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别:新闻成才之路编号──用生命录下历史瞬间的青年记者今年7月13日至14日,锦州币凌海地区发生特大洪灾,中共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赶赴抗洪第一线直接指挥抗洪抢险,《锦州日报》的摄影记者朱大伟闻讯迅速赶到凌海防汛指挥部,按照同行们的分工他负责追踪张鸣岐等领导同志指挥抗洪的报道。与此同时,锦州电视台的青年记者杨华和女记者刘晶也抓了一辆汽车赶到凌海防汛指挥部,到最危险的地段抓拍新闻。其间,刘晶央求张鸣岐:“能不能配合我们一下,把脸转过来点?”张鸣岐说:“你们拍险情,拍我干啥?”张鸣岐发现杨晔扯着摄像机,光着…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羡慕记者这个职业,一直为不能成为这个队伍中的一员而遗撼。笔者想起了1998年紧张的长江抗洪前线上,一位摄影记者为了能在高处拍摄抢险场景,便向一位农民借梯子,当他掏记者证给这位农民看时,这位农民却说:“不用掏证了,这会儿到这里来的,绝不会是冒牌的,除了解放军,就是你们记者了。”一句话,说得这位记者热泪盈眶。人们这样爱护和信任我们的记者,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1994年7月13日,辽西降下了一场少有的暴雨,大、小凌河水位暴涨,水流量超过大堤抗洪能力的一倍!傍晚,锦州市几家新闻单位几乎同时接到市委宣传部的电话:立即派得力记者到凌海市(锦州辖县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采访。锦州有线电视台新闻部值班编辑杨晔得知消息,主动请缨。他顾不得吃晚饭,来不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对中华民族是一次考验的话,那么,对站在洪水中记录历史、记录中国抗洪战场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记者们,也同样是一次空前的大检阅。 作为一名记者,特别是作为解放军报的记者,置身于受人民群众尊敬的抗洪钢铁长城中间,参加了湖北、湖南两个方向的抗洪报道,我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回顾40多天的抗洪艰苦生活,其间受到的考验和磨炼,是我从军近20年来最危险、最严峻的一次,也是我作为军报记者生涯中值得永远珍藏的一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当武汉抗洪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市防汛指挥部领导请每个记者在纪念簿上留言,我写的是“参加武汉抗洪报道三生有幸”。确实,作为人民日报一名驻地记者,能经历并报道这场大决战,是非常幸运的。今年6月武汉进入防汛抗洪以来,我就开始跟踪报道。两个多月中,我...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采访过许多人,但是采访同行还是第一次。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了。十二年前,当他还只有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写了一部反映小学生生活的十五万字的小说,引起了天津新闻界的注意。现在,他又由于在一九八三年全国新闻测试中,以总平均九十二点三分的优异成绩取得第一名,又一次受到了同行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对于记者,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我有幸在九江参加了’98抗洪报道。抗洪是一个大战场,她让你时时处于一种紧张、焦急、兴奋、感动、忙碌的状态;抗洪又是一个大考场,她对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是一次最实际的检验。在抗洪前线,我亲眼目睹了洪水的暴虐与无情,也亲身感受到抗洪官兵的拼搏与献身。在酷热难耐的长江大堤上采访,我淌下过道道汗水;在孤灯一盏的军用帐篷里写稿,我也流下过行行热泪。我曾去过老山前线采访,两相比较,这次…  相似文献   

8.
抗洪历险记     
如果说,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对中华民族是一次考验,那么,对站在洪水中记录历史、记录中国抗洪战场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记者们,也是一次空前的大检阅。作为一名记者,特别是作为解放军报的记者,参加了湖北、湖南两个方向的抗洪报道,我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回顾40多天的抗洪艰苦生活,其间受到的考验和磨炼,是我从军近20年来最危险、也是最严峻的一次。应该说,这是我人生中,也是我作为军报记者生涯中最宝贵,也是值得永远珍藏的一笔精神财富。初战青潭乡饭桌上受命。7月25日晚8:00,我和记者部副主任郑蜀炎刚从深…  相似文献   

9.
走进新华社新闻大厦一间略显狭小的办公室,抬头就看见办公桌紧挨的墙上挂着的一大串胸牌。以同行的敏感,我很快把它们跟陈斌华的职业联系到了一起。事实正是这样,陈斌华告诉我说:那是他进入新华社工作以来参加的所有重大采访活动的记者证。而那张证明这位祖国大陆首批赴台湾驻点记者身份的胸牌也显眼地挂在其中:2001年2月8日,陈斌华与同事范丽青作为祖国大陆首批驻点记者,赴台湾驻点采访,备受海内外关注,从此这个与祖国隔海相望的宝岛上,有了中国最权威新闻机构“永不消逝的电波”。从来不出“半成品”如果说一名年轻记者被选中担此重任是机…  相似文献   

10.
曾维康  朱爽  彭茜 《青年记者》2009,(23):45-46
如果要问,谁是报道今日中国的境外资深记者,路透社记者林洗耀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作为菲律宾籍华人的他,在台湾、大陆和国外从事新闻工作长达30年,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颇懂中国的人情世故。诸多优势的叠加让这位记者在报道中国时独具慧眼,许多作品至今让同行艳羡不已。  相似文献   

