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陈瑶 《培训与研究》2007,24(3):18-20
爱情是方方小说创作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方近期小说创作中,她更多地把目光投注到女性对爱情的理解与感悟上,通过她们的情感经历表达出作家对爱情的真实性的质疑,具体体现为对爱情虚无性的表达、对男性的绝望、对现实婚姻的逃亡。  相似文献   

2.
《暗示》是方方第一部以女性作家“天生敏感细腻的情怀”关怀和烛照女性“精神黑洞”的女性主义小说。小说通过讲述女性难以走出历史宿命的故事,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批评文本。方方以其作品寻找女性精神生存的自由天空,也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天空。《暗示》使方方向女性主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方方的创作有明显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论以方方的知识人生题材的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方方描写的“祖父”、“父亲”、“我们”的形象与命运的解读,分析了方方创作的知识家族特色:“无处遁逃”的历史宿命和代际弱化的精神现象。进而从20世纪中国作家对知识人生题材的创作背景下,分析方方的创作特征:悲剧命运的透视与温婉情怀的哀怜。  相似文献   

4.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以言情为创作的基本题材.她将情欲的表现与生命的冲动完美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在理性控制下表达情欲的传统.她将欲望、激情、爱情、异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欲望的诗意".这种创作个性的产生与她的生长环境、生活经历、个性追求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5.
婚姻与爱情贯穿了中国文学的始终并成为其基本主题.新时期以来,有以张洁、张辛欣、张抗抗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她们从女性的角度表现了现代女性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抗意识;有新写实作家如刘振云、池莉、方方等对普通琐碎婚姻生活的平面描述;也有诸如<爱又如何>、<别人的爱情>等作品对婚姻和爱情的消解.在众多作家作品中,王海鸽婚姻题材小说可谓独具特色,其创作既如实描绘了普通家庭婚姻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和喜怒哀乐,实际上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对女性文学的界定一学术界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所有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包括男性作家有关妇女题材的创作。二是女性作家的全部作品,包含女性作家妇女题材以外的创作。三是女性作家描写女性问题的作品。笔者似乎更认同于第三种观点,本文拟以张洁的“女性系列篇”为研究对象.就她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及她们的命运遭际和爱情婚姻等方面的内容作一浅要分析。发展至今的人类文明社会,不论它的社会形态如何,总是无形或有形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社会准则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准则。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文明的发达,悄悄崛起了向男性为中…  相似文献   

7.
石评梅与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相比,她的创作时时表现出一种勇于尝试、力图创新的锐气,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主题与题材的丰富多样性、文体灵活地相互渗透、浓郁地主观抒情色彩等,都源于她个人的艺术追求,充分地显现出其创作的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昂、方方两位女作家创作的杀夫题材的小说,以女性视角审视了女性的杀夫行为,揭示了中国传统的性别差异观念对女性身体的禁锢与精神的扼杀。小说中两位女性形象所处的时代和身份、性格各不相同,但表达了两位作者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思考,窥视了两性之间的激烈对抗和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9.
论新写实小说及其创作--以池莉、方方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时期文学,本质上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但它充满了苍凉的悲剧色彩。新写实小说属于现实主义,但它在淡化政治之后,以还原生活的写实手法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貌和精神状态的接近自然主义的一种写实主义,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变异和发展。新写实小说派有许多重要作家,池莉和方方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她们以描写庸常生活中的庸常人生为己任,以最富有七情六欲的小人物和“民间”为题材,描写普通人的凡俗生活及喜怒哀乐,注重生活的还原和人物生存背景、生活状貌、生命搏动、性欲望的描写,从而显示了普遍的人生意义,令读者咀嚼到历史、社会和生活的深厚况味。  相似文献   

10.
对张雅茜长篇小说《此生只为你》的阅读过程,是一种不断会有发现的喜悦相伴随的阅读过程。作为一位已经有数十年创作历程的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是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步发展的。然而,或许是因为自己身为女性作家的缘故,与其他一些总是在小说的题材上四处出击的作家有所不同,张雅茜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始终探究表现着女性在婚姻爱情问题上所面临着的种种困境。粗略地说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中有一类以表现市民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小说,其中以池莉、方方、范小青等作家为代.表。这类作家以城市小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为其表现对象,人物以生存为动力和旨归,作家对于这种市民价值观采取认同并欣赏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20世纪女性文学的误区入手,通过与男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作比较,论述了新世纪以来王安忆、方方、迟子建三位女作家描写乡村女性的作品。她们同时对当代底层妇女“苦难”命运进行书写,表现了乡村女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性格、心灵及命运的嬗变。王安忆从存在主义的哲学层次,表现乡村女性对自我命运选择的自觉;方方从身体伦理学的角度,反映出乡村女性反抗的自觉;而迟子建则从审美伦理学的角度,提升底层人民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底层妇女审美的自觉。由此论述这些作品对女性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方方是以《风景》而引起文坛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的,并因此被冠以"新写实"作家的称号。尽管如此,她并不像其他"新写实"作家那样,在描写生活事实形态的同时,忽略对事实中价值意义的寻求,在她的创作中,既有描画市民阶层生活的叙事努力,也有在此生活中寻求道德、理想意义支撑的价值诉求。通过对方方创作过程的变化,重点探求她对人生存困境的揭示,及由此所表现出的强烈知识分子使命感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古代的女性作家,始终处于男权中心文化的控制下,正统儒家的礼法教条限制了她们的生活范围、束缚了她们的情感表达,使其文学创作不可避免沾染所谓的脂粉气,题材狭窄,意旨不高。同时,儒家正统文学批评中的以作家群体的气质批评个体作家创作风格的心理习惯,一方面使部分优秀女性作家受到忽视与遗忘,另一方面也影响她们在创作中呈现拟男心态。  相似文献   

15.
方方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但其作品并非都是客观地原生态地反映现实,“零度情感”地观照生活。在其系列爱情题材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小说“诗意”的追求,这种“诗意”主要表现在小说中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具有象征性和丰富涵义的意象的选用、人物形象的简化以及语言的诗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庐隐是五四时期浪漫抒情小说的领军式作家.她的自叙传浪漫抒情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她的浪漫抒情和社会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格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女作家.萧红的散文化小说、张洁小说中女性在婚姻中的迷茫与无助、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社会化的迷茫、林白小说中对于生命的扣问、方方对人的生命的关照等这些风格都带有庐隐五四时代的影子.如果说庐隐是五四时代浪漫抒情小说的产儿,那么这些后续的女作家则是带着庐隐式风格的社会产儿.  相似文献   

17.
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一经刊出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题材本身的现实性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作者以冷静凝练的笔触讲述了不断与命运抗争,最终却归于失败的山里娃涂自强的故事,是继《风景》之后,作家方方所呈现的另一道关于命运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由于存在着不同层次、不同理论背景的界定,因此关于“女性文学”的内涵,目前文学研究评论界有四种观点。观点二的唯性别论、女性题材论和观点四的唯性别论、女性意识论占大多数。笔者认为女性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女性作家创作的表现女性人物的作品均称之为女性文学;狭义上指女性作家创作的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品才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并称之为女性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的创作主要呈现出两种新的走向,即以林白、卫慧等为代表的“逍遥”式写作和以铁凝、方方等为代表的“拯救”式写作。尽管持这两种写作姿态的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不尽相同,但这两个创作群体对以往女性小说写作的冲击以及对当下女性小说的拓新是不容抹煞的。这两种走向对女性小说的创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诗歌与女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男作家的创作题材离不开女性,男女之情影响男性作家的创作,中国古代涌现了数量可观的女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