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片断     
《小学生》2009,(8):58-58
孩子的真理 一位年轻的教师刚堵她班里的一个小男孩讲完羊的故事,悦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明白了吧,”她说,“如果这只羊老实,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狼吃掉,对吗?””对,老师。”小男孩回答道:“但它以后就被我们吃掉了。”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真理     
一位年轻的教师刚给班里的学生讲完羊的故事,说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然后她说":孩子们,明白了吧?如果这只羊老实,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狼吃掉了,你们说对吗?""对,老师。可是,"一个小男孩回答,"它以后会被我们吃掉的。"  相似文献   

3.
一位年轻的教师刚给她班里的一个小男孩讲完羊的故事,说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明白了吧,”她说,“如果这只羊老实,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狼吃掉,对吗?”  相似文献   

4.
被吃掉     
小猫 《家长》2004,(Z1)
我给儿子讲故事,说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明白了吧,”我说,“如果这只羊老实,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狼吃掉。”儿子天真地说:“它就是不被狼吃掉也要被我们吃掉啊。”被吃掉@小猫  相似文献   

5.
笑话4则     
孩子们的真理一位年轻的教师刚给她班里的一个小男孩讲完羊的故事,说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明白了吧,她说,如果这只羊老实,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狼吃掉,对吗?对,老师。小男孩回答道:但它以后就被我们吃掉了。屋子朝西老师:暑假里你什么时候起床?男孩:当第一缕阳光射进我的窗户时,我就起床。老师:那不是太早了吗?男孩:噢,我的屋子是朝西的。  相似文献   

6.
开心果     
《小读者》2005,(9)
孩子的真理一位年轻的教师刚给她班里的一个小男孩讲完羊的故事,说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明白了吧,”她说,“如果这只羊老实,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狼吃掉,对吗?”“对,老师。”小男孩回答道:“但它以后就被我们吃掉了。”并非同行护士为患者注射完毕,问道:“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患者回答说:和你一样。”护士感到十分惊喜:噢,那么说咱们是同行了。”“不!”患者赶忙解释,咱们是同工种不同行。”“为什么?”护士疑惑不解。“我是钉鞋的。”母亲的骄傲彼得在学校里没考好,他的母亲对此很生气。“去年,我很为你感到骄傲,因为你…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真理     
《小学生》2004,(Z2)
一位年轻的老师给班里的学生讲羊的故事,说有一只羊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  相似文献   

8.
真理     
吉姆给哈克讲了一个有关羊的故: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狠吃掉口〕事了 “明白了吧P”吉姆说,“如果这只羊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狠吃掉了,对吧?!’“对,吉姆。”哈克回答道,“但它以后会被我们吃掉的。”真理@乾华~~  相似文献   

9.
《狼和小羊》是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一则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狼的故事。尽管小羊把狼驳得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但蛮不讲理的狼仍然向小羊身上扑去。   预习这篇课文时,有一个学生向老师问道:“老师,小羊到底被狼吃掉了没有 ?”还没有等老师回答,一位小男生抢着回答道:“狼那么凶狠,小羊当然被吃掉了。”另一位男生反驳道:“书上又没有说小羊被狼吃掉了,你咋知道的 ?我说小羊跑掉了。”班里顿时热闹起来,分成了“两大派”,一派说小羊弱小、善良,只能成为狼的一顿美餐;另一派说小羊虽善良…  相似文献   

10.
一一位退休老人去日本旅游,看见几个孩子在玩一个叫《生存》的游戏。那是几副卡片,上面分别印有虎、狼、狗、羊、鸡、猎人的图案。三个孩子各拿一副出牌,规则是虎能通吃,两个猎人可打死一只老虎,一个猎人可打死一只狼,两只狼可吃掉一个猎人。老人在观看过程中发现,当孩子手里的虎和狼都灭亡后,一只羊就能吃掉一只狗。他不解,就问孩子,羊怎么能吃掉狗呢?孩子们认真地说:“因为虎和狼没有了,狗没什么可怕的了,处在一种安逸放松享乐的状态中,此时不但一只羊能吃掉它,两只鸡在一起都能消灭它。”阅读上面材料,就“虎、狼与狗”这个话题,任选一个…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小朋友:父母给你们讲“狼来了”的故事,却发现你们冒着“被狼吃掉”的危险说谎。父母为此痛心,可为什么还是说谎呢? 去网吧被发现,老师盘问我,我顶不住就说实话供出同伴,结果成了众矢之的。现在我们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宁可说谎也不出卖朋友。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机警     
教学的机警是教学艺术之一。所谓机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因势利导,遇有特殊情况,能灵活地给以正确解决,从而完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次,一位二年级老师在《狼和小羊》的总结课上,向孩子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羊后来会不会被狼吃掉?这位老师提问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孩子说出小羊后来还是被狼吃了,从而突出狼的狡猾和凶残。可是孩子的回答竟然出乎她的意料。有的说:“小羊没有被狼吃掉。当狼扑过来捉小羊时,正巧撞在石头上,摔断了腿。这时,小羊就逃走了。”有的说:“小羊拼命地叫,猎人听到叫声连忙赶来,把恶狼打死,小…  相似文献   

