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社会是一个许多诗人都高呼生不逢时的时代,诗歌处于物欲横流的高楼之下已少有人问津,曾经辉煌至极的文学主流如今已经陷入边缘的境地。在当下这种社会文化背景的大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对新诗的兴趣,而作为中华民族诗歌延续的新诗,可能终将因诗坛"失血"过多而呈现一派衰亡景象。因而培养当代中学生对新诗的兴趣,就成为为新诗诗坛增添活力、注入新鲜力量的必要手段了。下面就如何培养当代中学生新诗兴趣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未,中国文学如一棵苍翠劲拔的大树,蔚为壮观。许多方面的成果令人振奋和欣慰。但是,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面对一种尴尬的处境:中国当代新诗的处境。中国新诗诗坛上,表演似乎很精彩,像西川在《我们的处境》中认为:“中国当代诗歌已经取得的成就远远高于‘五四’以来任何一个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有多少人心里不明白:新诗的读者日寡。台上有人舞,台上有人歌,而台下呢?无人!有人,也是背对着的!中国当代新诗正徘徊于低谷幽涧。就目前而言,其发展是不景气的,其成就也是微渺的。当代新话诗坛孤独而平淡地旋转着,少有…  相似文献   

3.
青春是创作诗歌的黄金时光,写诗,合乎中学生的天性。当前,很多中学生对新诗有着一定的兴趣,但对新诗又缺少必要的了解,对新诗只能“爱”而远之。中学生对新诗的困惑主要有两点:一是读不懂,读不出诗句的言外之意和深层含义;二是不会写,写出来的就像分行的散文,没有余味。  相似文献   

4.
苗雨时是新时期河北诗坛重要的诗歌理论家。30多年来,他追踪新诗潮,创构生命与符号诗学,撰写河北当代诗歌史,探索诗歌现代性的艺术构成,培养了大批青年诗人,为河北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当代诗歌经过八十年代前后的大繁荣之后,进入了较为寂寞的时期。当前诗坛的现状是:多元格局,无序竞争,沉寂与热闹同在,危机与希望并存。为此,新诗走出当代困境的关键在于提高新诗自身的质量,而提高新诗质量的关键又在于提高诗人的品位、学识。  相似文献   

6.
在现当代诗坛,牛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在校园中,因为牛汉先生的三篇诗文入选人教版教材,而在中学生中间有着无数的知音。作为诗歌爱好者,我很早就接触过牛汉创作的新诗,他的那种外在虽然质朴、纯洁,内里却深藏火热的诗句无不感动着我。我喜欢这样的诗歌,也仰慕写这样诗歌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终于见到了心仪的诗人。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诗歌体理论笼而统之地讲诗歌的“抒情性”,“音乐性”和“意境”。这些体特点基本上是从中国古代诗歌和浪漫主义新诗中总结出来的。而运用不同创作方法创作的新诗和不同形式的新诗在抒情性和音乐性上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也不一定都有意境。偏执于一个方面容易导致理论的片面性。当今中国诗坛,学习借鉴现代派诗歌艺术手法的意象诗已经占据了主流地位,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纠正对诗歌体特点的片面性理解。  相似文献   

8.
谢冕从一九五八年读书时参加《新诗发展概况》的编写起,就一直专门从事被某些人认为浅薄的、学术价值不大的新诗评论工作。屈指一算,他写新诗评论已二十余年,先后出版了《湖岸诗评》(1980年7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书简》(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论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共和国的星光》,也即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我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中,在帮助读者提高诗歌欣赏写作能力方面,谢冕无疑付出了自己辛勤的劳动。特别是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艳阳似锦,百花迎春的季节,谢冕紧紧追踪当代诗歌发展的步伐,睁大着探索的眼睛凝视诗坛的动向,以活跃的姿态出现  相似文献   

