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科技》2009,(9):2-2
经过一年多的周密准备测试和试运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LINIC)对包括中央主节点在内的全球9个域名顶级节点的域名解析系统,近期进行全面升级。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由CNNIC运维的中英文域名解析生效时间由此前的4个小时左右,缩短至15分钟左右,解析生效速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家表示,CNNIC域名解析系统此次升级,将满足用户对更快解析速度的使用要求,提升域名使用体验,为域名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域名系统的快速解析,将有力提升cN域名和中文域名的国际竞争力,巩固cN域名国际主流域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根据NUA网站提供的数据,世界上大约9%的居民在使用因特网。到2002年2月底全世界使用因特网的人数达到了5.442亿人。而北美地区使用因特网的人数是世界使用总人数的41%,欧洲使用因特网的人数占世界使用总人数的27.8%。在仔细分析乌克兰因特网的发展趋势时,必须注意到,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和引进世界范围网络系统超级通信WorldWideWeb(WWW)工艺是同步的。1990年底,注册了SU域,而在1992年12月1日往interNIC中注册了UA域。事实上正是这个日期可以认为是乌克兰因特网的诞生日。1998年乌克兰使用…  相似文献   

3.
对我们来说,Web的确非常广阔,在因特网上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发现很多漂亮的网页,但是,也正是这种无边无际的广阔给我们查找信息带来了麻烦,有时候甚至有“大海捞针”的感觉。不过,使用IE中的搜索引擎可以使你很快地找到所需信息。  相似文献   

4.
一、因特网与电话网的融合动因 因特网的发展,带动了电脑业的发展,但是把电脑的用户仅限于因特网的使用者,现今的市场规模还不够大,这是因为电脑入网要交纳入网费、网络使用费,及户负担比较重。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在日本,因使用汉字,这对相当的一部分用户不大会使用电脑(英文),但却经常使用传真,如果让传真与因特网上的电脑可以互通,这对促进因特网的发展,将是很大的。如日本现有900万台传真机在电话网中运行,它依然是当今最重要的一种通信工具。 电话网是世界上最完善(包括规程、管理、计费、网管…  相似文献   

5.
接入因特网的一般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种是使用专线接入(这通常是使用用户人数较多的单位).FS8610通过Modem拨号上网,只需要一跟电话线和一个Modem,就可以使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中,这种设计经济、实用,是低端设备联网的好方案.  相似文献   

6.
域名服务是运行域名系统的Internet工具,域名系统为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域名地址和IP地址。当用户使用域名地址时,该系统就会自动把域名地址转为IP地址。本文介绍的故障是由DNS异常无法进行域名解析从而导致服务器不能正常登录互联网,它说明了局域网中DNS配置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作为局域网设计规划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OPAC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0引言 OPAC是英文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的首字母缩写,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中文译名.从英文直译是"在线公共访问目录",也可译作"在线公共查询目录".它是一种在因特网上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查询的工具,也就是说通过因特网,读者可在任何地方对提供OPAC服务的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远程检索.OPAC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很普遍,特别是大学图书馆几乎都有自己的OPAC.随着近年来图书馆自动化和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很多图书馆都有了自己的机读书目数据库和局域网,部分图书馆有了自己的OPAC并进入了因特网,供用户进行远程馆藏资源检索.  相似文献   

8.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应用和研究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下一代因特网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讲述了在Redhat9.0 Linux系统下如何搭建主名称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域名服务是运行域名系统的Internet工具,域名系统为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域名地址和IP地址。当用户使用域名地址时,该系统就会自动把域名地址转为IP地址。本文介绍的故障是由DNS异常无法进行域名解析从而导致服务器不能正常登录互联网,它说明了局域网中DNS配置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作为局域网设计规划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经济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网络经济的产生及主要特点1.1 网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网络经济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生产和消费发展的高级阶段.一般认为,网络经济产生、发展于美国,并形成了波及全球的迅猛发展浪潮,其重要标志是1993年以来因特网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美国几乎占有全球一半以上的上网人口和3/4的电子商务份额.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其特征是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正在迅猛发展。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2亿人、我国也已有120万人在使用因特网。因特网的广泛普及,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所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利用因特网开展电子商务,使人类经济活动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关于电子商务,目前还没有严格定义。笼统地说,凡是在网络上开展商业经营方面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1.数字图书馆因特网是当前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许多人正在不知疲倦地把人类干百年来积累的知识和著作数字化,放在网上供大家共享,而且这个速度越来越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已经全部上网。几乎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马上从网上查到。不过,这些问题可能都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4.
有线因特网     
初次使用有线因特网服务可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经历。图像和文本飞也似地从你眼前闪过,显示的全运动视频音频图像没有一丝抖动。当你看到这些时你会觉得因特网的本来面目就应该如此。即便于是对于网络老手而言,它也象一个全新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5.
朱天慧 《现代情报》2003,23(12):59-60,217
本文追踪了对一个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因特网站的调查,该调查收集了因特网使用者关于因特网使用情况和满意水平的信息,结果揭示了网络对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4):28-28
松下电器产业及因特网接入服务商FreeBit,日前进行了IPv6相关演示。演示在N+1会场的IPv6产品展区——IPv6ShowNet进行,内容为通过手机接入因特网并遥控操作IPv6产品。其特点是,不经过数据中心,能够直接由手机控制家电。 松下展示了采用IPv6协议的空调和微波炉,并使用手机进行  相似文献   

17.
因特网上专利数据库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云仙 《情报探索》2001,1(2):24-25,F004
对因特网上免费专利数据库使用中的一些问题及其局限性做了粗浅的概括。希望它有助于人们对专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因特网与MEDLINE光盘检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特网以丰富的信息资源给图书馆信息服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查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补充.利用因特网开展检索仍然处于开始阶段,很多人尚未能根本接受这一转变.国外科学家曾断言,任何国家涉及的各专业、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如不使用因特网,不在这一国际平台上工作,就不可能达到这些领域的前沿.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安全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因特网/内联网的发展,特别是自1991年美国国家基金会(NSF)取消了互联网不允许商务活动的限制以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商业机构、银行、学校、个人进入互联网络.统计表明,因特网已覆盖了173个国家,其中96个国家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全联结,可以使用因特网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我国自1994年4月实现与因特网全联结以来,用户人数逐年递增,到1998年6月,我国因特网用户人数已达117.5万人,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方面,计算机黑客千方百计地闯入互联网络和内域网络,制造事端;另一方面,善意的客户也有可能无意中从网络上获取了其他厂商或用户的数据信息.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统计,美国每年因网络信息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以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有待迫切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是采用定性或 /和定量的方法 ,对因特网上的网站或网页的内容、外观和易用性进行综合评估 ,确定其好坏与优劣。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对于用户选择网络信息和网站的建设与维护 ,尤其是对于网络信息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 ,即对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与方法的研究。1 产生与发展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 ,是因特网迅速发展的产物。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尤其是WWW技术的迅速崛起 ,网络用户及网站急剧增多 ,网络信息呈现出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