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古代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之一。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在解析阴阳、五行学说思想基础上,剖析传统体育养生事件中的阴阳五行思想,旨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养生观念。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衍生、发展的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养生体育是我国民族统体育中一支艳丽的奇葩。传统养生与体育的作为养生体育交叉,在其衍生、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古代诸子百家文化思想的浸淫,逐渐成熟起来。文中对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起源、发展趋势加以分析,并对国内养生体育的研究现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3.
“养生体育”是由““养生”与“体育”两个词构成的,分别代表着两个概念。从两个概念的本质规定上看,“养生体育”显然存在着“同义反复”的错误。因为,“养生”一词是我国古代对人们养护生命、促进健康长寿活动的概括表达,也称作卫生、保生、摄生、道生等。而“体育”一词的使用在我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体育一词在含义的解释上虽然有一个演化过程,但增强体质、使人健康长寿的思想一直是我国体育理论界所公认的体育的根本属性之一。如我国的体育理论教科书中写道:“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作为广义体育组成部分的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它们虽在具体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方面有所差异,但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增强体质,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最终目的这一层次上讲,“体育”与“养生”是不存在差异的。将“养生”与“体育”两词连用,显然是同义反复。  相似文献   

4.
<正> 唐代是我国古代体育继春秋战国和两汉之后又一次得到大发展的时期,其项目之多,参加人员之广泛,在我国体育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但在体育大发展的背后,在唐代养生领域出现的一股暗流——服食养生,其受害人数之多,影响之深远,在我国体育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本文拟就唐代服食养生勃兴的情况及其对养生体育发展的影响,作一些初步探讨,从而对唐代体育发展的全貌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一) 所谓服食养生,就是依靠服用药物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它是古代养生之道的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体育是指自有史以来至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体育.中国古代没有"体育"①这个词,但是一直存在着丰富的体育内容,其中包括三大类.一是养生中的体育.中国古代养生是一种专门的理论和实践,它的大部分内容,如导引、行气、散步、游山等都可以纳入体育的范畴;二是包括武术在内的多种军事体育项目;三是各种娱乐性项目,包括民间的节目活动项目,如百戏、舞剑、竞渡、秋千等.  相似文献   

6.
曾永忠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1):39-40,42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萌芽时期,《吕氏春秋》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体育在科学的道路上向前发展。《吕氏春秋》提出了动以养形、益气保精以养神以及养生与卫生保健预防相结合的养生方法,这与现代体育卫生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7.
道教的养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创新,对传统体育养生有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继承了中国古代道教的养生思想,进而加以修改、创新,从精神性情与物质躯体两方面来构建和谐的人体。文章通过对道教理论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现状的阐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道教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修炼形式上和现代处世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体育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我们正处在急剧变革和巨大转折的时代,固有的传统体育思想和理念正在受到现代竞技运动的冲击。同时我们也发现起源于西方的现代体育和起源于东方的传统体育之间的差异愈加明显。一、两种体育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比较中华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国古代体育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世界体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古代中国关于养生、健身等方面的丰富论述,至今仍然影响现代人的生活。然而,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体育也不例外。历史…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古代养生体育的发展历程.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养生思想的雏形,此时代表人物是彭祖;两晋南北朝时我国养生保健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养生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充足的进步,出现了一批有名的养生家,如张湛、颜之推和王弼等,诞生了一些具有划时代影响力的养生书籍;北宋至清代,众多养生和医学著作整理、创编了大量导引术式,最有代表性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八段锦和易筋经,出现了丘处机、马钰等养生大家.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古代诸子思想和历史典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形成的4个理论来源,分析了它们对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影响。经历了数千年的检验与优化,我国养生体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其特征是:选用独特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尤重植物神经系统及由其调控的基本生命功能的锻炼,以使两大神经系统所调节的全部生命机能向整体协调与优化、延缓衰老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古代养生经典中的养生思想进行探讨。旨在通过挖掘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以及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中的老年养生思想,将其融入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中来启示现代老龄人群进行科学的体育养生,从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有关养生之道的文献,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如《天隐子养生书》、《养生类纂》、《养生月览》等。既有系统的理论,也有十分可靠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医学和体育伟大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13.
梁耀金 《精武》2012,(14):81-81,83
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是中目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身心并育,内外兼修,对于提高人灯的生理、心理素质,弘扬爱国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乐趣,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探讨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文化,深入理解其存在价值,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人们在实践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体育活动内容和文化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我国古代体育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文化精神的独特.中国古代体育有着丰富多样的内容:生命追求中的养生运动;军事训练中的武艺运动;宫廷生活中的竞技娱乐活动;节日风俗中的游戏娱乐活动;学校教育中的修身教化活动.同时,中国古代体育所表现的独特文化精神让世人瞩目:智力并重的哲学意味;儒道文化精神的文脉传承;象征吉祥如意的生命表现.  相似文献   

15.
略论我国古代养生中的心理卫生和生活卫生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生是我国古代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保健卫生之学。古代养生包括:养神(或养性)、导引、服食三个方面。涉及到心理卫生,饮食起居,呼吸运动,身体运动,服食补药等内容。如何看待与心理卫生和饮食起居有关的“处世”要求,对研究古代养生和正确评价古代养生成就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体育养生术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健身方法之一,是世界上一项独具特色的本土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通过形体活动、呼吸吐纳以及心理调节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文章从传统体育养生术对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目前在普通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可能性,为普通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提供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古代,中国传统体育思想却一直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各种体育思想一般散见于社会各个文化领域中,在传统的哲学、教育、医学、军事、礼仪、娱乐等论说中时时包含着传统的身心观、生命本原论、身体运动观,及以养生思想等。这些传统体育思想以深遽的民族文化为依托,并且受制于儒家哲学、道家思想的引导和规范,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传统体系思想只不过是传统哲学思想在养生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吕氏春秋》的体育及养生思想研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吕氏春秋》的体育及养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战国时期的众多学派的理论观点,它肯定了体育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广泛地吸收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健身思想至今仍在传承与发展,是集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之大成的一部巨著。"察阴阳之宜"的"顺生"观、"食能以时,充虚而已"的饮食观、"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死观、"成乐有具,必节嗜欲"的乐舞观等思想是其主要养生观点,著作同时对于体育的健身功能、军事功能和教育功能也进行了阐述。文章还指出了《吕氏春秋》养生思想的一些缺陷,建议要进行批判性的继承。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史学界在我国古代体育思想的探索上很活跃,如对孔子的体育思想、庄子的体育思想的讨论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至今尚未结束。 我国古代虽无“体育”一词,但有体育现象。我国古代体育还未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分析其养生实践的特色,为现代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与其“理”“气”“阴阳”“道”等概念及“明天理、灭人欲”“魂魄论”“动静论”“中庸说”等哲学思想紧密联系,主要的养生原则与方法有顺“道”、持“中”、主“静”、少欲、形神俱养、宜“时”等。建议:将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贯穿到现代的养生康复实践中,丰富当今的养生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