11.
一年多以前,两位法国同行来访。其中一位是《巴黎竞赛》画报的记者。他介绍另一位时说:这位是欧洲著名的图片编辑。由此而触动我的联想:图片编辑也能因其自身价值而在新闻这一行当中占据重要位置吗?中国何时能有一批海内外知名的图片编辑权威呢?由此促使我将图片编辑应当如何当的种种杂想写下来,以期引起各方对这一不受重视的行业有所重视。点子:编辑的权威性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一家村办工厂,一位农民谈到他们刚建厂时,来了一位记者,说是要写他们艰苦创业的文章,并委婉地陈述了自己生活上小小不如意之处。于是,这位记者在辞行时,大包小囊,满载而归,工厂却为此付出了一千多元。那位农民先前并没有接触过记者,这件事无疑给他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做为未来记者们的同行,我是维护记者名声的,可是,面对这无可辩驳的事实,我感到了任何辩解都是苍白  相似文献   

13.
鲜明的对照     
(一) 平生和记者合作过一天,这一大里,使我对记者肃然起敬。 去年5月初,浙江电视台要拍一个,中学老师的专题片。这位中学老师就是我的恩师,省数学特级教师、十国奥林匹克竞赛的高级教练、宁海中学的老校长杨象富先生。我被邀一同前往。 同行的摄像记者说话不多,一上车便闷头啃方便面,看来他的生活节奏相当紧张。车子开着开着,窗外下起雨来,加上奉化到宁海的路在修,路滑泥泞,颠簸如大浪淘沙,大家的肚子就不大好受。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开了五个多小时,抵达宁海时已是万家灯火了。饥肠辘辘中就完餐,那位摄像记者迅即与我们商讨拍摄计划,因他还要赶回抗州  相似文献   

14.
早就听说,中牟县广播站的记者王安治,从1984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国优秀新闻作品评比中都占了名次。这引起我拜访这位同行的极大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王安治同志。他一身农民装束,仿佛还散发着泥土芳香。听说我要向他取经,就笑着连连摇头,说:“真经还在天竺国放着咧。咱是县里的土记者,既没有饱蘸浓墨的神笔,更没有可以驰骋的广  相似文献   

15.
1994年12月21日上午10时,北京中国记者协会新闻发布大厅里华灯齐放,掌声雷鸣。我国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掌声托出一位中年记者,他健步登上领奖台,从党和国家领导手中接过了镶嵌着新闻巨子范长江头像的金式奖牌。摄像机在转动,闪光灯在闪烁。此时此刻,这位从乡间小路摸爬滚打出来的“小记者”,心头涌起一股暖流,眼里噙满激动的泪花……范长江新闻奖是我国新闻战线的最高奖,全国50万新闻大军中,能得此殊荣者寥寥无几。在本届41位获奖者中,他是唯一市级电台记者,这位幸运者是江苏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自8月9日起,到9月8日止,每天发表一篇关于抗洪救灾的评论文章、这组抗洪评论在抗洪前线军民中,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作为一种“新闻现象”,也受到新闻界同行的关注和褒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其中的经验和启示是什么,这有待于报社领导加以全面总结。在这里,我作为参与者之一,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揪动着世人的心,也掀起了江西有线电视台全体采编人员心中的波澜。从我省进入防汛紧急状态起,江西有线电视台就闻“汛”而动,派出一批记者,深入抗洪最危险、最紧张的一线,在报道抗洪大军壮举的同时,千里长堤上也留下了记者挥洒的汗水和艰难的足迹。从进入紧急防汛状态以来,江西有线电视台编发抗洪新闻300多条,其中既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更有饱含记者深情的新闻特写和相关言论。社会反映:江西有线电视台节目这一段时间有看头、有深度、有影响。我以我“心”荐轩辕这次的抗洪是对新闻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应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之邀,为我国的广大青少年写一本有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书。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华罗庚教授那清癯、睿智、善良的面容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多年前采访这位一代数学宗师时的许多往事,历历如在目前。如今,昔人已乘黄鹤去,而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辉煌业绩却长留人间,在悠悠岁月中熠熠闪光。初识华罗庚我有幸和这位杰出的数学家相识、相交,是在十年动乱中。当时,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都被迫停止了科研,而闹所谓的“革命”。我作为一个采访科技部门的记者,见这情形,心情十分沮丧。突然有一天,我在科学院采访一次…  相似文献   

19.
节日里看了一个关于中学生组织课外文艺活动的电视报道。看得正带劲,没想到一个话筒伸到一位拉大幕的同学面前:“你感到拉大幕这件事与其他同学相比低贱么?”——这位记者怎么这么个水平!——家人在一旁忿忿不平,我的耳根顿时红了,为我的这位小同行而感到羞愧。我真担心记者的问话刺伤了那位同学的自尊心或对他的行为产生误导。还好,拉大幕的同学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提问——是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还是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屑于回答,我不清楚。值得庆幸的是,回答者精神饱满地说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自己参加社会活动所受到的教育。 后面的节目我不知演了些什么——那位记者的话筒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动。 记者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问,它要求记者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问题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有人在采访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时,为了保证采访有效,决定四不问:纯粹礼节性的问题不问,观众能够猜出的问题不问,过于宽泛的“大”问题不问,别的记者问过的问题不问。结果使萨翁乐意接受采访,报道也出了新。关于提问的艺术性还有很多很  相似文献   

20.
当罗开富一踏上征途,一位日本记者的目光就在注视着他。这位“每天都看经济日报”的日本记者,是《朝日新闻》驻北京特派员加藤千洋。加藤先生为了采访长征途中的罗开富,专程赶往遵义。然而他晚了一步,罗开富已于1月19日离开遵义,过娄山关,前进到赤水河畔。但是罗开富得知这一情况后,又于1月28日返回遵义。1月29日,两个同行见了面,加藤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