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康鹏 《未来与发展》2006,27(1):28-32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作出了如下简洁的表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新型工业化路子。”辽宁省,作为中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与行业竞争中,可以通过协调发展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实现新的腾飞和振兴。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对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中国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之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果黑龙江省实际,对如何实现科技成果的国志化和产业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区应该发挥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采取各项措施全面提速和提升我区信息服务业。如何实现关系信息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技术与产品的自我开发、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来提高我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后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荣 《情报科学》2004,22(10):1191-1194,1264
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树立信息资源开发意识、发展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培育中国的信息市场、加速信息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和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等战略将会缓解资源衰退、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省为例通过构建指标测度体系,从统计上度量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新型工业化水平。并利用协整技术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相互推动的动力机制,为各级政府制定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战略提供量化依据。探讨信息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相互协调发展的动因,从理论上进一步验证实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是一个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中国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方针指引下,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仅是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利用,更是对现行企业结构、管理思想的变革,对综合人才的竞争。提高企业信息能力,要用正确的思路引导企业信息化,走出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性产业革命。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加强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嫁接。以信息技术装备其他产业,能大幅度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走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的发展道路,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信息产业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江西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江西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目前全国信息产业的龙头老大当属广东,2000年广东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广东省第一大产业;上海市近几年信息产…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加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高校是以信息化为源动力的高校。管理、教学是高校的两大核心任务,无论是哪一方面都离不开数码、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配合。国内的高校要想与世界名校在学生培养、就业、深造等一系列育人环节中一争高下,就必须响应党中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号召,不断探泉高校信息化发展之路,利用信息化产生的联动效应推进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与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一个学习信息化 ,实践信息化的高潮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信息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加速产业升级 ,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是我国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信息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深圳的经济正处在从第一次现代化(工业化)到第二次现代化(信息化)的转型期,因此深圳应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业化的思维惯性,形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思维,充分发挥软件产业,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在深圳经济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构建数字深圳,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企业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过程,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信息复用是现阶段企业信息化的必要过程,同时它又可以推动企业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复用的概念、模型等,并介绍了信息复用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和对策。
Abstract: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process China must pass through in her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and is a dynamic process.Information reusing is the necessary process for enterprise to realize informationiz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meanwhile,it can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to a higher stage.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model of information reusing.The role of information reusing in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are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信息化的ERP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涛 《大众科技》2012,(7):28-30
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国内ERP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指出了当前ERP实施应用效果低下的原因,通过本文的理论研究,探索ERP系统开发的新模式,解决信息化管理软件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晓瑞  张少杰 《情报科学》2007,25(5):780-783
伴随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发展与进步对信息化的影响越来越强,并成为我国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对科技的产业化具有直接的相关性。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中,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区位、自然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导致科技投入、产出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因此,本文对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科技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综合评价。得到了我国信息化进程中不同区域推进科技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蒋兴华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6):84-87,96
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成为推动新时期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以佛山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相关性以及佛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佛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淑芳 《科教文汇》2012,(12):193-194
随着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有效调整,大力推进我国档案信息化过程。然而,正确把握档案信息化的理论,是确定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科学地选择档案信息化建设模式是档案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君华 《现代情报》2010,30(4):66-69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体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本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产业融合理论、工业工程技术为理论指导,加强政策、法规、标准建设,建立新型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息化如何深入渗透到县域农业产业中,在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服务和长效运行,是现阶段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从湖北省县域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湖北省县域农村信息化推进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认识误区,提出了县域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杜昊 《现代情报》2015,35(2):18-22
目前,我国"两化"融合指标体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其指标的探讨上,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因此,"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是"两化"融合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围绕"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的需求分析、功能定位和理论依据3个方面来探讨,这3个方面理论也决定着"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的目标、方向和基础,对建立更加完善的"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的实时测度机制系统实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背景及现状的总结,指出信息化测度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以各企业、行业、城市和区域为对象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指标体系建设的研究,指出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的实时测度机制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提出系统的基本构想。实验表明,该系统构想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引入这一领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