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高职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充分地阐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演”、寓教于“练”和寓教于“行”的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胜利 《教育家》2004,(6):60-62
“元分析”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格拉斯(Glass)于1976年提出,其原为“meta-analysis”,指较高的逻辑形式——用于由学科名称形成的名词,表示新的,但在诸如本性、结构或行为等方面与原学科相关的学科。因此,元分析可以看成是超越于一般分析的具有更高级逻辑形式的全面综合分析,简言之“分析的分析”。元分析首先产生于教  相似文献   

3.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量词“颗”“粒”“枚”存在相互交叉情况,进而考察了BCC语料库中量词“颗”“粒”“枚”搭配名词的语义范畴,结合量词语义演变轨迹,从语义特征、搭配对象、语法化程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语义特征看,“颗”侧重于“圆”,“粒”侧重于“小”,“枚”侧重于“细长”;从选择对象看,“颗”搭配名词种类多,数量广,“粒”次之,“枚”受语体影响,搭配范围窄,但是近些年修饰人的用法比较活跃;从语法化程度看,“颗”的语法化程度最高,其次是“枚”,而“粒”语法化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甲戌本“脂评”三个方面特点,集中说明甲戌抄本是晚出的。它不仅晚于甲戌年(1754年),更晚于“已卯本”(1759年)、“庚辰本”(1760年)。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治理主体的注意力分配情况。梳理乡村治理典型经验,有助于为乡村合理配置注意力,进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基于注意力配置理论,利用NVivo11软件对92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注意力配置呈现出以下规律:从整体来看,以“群众”“治理”为治理焦点;从配置指向来看,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制度保障”和“优化治理工具”;从具体分配来看,关注于党的领导,强化治理支持,鼓励村民参与,完善民主协商,加强制度化、标准化、网格化管理和积分制管理;从地域和层级分布来看,东部、中部县乡两级政府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和“加强制度保障”,而西部县乡两级政府则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此外,乡村治理越来越重视数字赋能、协商自治、精准治理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三全育人”理念兴起于80年代末,90年代风靡一时,相关研究不胜枚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三全育人”理论探讨和“三全育人”经验交流。然而以理论指导于实践,而后加以总结、分析、调整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基于“三全育人”的理论透析,以的成功实践经验为背景支撑,将“三全”理念与“按需切入”手段有机结合,力在探讨“三全育人”在高教育人践行中的积极作用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6):132-137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强调知识性、工具性,在教学中习惯于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若干段落,然后分析“段意”、综合“段意”而形成“主题思想”。这种分析/综合的机械式语文教学模式,已招致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如果追根溯源,不难发现,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弊端,相当程度上肇始于既有的高校文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前言作为一名刚刚从教不久的语文教师,笔者突然之间由“满怀豪情”变得“痛彻心扉”,这缘起于一次对学生的调查。笔者在几年间对教授过的十几个班级进行了“对我校语文课看法”的走访,得到的答案出乎意料,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喜欢,一上语文课就想睡觉”、“老师分析的很细致,但是总感觉难以接受,记不住”、“对文章的分析太枯燥了,没意思,比如《荷塘月色》”、“就老师一个人讲,  相似文献   

9.
孙于洋 《英语教师》2023,(17):183-186
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寻问题的原因。结合教学实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深”挖掘,育人于文本解读,“巧”设计,育人于情境创设,“善”观察,育人于赏识教育。提出教师要树立“生命化教育”思想,挖掘教材中的育人价值,深度理解教材,真正走近学生,激发其潜能和生命活力,为其终身发展服务,以构建生命化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0.
“于”“於”两个虚词,在上古汉语中是通用的,在《诗经》中用法则比较复杂。“于”多用在动词或名词前面,而“於”多用为叹词。“于”在动词前作动词词头,在名词前起到介词的作用。少数“于”在句子中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於”“於乎”“于嗟”在《诗经》中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表示感叹,叹息等。固定用语“于以”应理解为“如何”,“于时”应理解为“于是”。还是两种特殊用法:“于”通“为”,“於(于)”表示疑问,同“安”。  相似文献   

11.
胡宝林 《学语文》2008,(4):20-20
俗语“寡妇脸”,用以骂人。“寡妇脸”到底是怎样的脸,我们不如找一个看看。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里就对“寡妇”祥林嫂进行了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三次都写到脸色。我觉得“脸色”的描写同样不逊色于“眼神”,不逊色于沦为乞丐之后她手上那根“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和竹篮里的“空的破碗”。扣住“脸色”是分析祥林嫂人物形象的又一视角,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管理变革中的“自我诊断”主要指中小学在学校管理变革中,校长通过各种途径对其变革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自我查找,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学校教职工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提出“诊治”的方法,并加以解决。“诊断”作为对一种问题的“诊治”,可以有“他诊”与“自诊”两种形式。在中小学管理变革中人们习惯于“他诊”,即请有关教育科研机构或教育管理专家进行“诊断”,提出“诊治”的方法。这种“诊治”似于病人找医生。但专家的“诊治”方法的落实最后还得由学校来完成,而且学校管理变革过程中的问题总是在不断地出现、不断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语学科对“现代阅读”考查的描述,相比较于2006年而言并没有本质变化,还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章和学作品”,还是考查对这类现代的“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这是多年来比较稳定的考查板块。复习备考中,面对纷繁复杂的训练题、测试题,我们应该逐步摸索和总结出适用于自己的解题策略,用实力去迎接高考。下面给出四点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后殖民主义”理论于1993年前后被引入我国,笔者在简单地介绍其理论的内容、性质、进步意义之后,分析和阐述了中国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理论”运用中的“后殖民”色彩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滕如焘 《中学文科》2007,(12):65-66
作文教学强调德育渗透,教者应做到“传道”于“授业”之中,文道一体,有机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自觉地寓思想教育于作文教学中,并努力做到“有意”、“有机”、“有序”、“有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变讲堂为学堂”是新时代的语文教育思想,也是广大语文教师致力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教学”,就是实现这一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以“主体教育论”为理论指导,以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为目标,具有能动性、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源于问”,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思维的过程总是指向问题的解决,阅读过程也是指向问题的解决,阅…  相似文献   

17.
数学思想方法博大精深,既有学科性很强的思想方法,例如,“数形结合”“集合”“极限”“函数”“公理化”等,更多的是适用范围广、普适性强的思想方法,例如,“分类”“一一对应”“转化”“模型化”等人类的基本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确是一种文化),这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本文重点分析函数思想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就应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而真正实现为学生“减负”,就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作业设计,要基于“减负而不减质”的设计理念,来完成作业设计的“精、少、准、趣”型进阶,让学生“思”于其中,“全”于其中,“善”于其中,“乐”于其中.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进阶策略和“精、少、准、趣”型进阶式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徘徊于诸多误区之中,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彻底更新思想观念,以“导读”替代灌输,以“诵读”替代僵化的分析,以“巧练”替代机械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现时每个教师记得最清的一句话,但是如何让学生的阅读真正彰显出“个性”的光彩呢?这将是我们一直为之不断探讨的话题。本节课上,培养学生在给课文批注时丰富和激发个体的独特感受——于有感处思绪万千,于简单处畅谈所见,于困惑处深入思维,于关键处反复推敲.于领悟处体会一得。微微俯身后聆听“花开花语”,琅琅书声中闻到“四溢芳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