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编者按在我们“记者生活日”栏目内,不少记者在这里倾诉他们采写背后的酸甜苦辣,曾感动了很多读者。这一期,我们向大家推出全国新闻界年纪最小的记者、中央电视台9岁的马字歌写的《我第一次做广播新闻采访》,和另一位小朋友观看了马字软制作电视节目的经过。我们为新闻界涌现出这样有才华的小同仁感到由衷高兴。希望小字识不断努力学习,茁壮成长,为今后在新闻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第一次做广播新闻采访,是199o丰6月23日星期天下午,在北京官园的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多功能厅,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首协小记者团309成员第…  相似文献   

2.
B一双双温暖的手,帮助失学儿童走进了课堂。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里,蕴涵着明天的希望。采访途中,同行的记者与一个小女孩有这样一段对话:──你在这里干什么?──捡瓶。──捡瓶干什么?──卖钱买馍,给妈妈和妹妹。──你爸爸妈妈呢?──爸爸打工去了,妈妈病了。──你有几个妹妹?多大了?──大妹7岁,二妹6岁,三妹4岁,小妹2岁。妈妈还想要个小弟弟。──你读书了吗?你想读书吗?──想读书。没钱……这名9岁的小女孩在记者的采访本上歪歪斜斜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高飞燕。像高飞燕这样的失学儿童,在西海固地区还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3.
我第1次做广播新闻采访,是1996年6月23日(星期天)下午,在北京官园的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多功能厅,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首批小记者团3O名成员第2次上课的实况。在此之前,我曾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儿童台投过搞,在该台几次邀我去进行热线直播的时候,熟识了那里的编导兼节目主持人刘莹老师。她很喜欢我,经常为我创造条件,业余让我帮她做节目。听说我在当年5月28日考上了中央电视台首批小记者,成为其中年龄最小的一名成员,并已在1996年5月29日上镜进行大型电视新闻采访兼节目主持工作,她非常高兴。她很遗憾我们中央电视台小记者团6月2…  相似文献   

4.
2008年,广州电视台记者就一网络热点话题在大街上随机采访市民,问市民对这一问题有何看法。没想到,一市民回答:"关我何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开来,成为200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2012年中秋国庆期间,央视记者以"你幸福吗?"为主题进行街头采访,在全国各地采访了各类职业的普通百姓。其中,在9月29日播出的节目中,山西太原清徐县北营村的一位中年男子面对提  相似文献   

5.
画面 播音员(导语)解说 本台派往贝尔格莱德采访的记者顾玉龙和王晓琨在今天晚上发回的报道中也说到,虽然遭到北约的轰炸,但是贝尔格莱德人民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抵御外来侵略的英勇气概。画面 记者站在公园饭店前解说 各位观众,这家公园饭店就是我们中央电视台两位记者在贝尔格莱德报道的大本营,饭店经理弗拉达先生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如果我年轻十五岁,我就上前线。像这样充满塞尔维亚人性格的语言,在遭受北约轰炸的贝尔格莱德,到处可以听得到。画面 采访公园饭店经理弗拉达解说 (字幕)记者:如果你…  相似文献   

6.
提前5分钟,我来到中央电视台体育组张斌的办公室,从他的同事那里了解到两天前张斌刚刚义务献血。张斌是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和《足球世界》两个栏目的制片人,节目从策划、制作、播出,事无巨细,他都亲为。我心里不禁开始墙咕:采访是否不合时宜?张斌献血后是否更需要休息?这时,我看到,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走了进来,精神依旧,神采依旧。面对张斌,这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这个有着近10年采访经验的记者,这个力图开创中国体育节目新风格的电视人,这个热爱足球的超级球迷……从哪个角度切入采访?于是我说:“记得你曾…  相似文献   

7.
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访和发掘事实与信息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电视报道节播的表现手法之一。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所主持的“焦点访谈”节目,以及她所主持的采访活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采访已不仅仅是新闻节目传播的基础,它而且渗透于各种类型的节目之中。现场采访启动了节目同观众双向交流的“输通系统”,因而,良好的采访技巧,改变了记者传统的形象,给观众留下智慧、机敏的印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记者(主持人)的采访活动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物,今天采访的是农民,明天可能会去采访一位工人或干部,…  相似文献   

8.
槟榔大王的发家史 “从和殷素云是结发夫妻,从120元起,做到了今天的业绩,我满意了。”在一份由湘潭市第二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里,王继业曾这样说过。而在2002年4月底,中央电视台《致富经》采访王继业时也得到了同样的证实,记者问他“你觉得你的成功最离不开的是谁”时,王回答:“是小殷,我贤淑善良的妻子。”  相似文献   

