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物质上料系统包括燃料的破碎、输送、给料,是生物质发电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质发电中技术最不成熟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山东京能生物质电厂的上料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改造实现上料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直燃发电:未来能源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面广、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在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转化成电力,则可使生物质能这一传统能源重新发挥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一技术就是生物质直燃发电.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2年宏观数据,探究中国生物质资源的省域分布及发电潜力阈值,构建生物质发电潜力指数(BPGI)指标体系,评价各省(区、市)生物质发电的发展水平及潜力,并结合省级电网碳排放强度对各省规划装机目标配额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潜力阈值为1.612×105MW/年;河南、黑龙江、山东位列前三,可承担中国"十三五"期间24.10%的生物质发电目标装机量;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可通过资金输出间接承担。为促进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布局优化、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2年宏观数据,探究中国生物质资源的省域分布及发电潜力阈值,构建生物质发电潜力指数(BPGI)指标体系,评价各省(区、市)生物质发电的发展水平及潜力,并结合省级电网碳排放强度对各省规划装机目标配额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潜力阈值为1.612×105MW/年;河南、黑龙江、山东位列前三,可承担中国"十三五"期间24.10%的生物质发电目标装机量;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可通过资金输出间接承担。为促进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布局优化、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笔者在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当设计代表的亲自经历,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题,介绍了生物质电厂的上料技术。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原理和特点,稻壳的输送方式,生物质颗粒上料流程,生物质的特性和燃烧过程及燃烧后结焦与积灰、焦油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生物质发电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但是,当前生物质发电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急需引起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域人士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某生物质发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设计为例,简要介绍水处理系统设计的特点,为今后生物质发电项目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发电燃料收集成本测算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发电成本过高是制约生物质发电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秸秆燃料的收集成本是生物质发电燃料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应用微积分法建立秸秆燃料收集成本模型,以25MW生物质电厂为例测算秸秆收集成本,并分析了秸秆收集成本的构成。实证研究表明,运输成本是秸秆收集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敏感性分析表明,秸秆收集半径是影响秸秆收集成本的最敏感的因素。同时模拟分析表明秸秆收集成本、秸秆运输成本与经纪人数量呈U型关系,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经纪人数量有利于降低秸秆收集成本。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发电技术已经越来越为成熟,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生物质发电是我国电力能源供应中新的生命力,我国对此也十分的重视,在相应的地区建设的生物质秸秆发电长,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我国每一年秸秆的产量都很大,以往都是对秸秆进行焚烧,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如今利用秸秆资源进行发电,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电力部门承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也使得资源有效的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秸秆资源发电的经济效益与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能源领域中十分热门的话题,本分就是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热工自动装置在生物质电中的调试及应用,生物质发电属于新型的综合利用能源,有着广阔的前景,发电厂将农林废弃物回收,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重点介绍电厂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今后的调试过程中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投入运行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中主要使用水冷振动炉排锅炉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两种类型锅炉。本文是笔者通过对部分锅炉厂家的参观考察,对国内燃生物质CFB锅炉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情况作的总体介绍。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9,(2)
生物质发电凭借资源可再生的独特优势成为各国应对石化能源枯竭、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受推崇。与此同时,生物质发电相对其它发电的一些劣势也使其发展受到很大阻力,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主要分析了生物质发电发展的现状以及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村能源结构由传统生物质能利用为主向现代化方向转化,生物质能发电是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现阶段主要以秸秆发电、沼气发电与生物质气化发电为主,其中秸秆发电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方市场,它也是生物质能发电的一种形式,通过在高温高压锅炉中直接燃烧经过预加工的秸秆产生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秸秆发电的结合效益作下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金秋科苑》2012,(17):105-106
由合肥工业大学主持研发的生物质成型与高温超焓燃烧发电锅炉技术,近日通过专家鉴定。据悉,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秸秆利用率,生物质能源大规模产业化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短缺和促进循环经济至关重要。论文运用 修正的 模型,对2018年21家从事生物质发电业务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发电企业经 调整的 效率显著低于初始 效率值;生物质发电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不同企业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化程度,产业链完善程度,废弃物处理量和运营能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企业治理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生物质电厂燃料收储存在3种主要模式,该评价以收储的各个阶段为基础,建立生物质发电燃料收储模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生物质发电燃料收储模式的评价模型,对现有的3种主要收储模式进行评价;通过实例计算结果显示,农户+中间商+第三方物流+电厂的收储模式最为合理。计算表明该评价模型是有效的,通过分析结果提出3点建议,旨在帮助电厂选择适当的燃料收储模式,修正现有模式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高炉上料设备与系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高炉上料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从而保障了高炉上料的正常运行。本文先是对高炉上料设备中出现故障的案例进行了概述,又详细阐述了上料控制系统程序的设计,最后详细分析说明了高炉上料设备控制程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蒋冬梅  诸培新  李效顺 《资源科学》2008,30(9):1307-1312
人口多,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质秸秆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分支,以此为原料进行发电的研究和探索一直进行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利用生物质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尚无定量结论,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在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量化上取得突破.首先分析我国生物质秸秆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然后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视角分析了生物质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进而构建秸秆发电的综合效益模型对其量化,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生物质秸秆资源发电的前景十分广阔,长远看综合效益可观,但其综合效益具有滞后性,近期综合效益不太明显;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装机容量为1×25MW、每年燃烧棉花秸秆12.31 ×104t、年供电量1.37×108kWh的秸秆发电厂一般6.23年后才能取得明显的综合效益,长期来看其综合效益可达46 277.50×104元,由此推论若将全国的生物质秸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电的综合效益可高达11 822.72×108元.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过去的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发展时间短,面临的环境复杂,遇到诸多挑战,该产业的竞争环境和发展状况亟待研究。本文从波特五力的五个影响因素对生物质发电产业影响力方面进行分析,评估我国当前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发展态势,并为制定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