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志魁 《中国德育》2007,2(6):52-52
现在许多家长忽视孩子自我服务和适量参加劳动的重要性。我国一项调查显示,50.5%的孩子早上起床由父母叫醒;10.7%的孩子要由父母帮助穿衣服;60.1%的孩子吃饭时要由父母将饭盛到碗里;28.9%的孩子吃鸡蛋时要由父母剥皮;……在调查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原因时,40.6%的家长表示因为孩子太小,不放心;26.1%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太紧张,没时间做家务;22.9%的家长是因为觉得太麻烦,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2007,(5S):14-15
信阳读周兴来电问:我的19岁孩子拗得很.那天,我们路过肯德基.他非要进去吃肯德基,我好话说了一箩,但怎么商量都不行。他哼哼嚷嚷真让人心烦。请问,我们该如何劝说孩子呢?主持:劝说性格执拗的孩子需要父母格外上心,绝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可以这么说.解决孩子的问题.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很关键;下面我们看看杭州的部分家长是怎样应对执拗孩子的吧。[编按]  相似文献   

3.
一、注重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   在实施指导以前,首先要对每个家庭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父母以孩子为中心,溺爱、娇惯;一切包办代替;过分的照顾、过分的保护。   2.父母望子成龙,违备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盲目要求、攀比。   3.父母重知识、轻能力,一味地让孩子多背诗、多认字。   4.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确定了指导重点关键是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相似文献   

4.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过人,可怎样才能如愿以偿?以下一些调查资料,有心的父母可以从中悟出科学育儿的道理。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体格、智能、心理等诸方面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据美国一份资料披露:父母均系小学文化程度的孩子平均智商为98.3;初中文化者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3.3;高中毕业者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8.1;有大学专科以上毕业证书的父母的孩子智商高达109.9。这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孩子的智商也相应上升。新加坡政府规定:获得大专以上毕业文凭的母亲生育两胎以上可获…  相似文献   

5.
我在一项有关孩子教育问题的调查中了解到:高达43.94%的父母对孩子胆小忧心忡忡;只有2.95%的父母满意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只有1.34%的父母满意孩子表现大方。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05,(6A):48-48
1.充足的爱。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2.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3.不要忘了给自己留下一点休息时间。4.合理的管束。告诉孩子行为的标准,父母在管束孩子时要保持一致。5.倾听孩子的心声。6把自己的价值观告诉孩子。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7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  相似文献   

7.
说出你的爱     
【活动目标】 1.让父母了解爱也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责骂只能让孩子对父母反感。 2.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和对孩子的爱心,增强与父母的感情。 【活动形式】 体验活动;讲述故事;亲子交流 【课前准备】 1.邀请学生母亲参加活动,并请一位母亲准备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最好是全家三口的系列照片  相似文献   

8.
参照     
张蕾 《学前教育》2006,(11):45-45
我们班的启航、启程是一对双胞胎,父母因上班,无力照顾,两个孩子就分开抚养.一个在父母身边,一个奶奶带。据父母反映:由父母带的启程能说会道,且不怕生,敢于表现;而启航的能力则相对比弟弟弱。在他们入园时,我们一开学就用了爱心鼓励法,常常和启航谈心,给他打气:启航是哥哥,哥哥给弟弟做个榜样,先来介绍自己;是哥哥,要勇敢一点。其次.我们用了表扬激励法:到底是哥哥,你瞧,吃饭吃得比弟弟快;哥哥的画画得真好!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2007,(3S):48-48
我们有很多家长不和孩子一起吃晚饭。有些是因为工作忙,要在外面出差或应酬;有些是因为孩子在电视机前吃,父母听之任之……父母与孩子一起吃饭的时间少,不利于孩子社交技巧的形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在抱怨现在的孩 子越来越不懂得说“谢谢”的 时候,不知我们自己反思过没有,我们对孩子说过“谢谢”吗? 在家里,父母对子女说“谢谢”,是人之初的启蒙和示范;在学校,教师对学生说“谢谢”,是人格的尊重与平等;在社会,孩子对别人说“谢谢”,使人如沐春风. 父母养儿育女,教师教书育人,天经地义,孩子们应当说声“谢谢”;孩子为师长做事,理所当然,我们也应道声“谢谢”。可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师道尊 严,我们却很少这样对 孩子说。因此,我 们要求孩子们 说“谢谢” 时,就多 少带有 一种强 迫性。 教 室 里,一根 用小…  相似文献   

