉红色硅胶。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中有对无机盐的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其依据是该盐是否发生水解 ,水解后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大小来决定溶液的酸碱性。强碱强酸盐(NaNO3 )不发生水解 ,溶液显中性 ;强碱弱酸盐(Na2 CO3 ) ,由于CO3 2 -+H2 OHCO3 -+OH-、HCO3 -+H2 OH2 CO3 +OH-,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NO3 ) ,由于NH4++H2 ONH3 ·H2 O +H+,溶液显酸性 ;弱酸弱碱盐是据水解生成的弱酸、弱减的电离程度的大小来判定的。这些知识对中学生物学中的无机盐生理酸碱性的判断会引起误导 ,从而造成学生的判断错误。因中学生物…  相似文献   

15.
一、气体制备实验类型1.乙烯的实验室制法:CH3CH2OH浓→17硫0℃酸CH2CH2↑+H2O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2H2↑+Ca(OH)2二、特征实验类型1.需水浴加热的实验水浴加热是控制有机反应条件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①反应物受热均匀;②可控制反应的温度在100℃以内。中学化学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实验主要有:(1)硝基苯的制取+HNO35→0浓℃硫~6酸0℃—NO2+H2O(2)酚醛树脂的制备nOH+nHCHO浓→△盐酸[OHCH2]n+nH2O(3)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4)乙酸乙酯的水解CH3COOC2H5+H2O稀△硫…  相似文献   

16.
例1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设计出电池。这种电池称为燃料电池。该电池用铂做电极,在两极分别通入氢气和氧气,电池的电解质可以呈酸性或碱性,电池的反应相当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即2H2+O22H2O。试写出分别以酸或碱作为电解质时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解析(1)酸性电解质。从反应式上看,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氢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H+。因为电解质是酸性电解质,H+直接进入溶液。电池反应中并没有H+的消耗与生成,所以,在正极的O2得到电子后一定与H+结合生成水。负极:2H2-4e-4H+正极:O2+4e-+4H+2H2O(2)碱性电解质。氢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  相似文献   

17.
1特殊的颜色 Fe3+在无水时本身呈淡紫色,在水溶液中以六水合离子[Fe(H2O)6]3+形式存在而呈黄色.在结晶水合物中如FeCl3·6H2O,也以[Fe(H2O)6]3+,形式存在,而使晶体呈棕褐色.  相似文献   

18.
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理论来源于丰富的经验事实,是对化学现象的一般概括和总结.而化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共性之中有特性.对特例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同学们怀疑、批判、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1.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般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特例:Na2O2+SO2Na2SO4,NH4NO3△N2O↑+2H2O.2.强酸一般能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制强酸.特例:H2S+CuSO4CuS↓+H2SO4.3.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发生反应.特例:具有氧化性的酸和具有还原性的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如:HCl O+H2SO3H2SO4+HCl(弱酸生成强酸),H2S+H2SO4(浓)SO2…  相似文献   

19.
一 、化 合反 应 1. 反应规律:两种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差异越大,通常越容易化合。 2. 常见的化合反应。 (1)单质和单质之间。 点 燃 点燃 2Na Cl        2NaCl           S O2        SO = = 2        金属性强的单质与非金属性强的单质,容易化合;非金属性弱的单质与非金属性强的单质也容易化合。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水之间。 N a2O H O=2N aOH         SO3 H O=H SO4 2 2 2        若碱性氧化物对应的碱或酸性氧化物对应的酸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20.
袁来德 《中学理科》2007,(10):39-40
有机物燃烧的规律是中学有机化学基础中的常见题型,也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许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产生混淆,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有机物完全燃烧的通式:烃:CxHy (x y/4)O2→xCO2 (y/2)H2O烃的衍生物:CxHyOz (x y/4-z/2)O2→xCO2 (y/2)H2O题型一: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时1.烃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与氢的质量分数成正比.2.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一定,则有机物中含碳或氢的质量分数一定;若混合物总质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含碳或氢的质量分数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