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的两会,博客成为一抹亮色.人民网的强国博客,王小丫等央视名主持人的博客等媒体博客不仅吸引了大量网民,也引起了美联社等境外媒体关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早在2005年初,中国记者网就正式开通了全国首个以编辑记者为群体的记者博客之家(www.areter.com/blog).2006年2月,人民网又开通了强国博客.不可否认,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媒体涉足博客.  相似文献   

2.
1)政治博客最为流行,其次分别是生活博客、科技博客和女性博客。2)最有名的是政治博客都是左右极端化,直接介入美国两党政治。3)由五个媒体人1998年合办的讲述网上奇妙见闻的博客:boingboing.net在全美博客网站中访问量第一,并有杂志出版。4)传统媒体开始做博客,比如华盛顿邮报和美联社。纽约时报也把博客引用某篇文章作为排列指标。5)各大公司的都有自己的公关博客。6)名人博客(Huffingtonpost.com)也出现了,但发展势头并不像中国这般红火。7)最近也开始出现娱乐性博客,如狗仔队的博。8)博客创建者以中年及年轻男性居多,大多收入较高,受过…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5,(2):31-31
据美联社1月2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博客(在线日志)的浏览量2004年获得了大幅上升,主要得益于其在总统选举和其它一些新闻事件(比如近期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9,(24):47-47
美联社、法新社和其他一些传统媒体联手,在Facebook上建立一个名为“气候池”(Climate Pool)的新闻聚合站点,让网友更积极地参与将于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美联社希望通过在新媒体上多做努力,能让自己的网上新闻服务收到更多流量。除了聚合传统通讯社的新闻之外,“气候池”网站还聚合网友们的博客帖子和即时评论。专业记者和普通网友可以在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5.
2013年5月,美联社重新修订了记者使用社交媒体的规定。美联社指出,使用守则的修订是以《美联社新闻价值及原则》为基础,旨在把那些长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的新闻理念应用到社交媒体领域,目的是提升美联社及其每位员工在社交网络空间的品牌。美联社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交网络,但必须恪守美联社的基本准则,即不能在社交网络上就争议性话题表达个人观点。美联社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曾丽清 《视听界》2007,(1):66-67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05—2006中国博客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报告》:2005年,会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l在中国,这一数字达到了1600万。2006年,随着博客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博客数量预计将达到6000万。  相似文献   

7.
全球视野     
《视听界》2012,(1):10-11
美联社:大新闻不许先发Twitter美联社一名摄影记者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被捕,有员工将此消息发布在微博网站Twitter上。美联社高层对此进行了指责,并作出严格规定:一切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都要首先提交给美联社,而不能自行在Twitter之类的社交媒体上发布。微博在全球范围内给各大新闻机构增添了压力,包括美联社这样的新闻机构,已开始实施强硬的措施以应对这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最近被默多克收购的道琼斯公司终止了一项持续了40多年的从美联社购买新闻的协议.原因是美联社打算提价。作为替换,道琼斯转而向法新礼购买新闻.美联社和道琼斯就价格问题进行了超过一年的谈判,但未能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6月出现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以来,博客已有近14年的发展历程。近两年,一些人给博客冠以“草根博客”和“精英博客”之名。本文着重对“草根博客”这一概念的生成和“草根博客”的兴起、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日,美联社的一名摄影记者在报道占领华尔街运动中被捕。随后,美联社员工在这条消息尚未正式签发前,通过Twitter进行发布。美联社因此对这些员工进行批评。此举也引发新闻界的争论。美联社的《社交媒体手册》中对于员工  相似文献   

11.
假新闻被揭露 9月7日,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布什服兵役备忘录的前一天,左倾的博客网memo.com宣布"60分钟"将要播出"曝光布什服兵役的文件".当天下午,保守派的网站freerepublic.com开始如此预测这一报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应该登记为民主党的竞选机构."新闻报道播出了几分钟后,另外一名该网站的博客即已质疑CBS文件的真实性.几个小时后,又有人提供了伪造文件的疑点:1972年的打字机不能打出备忘录中出现的th(后来证明这一论据并不正确).作者写道:"这些文件是伪造的,应该被穷追猛打."尽管许多主流媒体第二天都原封不动地在头版刊登CBS对布什的指责,但新闻记者也注意到了博客的反响.当天福克斯新闻、美联社和美国广播公司都质疑其可信度.随后白宫发言人又暗示,泄露伪造文件肯定是民主党人所为,共和党议员要求调查此事.  相似文献   

12.
Blog的全名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中文译为“博客”。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也是网络时代的“读者文摘”。因此还有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博客是一种将个人思想、网络链接等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以上是对博客定义的基本阐述,博客广告就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相似文献   

13.
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柯利8月22日说,美联社计划明年年初在朝鲜首都平壤开设分社,届时将派驻一名文字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美联社和朝鲜中央通讯社6月下旬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美联社将在平壤设立分社。美联环球电视新闻(APTN)、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6,(11):21-26
本文借助媒体框架理论,选取了国际三大主流媒体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期间的报道为研究样本,分析他们报道中欧关系的框架策略,探讨媒体框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6,(4):38-38
据《羊城晚报》3月8日报道:中国互联网协会新近发布的《2005—2006中国博客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报告》说,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其中我国有1600万。这标志着博客开启了互联网个人化时代的帷幕。  相似文献   

16.
<正>在今年5月举行的美联社年会上,美联社社长汤姆·柯利表示,美联社将保持基本费率不变,以支持陷入困境中的美国报纸业。此外,美联社还将进行一系列的产品结构调整,以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美联社电子美联(e-AP)计划正在实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果11月14日,考察组访问了位于纽约的美联社总部。美联社技术部的高级官员热情接待了我们。美联社现有员工4000人,技术人员515人,负责全球的技术支持工作。共有四个数据中心支持运行,分别在新泽西、华盛顿、中西部工商业中心的堪萨斯城及英国伦敦。总部和北京分社通过2Mbps电路连接。  相似文献   

18.
2013年5月美联社修订了新的《美联社工作人员社交媒体使用守则》,这一举措引起了国内外传媒人士的密切关注,作为传统媒体的风向标,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传统媒体的神经,研究美联社工作人员社交媒体使用规范对我国传统媒体使用社交媒体以及实现数字化转型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联社与主要从事社交媒体监测的网站NewsWhip,共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两个月中,在脸书中最受欢迎的报道是美联社的新闻故事.与其他媒体相比,在脸书中,美联社新闻报道推动了更多的用户参与,从数据上来看,美联社击败许多知名媒体,像赫芬顿邮报、《每日邮报》等.  相似文献   

20.
石岩 《青年记者》2012,(22):64-65
2011年,美联社两名记者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被捕,该社员工首先通过Twitter把此消息发布,而不是将新闻交付美联社.美联社高层极为恼火并做出明文规定:"一切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都要首先提交给美联社,而不能自行在Twitter之类的社交媒体上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