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正>本刊讯为加快推进隆昌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隆昌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工作。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孵化器的建设工作,勤调研、抓指导,为孵化器建设、运营、发展指明了方向。先后出台了《入孵企业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孵化器建设的实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内江市市中区三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切实抓好省级大学生创业基地、内江市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三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共计建设面积11311平方米,拥有入孵企业和研发机构126家、中介服务机构11家、创业导师83名。二是大力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自建联建科创机构。市中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市级工程技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4,(1):2-2,4
<正>第一条为全力推进内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建设,根据《内江市承接产业转移优惠办法》、《内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特制定本优惠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入驻中心的国内外企业、组织和个人。第三条入驻企业可免费享受50-100平方米办公场地、厂房优惠;超过100平方米的,租金按标准减半收取。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内江市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成效明显。一是制订完善政策措施,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我市先后出台了《内江市科技体制改革专项方案》《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市财政设立规模为2000万元的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技局以加速企业创新能力为主体,以科技人才为支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孵化器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加强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市政府名义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特别是《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意见》《内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4,(1):15-17
<正>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具有悠久的科研历史,一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以科技服务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公益职能,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培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科技创新积淀深厚,成果辉煌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前身为四川省内江甘蔗试验场,始建于1936年,至今已有77年历史,1958年扩建为内江地区综合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2007年撤所建院。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3,(8):16
<正>本刊讯今年5月,内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宜宾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泸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自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宜宾市签订了"川南技术转移联盟"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将对内江市整合科技资源,开展与川南片区周边城市的产学研协同合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近日,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获得消息,科技部已正式下文批复同意隆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建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科发火[2017]412号)。这是内江市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志着内江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近年来,市科知局在加强科技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全方位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引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近日,内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工作会在隆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召开。市科知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隆昌县分管领导、隆昌县经开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以及各县(区)科知局(经科局)、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隆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行情况,并召开了座谈会。在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内江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突出政策指导,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内府发[2015]34号)、《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内委发[2014]1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激发了全市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市政府分别与22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成功建立内江-电子科大新一代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研究院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知局"三个加强"扎实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一是加强政策优化。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推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内江实际,制定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措施,为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目前,全市共计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孵化面积10.9万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近年来,内江市科技局着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出台《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创业内江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内江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等,为全面深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年来,内江市科技局着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出台《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创业内江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内江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等,为全面深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注重平台建设。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技局强化资金保障推进创新创业。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创新创业。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对新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由受益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30万元奖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2014年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白贡市高新区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19个国家级和成都海峡教育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有限公司等28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良好,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对于发展壮大科技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健全扶持政策、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四大服务体系,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相继出台《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推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人才高效聚集的实施意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关于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内江市市中区采取五项措施强化科技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一是完善配套政策,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先后制发《关于推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内市区委办[2016]70号)、《市中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试点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内市区农改组办发[2016]10号)等政策,从产业、资金、改革等入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今年以来,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双创"各项工作持续扎实有效推进。一是打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推进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初创企业提供低廉的创业场所,在市及三县各重点打造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创业苗圃(前孵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3,(9):21-23
<正>近年来,内江市科协坚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服务科技工作者,加强自身建设("三服务一加强")基本工作定位,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奋力推进"三个加快"、"打造成渝经济重要增长极"、"三个翻番、五个高于"的奋斗目标,大力贯彻实施《科普法》和《全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一个核心"即突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这个核心。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专项改革方案》和《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方案》,增强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会同市级有关部门,选择内江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开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总结经验,尽快出台《中共内江市委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试行意见》,不断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