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杯沧海     
《素质教育》2006,(4):47-47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作为高中学生应该怎么学语文呢?①必须全身心沉浸在语丈这一美丽的世界中;②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使之成为广泛学习语丈的平台;⑦必须持之以恒做好积累工作,练好语文基本功;④必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未来社会对语文教学的一项根本要求。为此,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必须实施以下策略: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注重指导,教给方法,强化刺激,反复训练;严格要求,持这以恒;建立常规,科学调控。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阅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为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实施个性化阅读,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在高三,许多学生为语文复习而苦恼。一是语文知识涵盖面广,不知从何处下手,即使针对一些点进行了一些复习,回过头来,又发现还是会有遗漏,于是不知所措;二是语文成绩提高慢,苦苦用功一段时间,却不见成绩显著提高,于是兴味索然。由此产生两种情况,一是陷入题海之中,以量求质,但收效甚微;一是干脆放弃,美其名日“语感足矣”,结果是高考中语文成绩常常拖后腿,抱憾高三,、其实,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语感,此话有一定道理。但撞大运似的语感,不足以保证拿到高考所需的分数,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李志强 《天津教育》2001,(11):41-44
看了根据新大纲调整的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语文新教材,发现新教材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增加了古文的分量,古文与现代文的比例变成了1∶1;二是教材比较注重选文的思想性、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增加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三是写作知识专题排列;四是提高了背诵要求;五是降低了深度与难度。其中使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所选文章所蕴涵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变化。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对多年惯用的语文教材之不足,除了现代文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过于陈旧,不能适合当代人的审美…  相似文献   

7.
文本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阅读时就要真正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时就必须充分利用。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阅读对话时,或游离文本,虚夸超越;或曲解文本,  相似文献   

8.
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本对语感的作用作以下归纳;语感训练能更好理解语知识;语感训练能激活情思,领悟意蕴,还可以通过语感内化道德,体验审美,塑造人格,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几方面尝试:一是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二是课堂上大胆置疑,激活学生思维;三是强化课外阅读,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淀厚实的基础;四是在作文中张扬个性,力求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写给老师     
吴芳  陈岩军 《现代语文》2004,(11):32-33
失意时,是您的一个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鼓励着我们;成功时,是您一句极其普通的话儿警示着我们——骄兵必败;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是您一双温暖的手儿将我们从困境中拉出。  相似文献   

11.
安静     
王冰鸿 《现代语文》2004,(12):30-30
对于一个有幸考得还不错的准大学生来说:六月是锣鼓喧天;七月是船头惊鬼船尾惊贼;八月是尘埃落定;九月是美丽新世界;十月是“衣锦还乡”;十一月就像一块烧得通红的炭,一下子掉进冷水,在里面-啦-啦地翻滚,最后咚的一声沉到底下,变得安安静静了。  相似文献   

12.
希望     
金小河 《学子》2004,(5):36-36
我是一棵幼苗,希望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是一颗星星,希望能在灿烂的星空中最亮;我曾是一个少年,希望能顶天立地事业辉煌;我已知天命,仍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焕发青春!希望啊,希望,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不管在何时,也不论在何地,不论顺利还是坎坷,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欢乐时,痛苦时,得意时,沮丧时,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3.
语文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依据这个过程,小而言之,一种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可以因此相机点拨,日积月累;中而言之,一篇课文要学有所得,可以因此篇篇相生,相得益彰;大而言之,一个学段(一学期、一学年、三学年不等)的计划要落到实处,可以因此彼此补充,融会贯通。我们每堂语文课,不是各自孤立、不相往来的,而是整个语文教学网络中的一目,是整个语文教学阶梯中的一级;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带动学生一起织网造梯,使学生既知学习之然,又知学习之所以然,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以至终生受用。因此,语文教学不妨做到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语文教育的长期历程,形成了他独特的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方面,他特别强调要过语言文字关,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他主张把高中语文教学和大学一年级国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整体来看待,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与区别;他认为中学语文和大学国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两种训练———语文训练和文化训练;他还特别注重学以致用,强调各种应用文写作训练的必要性。朱自清先生这一教育观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何攀登     
攀登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也是一种追求的过程;攀登意味着体力的付出,更意味着意志的坚持;攀登是一种智力的拼搏。也是一种情感的挣扎;攀登意味着位置的变化,更意味着境界的开拓;……攀登是克服外部的困难,攀登是战胜内在的自我。环顾身边的社会,攀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大至国家、民族,小至单位、个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具有较好母语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光朝中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一幅画,需要我们仔细的欣赏;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精心的翻阅;生活是一条小溪,流淌着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段乐章,洋溢着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一种不断演变的境界,拾级而上直达真理的殿堂;阅读是一个想象的空间,自由驰骋而凝天地万端于一体;阅读是一片创新的园地,立于巨人之肩而筑成功峰峦;阅读是一隅交流的舞台,陶陶然而神交情映……  相似文献   

19.
李霞 《河北教育》2002,(5):32-32
朗读,是感受语言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有目标、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身心地朗读。但是,笔者最近听一位教师上《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对这样的朗读训练不无忧虑:环节一:生:轻读第一小节。师: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生:我感到孩子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生:(读)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读得很正确,但毫无条件艰苦之感)师:不行,应该把四个“没…  相似文献   

20.
寻找快乐     
一只蜜蜂展开双翅,在花丛中寻找;一只萤火虫打着灯笼,在月光下寻找;一位老人翻开相册,在记忆中寻找……我又在寻找什么呢?哦,是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