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盛兴,这当是不倾吐不  相似文献   

2.
江和平 《江苏教育》2008,(24):18-19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学生心里怎么想,嘴中就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这是一种真正的真诚的写作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发挥写作的价值。“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叶圣陶语)  相似文献   

3.
华卫菊 《辅导员》2009,(1):46-46
“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的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叶圣陶语)因此,只有抓住每一次机遇,利用多种方式开放教学内容、开辟写作领域、创造习作题材,才能达到“有无相生”的境界,才能让学生学会“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4.
综观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教学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十分注重写作主体的文德修养,注重文风建设。叶老在《作文论》的前三章讲的就是文风问题,把“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为他的作文理论的首要的、最基本的观点,明确地提出来。他认为,作文不仅“要写出自己的东西”,而且“所写的必须是美好的”。他说:“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这“求诚”二字,高度概  相似文献   

5.
对于作文教学来说,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求得学生人格、智慧和写作才能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叶老提出“立诚最为贵”的训练思路,无疑是一条最佳通道。什么叫“立诚最为贵”?叶老在早期的《作文论》中作过这样的解释:“作文上的求诚,实含着如下意思。从原料上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验证、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合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  相似文献   

6.
一、求"诚",真实表现自我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假如有所表白,这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是不倾吐不舒快  相似文献   

7.
朱云浩 《文教资料》2005,(17):122-123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个性应当在作文中充分展现。一、求“诚”表现自我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乎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然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其间,‘求诚’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内容的真诚,二是情感的真诚。这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为此,作文教学中,应当“去伪”“求诚”,再现儿童纯真的性情,飞扬的个性,表现真实自我。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设计》2014,(4):49-49
小学阶段,记事习作与写人习作一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学段都会涉及。各个学段学生的写作侧重。最不同,如中年级应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过程写清楚写过错整,高段则要求把事情过程写具体、生动,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通过这样的事情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观点等。  相似文献   

9.
任海英 《新疆教育》2012,(21):208-208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作文教学一向是公认的难题。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小学作文究竟应该从哪儿起步呢?当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特殊的编排体例。教学这一单元的课文《爬天都峰》一文,要根据单元的习作教学要求,直接指向习作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复习导入、整体感知、挖掘奥妙和读写迁移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具体方法,获得习作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学生记事的习作常常不达标,主要表现在“没有把事情写具体”。 我在平时的习作指导时不这样说,我提的目标是“把事情写清楚”。因为“具体”太笼统,有时与作文的目标不相符。比方说,把一篇长篇小说缩写成400字的短文,“写具体”是行不通的;再比方说,事情有详略之分,如果把该略写的写具体,那也是欠妥的。而“写清楚”则不同,根据文章的需要,该详写的详写,该略写的略写,只要表达清楚就行了。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各科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思维从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习作是让教师最苦恼的事情之一。学生也委屈,因为没事可写。究其原因是只在有限的习作课上发掘习作素材,学生素材少难以动笔。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状况,学生每看到一个好题目就跃跃欲试,习作的完成也比较顺当;而当碰上一个索然寡味的题目就厌弃,不愿写,也写不下去。这就说明,好的题目,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定向关注,促使学生浮想联翩,下起笔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相似文献   

15.
教会学生“写准”“写好”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两个关键问题。“写准”,依托于对文题关键信息点的准确提取;而关键信息点又得依托具体的语言、素材,依靠到点、到位的表述,方能“写好”。学生的习作为何常常言之无物,笼统空泛,素材陈旧呢?假若就此批评学生没有生活的积淀,这不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是所有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情,也是学生最苦恼的事情,教师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学生苦于不知写什么,怎么写。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习作教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要想让学生写出生动感人的优秀作文,必须遵循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这一习作规律。一、观察——作文的首要条件有好的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有所见有所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了小学作文的教学任务: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一直教中高年级,我认为习作课是最不容易上好的。引导学生写好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此我做了一些研究。并总结出一些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和老师们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20.
要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必须通过阅读积累语言,通过观察积累生活,通过单项训练积累技巧。要克服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靠教师的多方“激励”。用“积累”与“激励”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习作,必将会使作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