11.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变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有:1.娇纵的爱;2.专横的爱;3.赎买式的爱。”他同时还指出:“娇纵的爱是最可悲的,不仅必然给自己带来苦恼,而且使孩子的心灵受到腐蚀,任性和虐待的种子就这样从小播下。赎买式的爱让父母  相似文献   

12.
我和丈夫在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的时候,孩子出生了;我们在没有懂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时候,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晃,我们的孩子已经几岁了。这时,我们忽然发觉自己作为父母是多么的不称职。也就因为这样,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启蒙佳期,当我们开始抱怨孩子如何呆滞、蠢笨的时候,难道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没有责任吗?为了补上做一个合格父母这一课,我和丈夫开始阅读大量关于如何做父母的书,以及后来读到的如获至宝的《家教博览》。现在我期期都要读,而且还把有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好文、好句、好…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所赐予的,但我们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名字,再幼小的孩子也不例外。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常遇到有些父母忘记了孩子自己的名字,他们以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有权为孩子做出选择;作为教师,也常麻烦家长督促、检查孩子作业,并且凡事都要求家长签名。也常见有些父母不辞劳苦,每天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自己再步履匆匆地赶去上班;也常见已满头华发的爷爷奶奶拎着书包,  相似文献   

14.
孩子不尊重保姆,表现在对保姆傲慢无礼,不愿听保姆的话,对保姆说话没有分寸等等,这种现象在当今孩子们中已屡见不鲜。其原国大致有以下几种 1.父母言行不妥,举止欠佳 这样的父母本身对保姆不够尊重,认为保姆是花钱雇来伺候孩子和料理家务的,没有尊重的必要。父母的举止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2.父母的管束不严,教育不当 孩子不听保姆的话,不尊重保姆,和保姆无理取闹,蛮横顶撞;父母看到不批评,不教育,听之任之。这就无形中纵容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3.孩子自身的排斥心理 孩子认为保姆的到来意味着家人的离去,产生一种…  相似文献   

15.
王东华 《师道》2007,(7):44-44
1.杀师,杀校长,同杀父母一样,都是人口危机后遗症在现阶段的反映。在30多年前,一个家庭有许多孩子,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没有过多地宠爱孩子,甚至“洪水来时先赶牛顾不上救孩子”;但在今天的社会,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父母会有一种恋子情结,他们极端地重视孩子,  相似文献   

16.
《家教指南》2004,(10):33-33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比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多;孩子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专家告诫: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大人不要认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相互攻击、谩骂.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经常有随父母到外地打工回来插班的幼儿,所以经常听到教师们说:“插班的孩子真是不好管,我不想我们班来插班的孩子……”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就来了几个插班的孩子,在与孩子们共同活动的时候,我确实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幼儿群体:他们有的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眼睛茫然地望着周围的一切;有的趴在桌子上将自己攒成一团,只露出一双眼睛不断地向四周窥探着;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一组稿子中,我首先读到的是孙冉的文 章。文章虽写的是一个高中生的观感;却更让人 体会到了看问题的独特角度。比起我们成人的大 而观之,她的观察更具体,因而看起来和我们每 个人的相关度也就更高。我们可以从中更多地发 现我们自己,用自己的行为来做比较。 讲礼貌.节俭;这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我们的下一代为什么会在这方面看到了自己 和日本孩子之间的差距? 《中日家庭教育比较的启示》帮助我们找到 了问题的源头之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 的问题。 与日本的父母相比,中国的父母更关注孩子 的学习成绩。和欧美的一…  相似文献   

19.
李子勋 《山东教育》2005,(27):61-61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5岁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存在信息误解,某些不当行为被父母无意识强化的结果。比如,5岁的孩子不喜欢父母忙自己的事,不怎么在意他;而当他犯了一个错误的时候,父母立即增强了他的关注。为了让孩子改变而增多对他的表扬和爱,结果反而使孩子犯罪的冲突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两代情专辑上篇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特约主持人/靳忠良策划/孙云晓编辑/刘秀英曹萍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常常是父母说,孩子听;父母做决定,孩子执行;父母期望孩子如何;父母评说孩子的所言所行。人与人有长幼之分,有成熟与幼稚之别,这就是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