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2年实行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以来,图书市场发牛了很大的变化,新华书店的“一统天下”已被打破,多渠道发行的局面在逐渐形成,随着出版社自办发行的不断发展,集、个体书店的不断壮大,图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请看这么一个例子,市区人口不到30万的深圳市,竟有30家不同系统的单位经营图书商品,在市内设立了各种形式的书店门市部62间,流动售书车70辆,此外还有  相似文献   

2.
一次,有位同行说,出版社自办发行,读者叫“好”,书店喊“糟”。当时,我颇有同见,因为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通过一段时期的接触和了解,逐步转变了我对出版社自办发行的不完全的看法。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昌盛和全民族文化的提高,新华书店一家要独揽十亿人民对图书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力不从心的;要搞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图书供应,更是鞭长莫及。因此,广开渠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多种图书流通渠道,主要包括新华书店发行渠道,出版社自办发行渠道,集个体书店发行渠道,外文书店、古旧书店、音像公司、邮政部门以及各种国营的、集个体的商业机构附属的图书发行渠道。在出版发行界,人们习惯把目前的多种图书流通渠道划分为第一、第二两条渠道,即把新华书店发行和出版社自办发行作为第一渠道,集个体书店发行作为第二渠道。这种划分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够明确。为此我们认  相似文献   

4.
我社于1980年开办了邮购业务,1982年,文化部召开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遂决定试行产、批、销结合,自办全部本版图书的发行。经过三年自办发行工作的实践证明,这种自办全部本版图书的发行,既有利于出版,也有利于销售,更有利于读者。其最大的忧越性是:一、除直接沟通与全国新华书店的业务往来外,还联系着一批其它国营书店和集体书店,并与全国省会城市的工具书店建立特约经销关系。此外,我们还通过开办邮购和  相似文献   

5.
自办发行质量问题及对策□张颖琪一、发行质量问题种种近年来,由于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书店订书、读者购书更趋理性、成熟,给出版社自办发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以说,自办发行的质量已成为能否有效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加速资金流转的枢纽所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版社自办发行经营指导思想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以新华书店为主渠道、社会书店为补充向多渠道、多层次发行的方向发展.我社非新华书店系统销售码洋占全年总码洋的四成以上证明了这一点.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经营风险也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我们发行部门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7.
美国制造商很少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客户(消费者),商品多是通过批发和零售商销售给消费者。然而,图书出版商则是将产品销售给任何人,包括批发商、零售商、学校、图书馆、图书俱乐部,甚至直接给读者,其它领域很少有这样古板、混乱和复杂的发行系统。 十年前,批发商主要向学校、图书馆等机关单位售书,而不向独立书店批销。因为批发商给零售店的折扣不足以达到他们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在谈到创新与改革时说:图书出版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大意)。从一定范围说,图书发行工作就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在就以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试探一下辞书出版社自办发行工作的几个问题。从自办发行形成体系谈起在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中,上海辞书出版社起步较早。1980年,它设立了读者服务部办理邮购业务,六年多来,为全国四十余万个(次)读者和单位解决了“买辞书难”的问题。特别是为偏远地区读者服务,获得广泛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安华 《出版经济》2002,(5):58-58
美国图书出版社依靠多种渠道发行图书,许多业内分析家对整个发行系统持批评态度,从相反的方面影响销售和消费者在当地书店选书的能力。总体说来,美国图书发行系统是有效的,因为超级书店和特价书俱乐部激增,发展了全国和地方的发行机构,以及创新销售机会的出现,包括运用800号话费总付,因特网的开通等。补充这一网络的,还有广泛的图书馆系统可以供应当地读者图书。不管如何,图书发行部门总是坚持运用一些刨造性的方法,使更多的美国人获得更多的图书。  相似文献   

10.
现行图书批发中的几个问题几年来,由于出版发行战线广大职工的努力,图书发行网点增多,批发渠道也相应扩充。目前全国图书批发渠道,大致可以分为新华书店、出版社、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各种图书发行公司和中型集体书店等三条线,但后两条线基本上是分散经营,未成系统。批发渠道的增多,这是图书发行系统内部竞争引起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建国以来较长时间搞的是“单轨”型批发,或者叫管道型批发,现在突然兴起“多轨”型批发,或者叫网络型批发,难免出现这样那样问题,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是前进中的问题。目前己经暴露出来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对多渠道批发在认识上  相似文献   

