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议要精简,会议的报道也要精简。可是,我们的报纸上,难得有几天是没有会议报道的。一些重要的会议,作为人民生活中的大事,是应该报道的,但是现在的会议报道实在太多了,报道的形式太死板了,八股味太浓了。再不注意改进,真是不得了。  相似文献   

2.
在对待会议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报道(下同)的态度上,出现了一种偏向。有的人认为。党报缺乏可读性,是会议报道造成的。党报上没了会议报道,就受读者欢迎了。因此,对会议报道,必欲除之而后快。还有的人,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对待会议报道:唉,把一版豁出去,给会议和领导人,集中精力经营其他版……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一些版面编辑厌烦会议,一些会议记者以消极的态度报道会议。这提醒我们,对会议报  相似文献   

3.
1989年2月至1990年8月,笔者担任以犯人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新生报》要闻版责任编辑。在编要闻版的实践中。我们根据中央关于“要多宣传群众”,“领导同志的一般性活动和一般性工作会议,不作公开报道”的精神,作了一些探索性尝试。在这一年半期间共出报76期,要闻版登载劳改系统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文字报道只有4篇(平均4个月1篇)。减少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这是为了使报纸更好地贴近实际,扩大信息量,通过增强服务性和可读性更有效地体现其指导性。我们在这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1、精心编发重要会议的报道。1989年《新生报》要闻版只登过1条业务会议的消息,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阿克苏垦区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法院减刑、假释工作座谈会纪要>(精神)》。这是考虑到罪犯们在服刑期间最关心的大事是积极改造能否减刑的问题。当时,正值北京发生反革命暴乱,监内一些犯人  相似文献   

4.
在努力实践“三贴近,提高党报吸引力上,这两年来,我们嘉兴日报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以“三贴近”的要求,改变以往会议报道过多、内容空洞的现状,眼睛向下,塑造党报的亲民形象。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版面“贴上”而不“贴下”,经常被一些空洞泛味的会议报道所占据,出现了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窘境,严重影响了党报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道太多”、“会议报道没写头、没看头”,这是新闻界同行和广大读者(听众、观众)对当前某些会议报道质量不高的评价。 如何改进会议报道,提高宣传效果呢?这几年不少新闻单位的记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写出了不少会议报道的成功之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誉。本刊以前也曾介绍过一些记者的成功经验,这期再推出三篇,仅供大家借鉴。 解决会议报道的诸多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新闻单位还一时难以办到。但是,把会议报道写活,增强指导性、可读性,就看记者的真本事了。愿同行们施展才华,运用妙笔,把精采的会议报道奉献给广大读者。同时,本刊也欢迎同行们对改进会议报道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上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报道中抽象概念和枯燥的数字太多太滥。二是客观报道形式运用得不纯熟,记者动辄自己出来讲话。还有,一些青年记者喜欢把花花哨哨的形容词和故弄玄虚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记者,最可悲的就是自己的作品在播出之后观众没有任何反应或者感想,这样的新闻做了等于白做.要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贴近性,新闻角度的选取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纯粹的会议新闻,一般是很难吸引观众的,我们泰兴广播电视台8频道<大众关注>确立了"不要把会议报道成会议"的思路.像两会报道这样一些重大的会议报道,我们尝试着尽量多报道一些与老百姓利益相关的提案和议案,让老百姓更能直接感受到会议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过于宏观的内容和反反复复的会议画面.毕竟不是我们大多数老百姓所乐意见到的.这时我们要把视角放得更低,或者说用更加贴近老百姓的视角,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更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去帮助他们去解读一些重大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任昱 《新闻采编》2002,(3):37-37
地通过新闻媒介摄取信息时,读者普遍反映:会议报道看起来听起来呆板,枯燥无味,不爱看不爱听。 造成会议报道不受读者欢迎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会议太多太滥,可报不可报的会议都要争着报道,托门子找关系非报不可。例如许多部门行业的例会,报出去没有新闻价值,不报道又怕得罪人。参会的领导,这方面的原因不是新闻记者可以解决。另一方面是会议  相似文献   

9.
会议报道在地方台新闻中占育相当大的比例,搞好会议报道无疑对整个新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报道好会议新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长期从事新闻报道的实践中觉得,会议报道应该在可视性和贴近性上做文章。一、会议报道时间的长短要适度,要根据会议内容来把握。过去,我们提倡压缩会议报道时间,而往往由于一些会议有主要领导参加,时间又不好太短,因此,喊了多少年  相似文献   

10.
如何采写会议消息,是我们内蒙古平庄矿工报经常遇到的问题。会议的主办者往往希望报纸报道得全面些,占的篇幅和位置大些、显著些,而读者对一般化报道的会议消息,则不太感兴趣,有的干脆不看。 6月份,平庄矿务局召开第六次团代会。会议有报告、有祝词、有选举,内容很丰富,尤其是副总工程师李其远同志的发言很精采。他讲到了平庄矿的远景规划:再经过十年的建设,我局的煤炭产量将翻两番。加上元宝山(坑口)电厂的发电能力将达到几百万千瓦。平庄,将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煤电之城。这前景,不仅年轻人感到振奋,就是老年人中年人也会受到鼓舞。  相似文献   