9.
记者主持人──水均益王恬在水均益的办公室,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是星期二了么?”紧接着,他拍拍脑袋说:“忙晕了。”或许正是为了寻找这种紧张工作的感觉,水均益在1994年从新华社国际部调来中央电视台,做了一名电视记者主持人。谈话刚刚开始,水均益...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的。显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一定的采访任务而亮明自己的身分和意图的一种采访方式。亮明身分,文字记者通常靠所在单位的介绍信或记者证;广播电视记者除介绍信或记者证外,还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用的话筒就注明“CCTV”。这样做,既表明记者的身分,又防止假冒记者招摇撞骗。显性采访是记者采访的主要方式,在通常情况下都运用这种方式。隐性采访则相反,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分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这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今天我国新闻…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南昌7月9日电(记者胡锦武)5年前曾随中国南极科考队登上南极大陆采访的江西电视台记者郑忠杰,9日起程准备随队参加中国本世纪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采访活动。今年48岁的郑忠杰对此次北极之行充满豪情:"实现从南极到北极采访的跨越,是我20年来的梦想。"1998年、郑忠杰曾与江西电视台的另一位电视记者随中国第十五次南极科考队进行了南极科考的采访报道。此次北极科考是中国第二次进行的北极科考活动,国内将有包括中央电视台、国家海洋报、深圳商报、湖南长沙电视台及江西电视台派出的6名记者随队进行采访组织此次北极科考的目的是考察北极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以及北极变化对中国气候环境的影响。此次北极科考路线为:中国大连港——日本海——白令海(穿越白令海峡)——楚科奇  相似文献   

12.
金岭 《中国广播》2013,(4):95-95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湖南采访被打,民政部"忽悠"人民日报记者,以及河南兰考大火后当地对媒体的变相封锁等,又一次提醒我们思考,应该怎样理性认识媒体的社会功能,面对媒体尤其是舆论监督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相似文献   

13.
一、采访和报道中不考虑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缺乏人文关怀。一些记者在采访中只关注自己想要的采访内容,不考虑受访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感受。在地方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叫XX,今年X岁,我家里很穷,该交学费却交不起,我妈妈没有钱,多亏某某助学基金帮助我,我一定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刚刚结束,记者有机会见到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经过十多天的连续作战,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台长肩上的重任和压力可想而知。但是看上去赵台长仍然是精力充沛,抑制不住完成一场重任以后的自信和喜悦。记者抓住机会采访了赵化勇台长,如何评价中央电视台的两会报道。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季,安徽新安晚报社与中央电视台在合肥举行了一次旨在为下岗职工献爱心的“烛光活动”,诸多当今走红的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转播顾问及体坛名流(以下通称“国嘴’勺,前来助兴。我受报社指派前往花城采访。这次“烛光活动”的日程只有两天半,“国唱”们不是一起抵达合肥,而是不断地你来我往,要想多接触并采访他们,难度很大。活动中.组委会安排了大小十多项内容,众“国嘴”分别参加,这是我们记者接触和采访“国嘴”的好机会,我在看、听、记的同时,寻找时机靠近“国嘴”,主动出击进行采访。这种主动出击,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16.
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和高兴的日子。可此时作为一名记者,我的心情却很沉重,因为我的同行———重庆商报记者罗侠在采访时遭人毒打,至今还躺在医院治疗。2000年3月8日,中央电视台两名记者在沈阳一家美容保健品公司采访时,被非法搜身,并遭非法拘禁;今年9月25日,长沙两家建材超市发生冲突,电视台记者前去采访遭无辜殴打,价值10多万元的摄像机也被严重损坏,事后超市却推脱责任,都不承认是自己所为……近年来,新闻记者采访受阻被打事件屡有发生,社会影响十分恶劣。朱基总理曾赠…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并重,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同向荣最近,常有记者采访我,末了,总要问及中国广播发展的前景如何,广播会不会在将来被电视所替代,广播影视部在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方面有何良策……。现在,我可以郑重其事地再次回答诸位:广播电视并重,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是我国...  相似文献   

18.
采访归来     
11月9日人民网报道:今年记者节前一天,中央电视台和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某商厦采访时,分别遭到保安群体围攻。据中国记协统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受到威胁、阻挠、殴打、拘禁的事,已经屡见不鲜,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此,法律界人士呼吁,记者履行使命需要社会赋予一定的"特权"。  相似文献   

19.
现场报道对记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现场提问的能力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一篇题为《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的文章中写到:“对于记者、主持人来说,制作新闻节目时,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这种意识是天天外出采访时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才有记者、主持人存在的必要,”能否做到这一点,对记者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提问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战地记者水均益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演播室里我是主持人,但我依然还要采访,所以我身上更多的是记者的色彩。在新闻领域,很多时候是二者合一的。一个好主持人必定是一个好记者,一个好记者也具备着好主持人的特点。从我个人内心来讲,我还是希望也相信自己更适合做一个合格甚至是好的记者。把这个工作做好,我可能就是一个好主持人。"水均益这段话体现的正是主持人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必须具有记者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