11.
当前出版社发行图书形成的外欠款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主渠道对省新华书店销售图书所形成的欠款;另一部分是出版社自办发行形成的外欠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新华书店主渠道的图书销售基本上都能及时回款,且双方由于是多年的合作关系,信用程度较高。对于自办发行,由于出版社主要对二渠道发货,业务网点多,地区分散,且这些书店鱼目混珠,信用度不同,逾期欠款或呆账较多。对出版社而言,外欠书款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自办发行中。从财务报表上看,应收书款金额逐年上升。占用出版社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图书发行渠道改革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图书发行渠道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华书店主渠道改革的研究,二是对图书发行“二渠道”即集体和个体书店及出版社自办发行的研究。本文对此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美国,图书市场是整个市场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美国出版业非常重视图书发行;不遗余力地培育营销体系,使其体制、机构、渠道、形式都日趋完善。今天的美国图书发行体系真正做到了多渠道并举。这些渠道只有规模大小之分,却很难说哪个是主渠道,哪个是“二渠道”。概括起来,美国图书发行渠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版社(公司)的自办发行;二是图书批发中心、批销集团;三是地区的图书连锁店;四是规模极大的超级书店;五是以购买图书版权从事  相似文献   

14.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3,(22):45
台湾出版业界开始讨论图书统一定价据台湾媒体报道,为了避免折扣竞争削减出版社利润、威胁中小型书店的生存,台湾业界多年前便有主张"统一定价"的呼声。由台湾"文化部"委办的图书出版产业调查研讨会,7月29日针对这个议题邀集各界讨论。"统一定价"意指维持图书零售的统一定价或者是有限制的折扣。出版界大多支持,却无人有魄力执行。台湾联合发行公司总经理林建仲表示,关键在出版社,若书店进价低于出版社想要的,  相似文献   

15.
改进和扩大出版社自办发行的几点思路宋文艳80年代初出版社开始自办图书发行,给我国出版界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它强化了出版社的经营意识,促进了图书市场的竞争和繁荣,满足了读者的多层次需要。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它给出版界带来的种种冲击和摩擦。首先,它造成...  相似文献   

16.
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新华书店是全国图书发行的唯一渠道,可谓“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独霸天下。自从实行发行体制改革,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版社搞起自办发行,冲破了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格局;集体书店、个体书店的兴起,对新华书店形成包围之势。昔  相似文献   

17.
经历了近20年的发行体制改革,"一主三多一少"的目标基本实现,观察今天的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繁荣与泡沫、国有与民营、书店发行与自办发行、寄销与退货、折扣与货款的矛盾,始终缠绕在业内人士的心头.境外资本的虎视眈眈,新生代出版物的默默蚕食,尽管加入WTO还不可能在近期内影响中国图书市场格局的变化,但是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毕竟加剧了业内人士的焦虑,在某种意义上也激化了中国图书发行市场贮积已久的矛盾.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明天会怎样,这一问题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配合新华书店搞好出版发行工作,我社于1980年开展了自办发行业务,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初见成效。据1981年一季度统计,来信来件的读者数就达3,000多人次,共寄出图书12万多册,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读者“买书难”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有书找不到读者的矛盾。怎样配合书店搞好自办发行,根据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在图书发行管理中的作用李卫东为了加强出版单位自办发行的管理,提高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广大用书单位和读者的需求,计算机在图书发行管理方面的应用已是客观必然的发展趋势。尽管各出版社发行管理的机制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要涉及征订管理、销售管...  相似文献   

20.
市场与政策共同催生联合体 发行体制改革是联合体诞生的直接动因. 1982年以前,各出版社将所出版的书籍统一交由新华书店总店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总发行,而不能委托第三方或自办发行.1982年实行"一主三多一少",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图书发行行业(但仅限于零售业),出版社也从此取得了自办发行权和本版书的总发行权.1988年"三放一联",即放开渠道、放开购销形式、放开折扣,联合经营,极大地活跃了图书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