11.
一些经济报道由于存在选题重复、数字堆砌、字枯燥或专业性太强等问题,难以吸引更多的受众,传播效果也无疑大打“折扣”。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认为,应该找准新闻指导性和可受性的结合点,创新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2.
会海学游     
报纸上会议报道过多太滥,读者对枯燥的会议报道有逆反心理,也是新闻界呼吁了多年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提高宣传艺术,深化新闻改革,尤应把会议报道放在突出位置来研究探讨,以此满足读者需求。会海有多大,会议报道知多少?秦皇岛日报去年是近一个月的会进行了一下统计,24天在本地竟开了67个会。1986年,一家省委机关报不到4个月,编发会议消息300多条,还有一家省报,一个月登了69个会议头条或二条。诚然,会议有规模、内容、时间之分,会议报道有长短、大小、位置之别。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会是否都需要召开,我们且不去横竖评论。但问题是,有些领导对会议也认为该减该压,而一轮到自己头上便强调如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上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报道中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数字太多太滥。二是客观报道形式运用得不纯熟,记者动辄自己站出来讲话。还有,一些青年记者喜欢把花花哨哨的形容词和故弄玄虚的新名词写进新闻报道中。采写实录性新闻,这一套就不灵验了。老百姓嘴里没有那么多一套一套的概念和一堆一堆的数目字。他们对生活的  相似文献   

14.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新闻界的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会议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报道形式、选题到内容上,仍嫌“老套”。为了让我们的广大普通百姓能从会议报道中快速地、清晰地、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其中关键要抱定一个宗旨:把会议变成“新闻”,让读者一口吃到“馅”。会议不等于新闻,如果把会议比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新闻宣传中存在的“会议新闻多、领导人活动报道多”的现象,湖南省常德市的市长,在一次工作会议前,一反“常规”,毅然“撵”走了前来采访的一名电视记者(见4月8日人民日报),其言其行,难能可贵。由此我想,如果其他一些地方的领导人也能像这位市长那样,从我做起,支持和推进新闻改革,“会议报道太多太乱、领导都快成电视明星了”的状况,无疑会有所改观。毋庸讳言,由于受历史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我国的新闻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仰赖某个领导人的意志所能实现的。因此,在充分肯定那位市长在会场“撵”记者的举动后,需要提醒的是,倘若我们把“减少会议报道、减少  相似文献   

16.
“会议报道没写头”,“会议报道没听头”,“没看头”,这是一些记产和不少听众、观众、读者对会议报道质量不高的真实、客观评价。那么,如何改进会议报道呢?这里,我就如何改进电台的会议报道浅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新闻宣传中存在的“会议新闻多、领导人活动报道多”的现象,湖南省常德市的市长,在一次工作会议前,一反“常规”,毅然“撵”走了前来采访的一名电视记者(见4月8日人民日报),其言其行,难能可贵。由此我想,如果其他一些地方的领导人也能像这位市长那样,从我做起,支持和推进新闻改革,“会议报道太多太乱、领导都快成电视明星了”的状况,无疑会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8.
《挤“水分”)是记者在会议上抓到的一条“活鱼”。会议报道人们普遍不喜欢。为什么?就是因为太“死”、太“板”。通常是“会议什么时间召开”、“什么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会议认为”、最后“会议号召”等。模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在会议报道中最为突出。所以,记者们往往把会议新闻称为“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19.
石坚 《新闻知识》2006,(4):73-75
改革会议新闻的攻坚战已经进行两年多了,对规范会议报道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会议新闻写作的改革起色并不大。从中央媒体到省市媒体的会议报道写作来看,与几年前相比并无太大的变化,依然是篇幅过长、内容空泛、形式陈旧、官腔十足、千篇一律。一言以蔽之曰:面目依旧。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与西方媒介所报道的会议新闻相比,我国媒体报道的会议新闻都有一个通病,即缺少背景材料和直接引语,这也是中国新闻文风的两大“癌症”,“痼疾”不除,会议新闻写作难以出新。下面,让我们以外电关于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开幕报道…  相似文献   

20.
9月9日,我与分社同行夏儒阁合作采写的通讯《浦东在加速——邓小平南巡以后看浦东》被总社播出.,第2天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上海市长黄菊等领导同志表扬了这篇稿件,一些新闻抖前辈称此稿”有新意,有深度”,许多相识的同行和读者也纷纷来电,有的说“这篇稿子发得很及时”,有的说“稿子很好读”,有的说“看了这篇通讯,好象到了一次浦东……”读者满意,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说句真话,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没有轻松过。因为,八十年代看广东,九十年代看浦东。浦东,太需要报道,太需要好报道了。而作为记者,我们一直没有拿出比较理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