9.
狂热之后是深沉。新诗和我们共和国一样,在不断否定中迈动着沉重而有力的脚步。新诗从天安门诗歌起步,经过夏天的狂热,进入秋天的成熟,以艰苦而诚挚的探索告别了激情时代,以崭新的姿态——异乎寻常的冷峻和陌生(逻辑阵容的被打破,形式上的不合规范、意象的跳跃、碰撞等等)出现在当代诗坛,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新诗的意象化,诗坛上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诗歌尤其是新诗教育显得越发重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培养中学生的新诗阅读和学习兴趣,并学会欣赏新诗,这对于中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提升人文素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志摩在中国诗坛的历史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给中国诗坛带来了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对新诗自由精神的呼唤,一是对新诗美学境界的拓展。而谈徐志摩诗歌经典化的曲折、反复的过程,则是对徐志摩在中国诗坛位置的再确认。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前后,信阳诗歌队伍逐渐成为活跃在中国诗坛上的一支生力军,许多诗评家、学者常常以“信阳诗歌方阵”名之。信阳诗歌的地域性特点与整个中国诗坛是良性互动的关系,探讨“信阳诗歌方阵”的诗歌特征及繁荣原因为中国当代新诗的低迷状态寻找借鉴大有裨益。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四个方面概述了信阳诗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70后”代表诗人刘春同时还是一位待评家,近些年他逐渐展现出一个诗人对当代新诗史的个人化叙述。这种个人化首先体现为他在叙述新诗史时力图使历史“场景化”,试图使人“回到”历史场景之中理解当代诗歌;其次是他始终坚持诗的抒情品性,以个人的感受谈论当代诗坛的“人与诗”、“词与物”,使当代诗歌批评具有一种“原生态”特色。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是迷惘的年代,又是思想文化复兴的时期。诗坛打破了建国以来单调的一统局面,出现了多种风格、流派同时并存的趋势。1980年带着强烈现代主义特色的新诗潮正式出现在中国诗坛,这种对于当代诗歌规范表现出较多叛逆特征,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审美倾向的诗歌潮流,使新诗迈出了崛起性的一步,标志着我国诗歌全面生长的新开始。朦胧诗是这股新诗潮的第一个浪头,朦胧诗人们以深邃的反思和痛心的呐喊道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点燃了无数青年心中的文学圣火。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诗自发轫起便饱受西方各种诗歌美学思想、诗歌思潮、诗歌创作技巧的洗礼,中诗西化严重削弱了中国古典主义诗歌审美传统的历史地位。时至当下,诗坛喧嚣浮躁的镜像反射了诗歌美学走向非理性的狂欢化时代,传统诗意岌岌可危。对中国当代禅思诗歌审美上主动回归本土之解读,对当下艰难的诗、禅圆融态势之探析,更兼以对当代禅思诗歌发生的功用之阐释,不仅有助于匡扶当代诗歌趋于理性风向,亦有助于禅宗美学思想的当代传承与流变。  相似文献   

16.
刘延陵是五四时期的著名白话诗人。在新诗创作、外国诗歌译介、新诗园地开拓、青年诗人培植诸方面均有积极贡献。五四时期和30年代的诗作,以其内容的新颖和风格的别致,在新诗坛产生过广泛影响。文章对刘延陵的新诗创作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依据信件、访问和史料对其生平作了真实记录,纠正了某些模糊不清的记述(如留学的国度、时间等),全面展现诗人在中国新诗坛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7.
第三代诗以反叛袭环的姿态登上中国当代诗坛,在诗歌理念与创作实践上追书一种特异的诗美风格:即生命与语言的本体同构性。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第三代诗的艺术革新价值,肯定了它在推动当代新诗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历史性作用及地位。  相似文献   

18.
马凌燕 《甘肃教育》2007,(12S):24-24
新诗的教法.就步骤而言,可以先学理论,再学诗歌。如,可引导学生先学习朱光潜的文章《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诗歌是语言的精粹,举例说明“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底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这句话的真正涵义。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诗歌。从而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施甜甜 《文教资料》2012,(15):39-40
审美能力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新诗教学能从朗读、理解、创作等多方面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结合初中教材中的新诗,具体分析,提出了通过新诗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赋予新诗新的意义,而且能激发学生在诗歌方面的潜能,使他们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更具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20.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中国当代诗坛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海子死前两个月的作品,很多读者认识海子也大多是从这首诗歌开始的。在这首诗歌中,诗人展示了各种幸福观,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