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修改病句解题指要(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辨析、修改病句,是高考传统题型之一。1952至1965年的14年中,凡有此题的年份,考的都暴修改病句。1978年恢复全国高考后,增加了辨析题,即从一组(通常是5个)句子中选出正确的一句(其余4句都有语病),不须修改。我统计过,1978至1996的19年中,单列一个题号用来辨析或修改病句的(不含对句中画线处词语选用不当的辨析题和第Ⅱ卷中的语病文段、长句的修改题、简答题),共有10次;其他年份则改为考查变换句式、弄清长句的语言结构以及上下文句的衔接、调整语句顺序等语段知识。两者基本上是交叉进行的。恢复高考之初,连续三年采用辨析…  相似文献   

2.
语病摭谈     
语病辨析、修改是语文中考常见试题之一。产生病句的原因大多是属于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另有一部分是属于不符合修辞、逻辑、语言习惯等。修改病句首先要分析语病,正确辨别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这是病句修改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3.
辨析、修改病句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知识点,试题赋分一般高达7—8分,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该考点以选择题和字表述题两种形式出现,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判断对语病的修改是否得当、直接修改病句,而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则是对语病的辨析。  相似文献   

4.
高三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后期复习,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抓住语句中的语言标志,如并列短语、介宾短语、否定词、关联词语、两面词等,对应不同的语病类型,摸索出其中规律,从而很快地寻找出句中的语病。  相似文献   

5.
辨析病句是年年必考的考点,有关辨析病句的方法技巧的解析,很多资料上都有较详尽的内容,这里就毋庸赘言了。在做了大量的辨析和修改语病的题目之后,我们能发现辨析语病也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从寻找病因的几个敏感部位这个角度来谈谈辨析技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考点透视病句辨析与修改是中考语文的常见考点,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词语的表达能力和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主要题型有:选择病句或无语病的句子、判断语段中句子的正误、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等。在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常见的句子语病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辨析并修改病句在语句成分上常常设置诸多陷阱,在诸多陷阱中有一类与数字有关的语病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为此,笔者梳理出一些常见的与数字有关的语病类型,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单秀江 《语文知识》2000,(12):62-65
病句题型多种多样,有判断语句是否有病题,有判断对病句的分析是否确切题,有在原句上修改语病题,有判断对语病的修改是否得当题,更高一级的是对句群、应用文的综合改错(这里说的综合改错是重在把语句置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看该句是否正确,当然还包括其他的改错内容)。我在这里分析的是判断语句是否有病  相似文献   

9.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与难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语病题一直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对一定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掌握不够外,关键是不能把病句类型和一些常见的病句模式结合起来,不能做到迁移、对照、辨析和解决问题。若能在复习训练中掌握语句的易错部位,抓住这些“敏感点”,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与难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语病题一直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对一定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掌握不够外,关键是不能把病句类型和一些常见的病句模式结合起来,不能做到迁移、对照、辨析和解决问题。若能在复习训练中掌握语句的易错  相似文献   

11.
辨析病句是年年必考的考点,有关辨析病句的方法技巧的解析,很多资料上都有较详尽的内容,这里就毋庸赘言了。在做了大量的辨析和修改语病的题目之后,我们能发现辨析语病也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从寻找病因的几个敏感部位这个角度来谈谈辨析技巧。  相似文献   

12.
一、考纲解读2011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能力层级为E级。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高考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二、病句类型病句指那些不符合语言组织规律、客观事物情理及人们语言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其提出了多角度、综合性、情境化地考查考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考点。2020年全国10套高考试卷有5套考查了病句题,只有江苏省、北京市和上海市的试卷没有涉及该题型。从试题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卷和海南卷)将语段阅读与病句修改结合起来,需要结合语境进行综合辨析,更加贴合“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其他套别的高考语病辨析题则均以客观题形式呈现,重在语病的识别判断。  相似文献   

14.
刘小忠 《新高考》2011,(10):19-20
2011年高考全国17套语文卷,除上海卷与福建卷没有考查病句外,其余各卷都有对病句的考查。有的考病句辨析,分值3分;有的考病句修改,分值4分。考病句辨析的,除了湖南卷的题干是选"有语病的"外,其余12套的题干都是选"没有语病的"。考病句  相似文献   

15.
句子是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中最重要的一级,也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使用单位,因而高考考纲中有两个考点与句子这一语言单位有关,其中包含的一个内容就是辨析并修改病句,属于高考语文能力测试的D级。自1992年起,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越来越受命题者重视,已成为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一)病句的类型所谓“病句”,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不当,二是表达不当。《考试说明》规定的语病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相似文献   

16.
高森 《中国考试》2007,(2):10-13
一、“考纲”要求 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D级)考查的范围内专门列出了“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项.指出涉及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种。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本文要谈的是语病辨识问题。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考查的范围内还列出了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其中语言表达“连贯”指的是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这一项考查在高考题中体现为语句衔接类客观性试题。  相似文献   

17.
高考题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的考查起码有两道题目,约占8分,是重要的必考项目。考查的要求,一是“辨析”,二是“修改”:病句考查的类型指定为六种:第一,语序不当;第二,搭配不当;第三,成分残缺或赘余;第四,结构混乱;第五,表意不明;第六,不合逻辑。根据考纲规定,本辅导的每一部分,均以“辨析与修改”为基本点,围绕六种类型的病句逐一进行分析,既讲语病的“辨析”,又讲语病的“修改”,从中揭示方法和规律。希望考生通过辅导和训练能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门径。  相似文献   

18.
[考点阐述]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项目,辨析语病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Ⅰ卷;修改语病题,则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Ⅱ卷。《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辨析并修改  相似文献   

19.
病句修改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常见内容。病句修改的前提是准确辨析语病类型。初中阶段考查的语病类型主要有6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相似文献   

20.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直是历年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尽管能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但在面对有各种“疑难杂症”的具体语句时,又茫然不知从何处“诊断”。这就需要认真揣读语句,学会咬文嚼字,从细微处准确地“把脉”。有不少语句往往是由于一词之差而致“病”,所以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的词语:很多时候,嚼得一词,语病可除。下面结合近年高考题对“一词致病”的语句作一个例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