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磨一剑。楚天都市报实行主流化转型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吸引了学界、业界的密切关注。7月14日,中国记协国内部、湖北省记协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在汉主办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三年磨一剑。楚天都市报实行主流化转型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吸引了学界、业界的密切关注。7月14日,中国记协国内部、湖北省记协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在汉主办"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主流化转型核心词是责任担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我应该算一个积极的助推者。2007年,张勤耘总编辑交给我们一个任务,为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做一个课题方案研究。当时我们做了一些方案,提供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4.
赵雨婷  刘锦宏 《传媒》2016,(14):46-47
《楚天都市报》于1996年11月12日创刊,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面向市民的综合性报纸。《楚天金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长江商报》的相继崛起无疑加剧了武汉报业的竞争,不仅抢占《楚天都市报》的内容优势,也促进了《楚天都市报》转型的决心。自2007年以来,《楚天都市报》正式拉开主流化转型的序幕,近十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主流化转型之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由该报记者曾革楠撰写的《肩负社会责任引领主流舆论——〈楚天都市报〉探索主流化转型纪实》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向全国新闻界推介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该报配发的评论称,"《楚天都市报》一系列主流化转型的实践,让党和政府关注,让同行瞩目,让读者叫好,为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转型提供了范本。"并指出"《楚天都市报》的转型并非回归传统‘主流报纸',也不是单纯地吸引受众眼球,而是转向打造报纸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这一办报理念,对于提升报业竞争力,加快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乃至整个媒介市场的完善和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07年,<楚天都市报>提出主流化转型后,提出"大事看楚天、服务看楚天、活动看楚天、深度看楚天"的口号,如今,品牌活动已成为<楚天都市报>发展壮大的核心武器和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张勤耘 《新闻前哨》2010,(10):33-36
以主流的情怀担当时代责任,以平民的视角关照现实生活,以递进的动态报道丰满典型形象,以开放的姿态携手全国媒体互动,强化采集力、表现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已成为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以来典型人物报道的一套成功、成熟的手法。楚天都市报以主流化转型的定义定位指导典型报道,围绕主流化转型的四个基本要求做足文章,使得典型报道中的"楚天都市报现象"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8.
新闻尖兵创新突破军营有尖兵班,警营有特警队,楚天都市报有机动部。肩负着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任务,主攻重大舆论监督报道。在楚天都市报的发展史上,机动部人写下了光荣而重大的篇章。随着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目标的提出,机动部以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唐崇维 《新闻世界》2011,(11):147-148
本文从报纸自身发展规律、报纸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两方面来分析《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楚天都市报成功实施主流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相聚在美丽的东湖之滨,回顾总结楚天都市报近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成功实践,研究探索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楚天都市报这一品牌,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各位专家对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肯定以及提出的重要意见.对于楚天都市报未来的发展、对于湖北整个报刊业的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具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参加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学术研讨会,我要由衷地为楚天都市报叫一声好!我到其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过类似的会,也叫过好,不能说不由衷,但是这次应该是最响亮的,而且是最真诚的,为什么?原因有两条:第一,本次会议的议题主流化转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24日,"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学术研讨会"落幕仅十天,<楚天都市报>又推出一个重在人物典型--"志愿者小亭",成为该报继"10·21"舍已救人英雄群体、暴走妈妈、信义兄弟、大别山师魂等重大典型报道后的又一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3.
楚天都市报在主流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里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从最近几年连续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中可以得到证明。从浅层意义上来说,楚天都市报在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为都市类报纸作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6月起,创刊已届十年的楚天都市报开始实施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调整——主流化转型,以期用转型的探索和创新,勾画出该报新一个十年更具竞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图景。  相似文献   

15.
典型报道在国内新闻采写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它倡导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传承道德文化发挥了作用.2007年,为克服都市类报纸同质化、低俗化倾向,《楚天都市报》顺应全国都市类报纸掀起的主流化转型潮流,开始主流化转型探索,将典型报道作为主打品牌,推出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的典型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众传媒协调社会、传承文化的功能.同时,《楚天都市报》通过典型报道也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塑造了良好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6.
濮礼峰  康莹 《新闻前哨》2012,(11):95-96
一、省级都市报的区域化省级都市报拓展区域业务的发展背景都市报的兴起与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20年,在此过程中,以广大市民为主要对象的都市报经大浪淘沙般竞争,省级都市报凸显出其优势。然而,近几年来,新媒体冲击及市场进一步饱和,迫使省级都市报在发展方式上不断求新,以《楚天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为代表的省级都市报除了从自身突破寻求发展之  相似文献   

17.
周洁  刘唯 《新闻前哨》2011,(12):55-56
文化转型先行探索2011年,楚天都市报再次迈出文化转型、经营转型的重要步伐。8月,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周洁工作室"成立,一并启动了AMP工程(ARTMAINSTREAMING POPULARIZATION,艺术主流化普及工程)。随着"寻找长江艺术舵手"、"全国九省市媒体艺术联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楚天都市报尝试主流化转型探索,特别是把创新主题报道作为转型的一个重要思路和视角,不断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接连推出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平民人物群像,感动全国。其中,“暴走妈妈”、“10·24”长江大学英雄救人群体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信义兄弟”人选“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反映“10·24”长江大学英雄救人群体的系列报道《大学生结梯救人》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楚天都市报的探索被国内新闻界专家、学者誉为“楚天都市报现象”。  相似文献   

19.
沈平 《新闻前哨》2008,(5):42-42
楚天都市报提出“主流化转型”思路后,围绕主旋律报道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主旋律报道只要工夫下到位,一样能抓人眼球,为读者所喜爱。  相似文献   

20.
记录这个时代,为发展造势,为历史存档,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历史演进到当下,已没有人可以怀疑,我们置身的这个时代,是中华民族从未有过的大发展、大跨越时代。自2007年主流化转型以来,《楚天都市报》着力尝试以历史视角和群众视角,在时空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