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喜刚 《英语广场》2020,(16):60-63
学界关于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很多年。目前,主流的声音还是偏向于消灭"中式英语",让学生学习和接受地道正宗的英语。相反,对于中国英语的态度就温柔很多。本文结合连续体理论指出,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边界模糊,两者处于一个连续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中式英语可以向中国英语转化。一定程度来说,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达到中国英语甚至地道英语的必然阶段。因此,中式英语不是洪水猛兽,也不需要一避了之,本文试图就中式英语的前途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不同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着手,界定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概念,并总结出了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同时指出翻译时要尽量避免中式英语,使用规范的英语。  相似文献   

3.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疯狂地学习英语,以便接轨国际。但是,很多人不明白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因此在许多城市的街道、宾馆等公共场所以及工作交际中,中式英语大行其道,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形象,也给交际带来失误。本文从中式英语的概念、使用领域以及如何对待中式英语等方面做出综合评述,旨在帮助英文学习者能用规范的英语进行顺利交际。  相似文献   

4.
张磊 《考试周刊》2011,(1):92-93
当今社会。英语日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定义、形成、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指出我们应接受中国英语、摒弃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5.
现代英语呈现全球化趋势,体现本土化特征.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中国英语作为一种使用型的英语变体,中式英语作为英语学习者在未掌握规范英语前所形成的一种过渡语系,最终终会趋向同一,融入标准英语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6.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和中式英语(Chinglish)都是英语语言在中国的变体。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发现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两者都具有中国特色,都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地域特征,但二者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却又有很多不同,了解这些不同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正确地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英语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导致出现了两种具有争议的语言现象: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中式英语是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的畸形英语,而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社会文化特色的英语。在中介语与语言石化的理论基础上,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和中英思维模式差异出发来理解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现象与特征,以及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对于丰富英语内涵及介绍中国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中式英语则属于不规范英语,它只是英语学习者在日常交际和写作翻译中,由于受到英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另类英语。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含义,然后讨论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中国英语存在的必然性,最后探讨了中国英语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按照中文表达方式和语言规则及习惯行文而导致的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利用学生写作中的若干中式英语例句,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以及提出了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界线在逐渐模糊,最终中式英语过渡成为中国英语,本文从其过渡的内因和外力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论证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1.
12.
张春 《宜宾学院学报》2007,7(7):103-104
一般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认为,Chinglish("中式英语")是一个贬义词,但从正确的语言和语言学习观来看,"中式英语"只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含有某种令人不快的意思。就本质而言,"中式英语"并无褒贬色彩,因为它仅仅反映了一个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客观事实。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国人可以理解的"中式英语"不仅被广泛接受,而且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讨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讨论什么是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国英语是规范英语,但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它是国际英语组成部分,而不是中国学生初学英语时所瞎编乱造的过渡语。  相似文献   

14.
英译时事政治术语,最易产生中式英语。从汉语负迁移视角看,产生中式英语的原因主要有文化负迁移、思维负迁移和语言负迁移。应根据时政术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更要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进行英汉对比研究,加强两种语言尤其是英语的修养,尽量做到避免中式英语,让译文更接近"信、达、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国别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的定义、异同以及在其他学科和英语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等。中国英语是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新生产物,它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成熟,这一生长过程类似于生物学上各物种的生长过程。从生态学视角研究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二者之间以及与世界英语或其他国别英语变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殷碧雯 《海外英语》2014,(7):270-272
As English spreads across China, Chinglish appears and causes difficultie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does harm to the spreading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ses six types of manifestation of the Chinglish in translated lyrics. And the author finds that although Chinglish could be a tool to produce an effect of amusement, it is still a misshapen and hybrid English and can be the inhibition of a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7.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在汉译英中克服和消除“中式英语”,首先有必要认清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汉语负迁移。本文从词汇、句法两方面分析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的影响并探索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英语”现象是个十分复杂的课题,但是,无论如何,从母语语言及文化方面的负迁移着手来系统、深入地探讨“中国式英语”现象不但具有可操作性,而且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对于“直译”和“意译”的争吵不休似乎该告一段落,将精力投入对汉英两种语言异同点的切实可行的研究也许将为我们的译学理论的探索注入新鲜的血液,闯出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