13.
吴学荣 《贵州教育》2007,(16):12-13
任何一个牧羊者,在放牧的过程中,总是用他那一根牧鞭时刻关注着他的每一只羊,如果哪一只羊脱离羊群,就有被丢失或被狼吃掉的危险,为了避免羊的丢失或被狼吃掉的厄运,牧羊者将会用他的牧鞭敲打即将脱离羊群的羊或在羊群中最落后的那只羊,使它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着,这就是牧羊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一样被吃     
老师在课堂上给全班同学讲小羊与大灰狼的故事。说的是一只小羊因为贪玩脱离了羊群,结果被大灰狼吃了。老师问学生:“如果小羊羔老老实实呆在羊群里,不离开集体,它就不会被狼吃掉,你说对吗?”学生回答:“当然对。不过,我想,结果都一样,小羊羔不被大灰狼吃掉,那就被我们吃掉。”一样被吃$湖北省洪湖市第一中学@小翅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只羊被狼逼到了悬崖边。"羊啊,你无路可逃了,来吧,让我把你吃掉吧。"狼对绝境中的羊说。羊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悬崖,毫无惧色地对狼说:"我就是跳崖而死,也不会让你吃掉。"说完,羊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一只羊被狼逼到了悬崖边。"羊啊,你无路可逃了,来吧,让我把你吃掉吧。"狼对绝境中的羊说。羊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万丈深渊,吓得两腿发软,于是跪地求饶:"狼爷爷,你放过我吧!只要你放过我,我给你做牛做马都  相似文献   

16.
一位退休老人去日本旅游,看到几个孩子在玩一个叫做《生存》的游戏,那是几副卡片,上面分别印有老虎、狼、狗、羊、鸡、猎人等图案,三个孩子各拿一副,暗自出牌。规则是,虎能通吃,但两个猎人碰一块儿可以打死一只老虎,一个猎人能打死一只狼,两只狼碰一起可以吃掉一个猎人。老人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当每个孩子手里的虎和狼都灭亡后,一只羊就能吃掉一只狗。他有些不解,便问孩子们,羊怎么能吃掉狗呢?孩子们认真地说:“因为虎和狼没有了,狗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它正处在一种安逸和放松的享乐状态中,此时不但一只羊能吃掉它,两只鸡碰在一起都能将它消…  相似文献   

17.
“动物园里的狼,眼睛会发光,它眼睛一闪人就被吃掉了。”“老师,我最恐惧水,水会把我吸进去的。”‘戬很怕我家的窗帘,晚上一闪一闪地好像妖怪会把我吃掉。”‘钺妈妈属老虎的,我最怕她了,她比老虎还凶。”‘‘我电影里看到的恐龙,很大很大,连路都挤不下,嘴巴很大,很恐怖的,一口就被吃掉了。”  相似文献   

18.
笑一笑     
被谁吃掉妈妈给孩子讲故事,说有一只羊因为离开羊群被吃掉了。“孩子,你想想看!”妈妈拍着孩子的头说,“假如这只羊老老实实地和大家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笔者听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学生阅读《狼和小羊》,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颇令人思考。这篇文章最后写道: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老师温和地问学生:结果怎么样了呢?一个学生说:“正在这危险时时刻,从远处赶来一个猎人,一枪把狼打死了。”老师的微笑消失了。又一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用力过猛,碰在石头上撞死了。”老师的脸涨红了,还有一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掉在它前面的陷井里摔死了。”这位老师变得烦躁不安了。很显然,这些学生的答案与老师的理解(或教学设计)不相符合。其时还有许多学生要求发言,但老师再没有给学生机会,只是告诉学生: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狼吃掉了,这是唯一的结果。对于老师这个结论,当时多数学生不同意,有的还站起来反驳老师:“不,小羊没有死,书上没有写小羊死。”但老师最终还是以小羊被吃作为结语。  相似文献   

20.
《狼和小羊》是选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的一则寓言。讲的是狠为了吃小羊,故意找喳地,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狼的故事。尽管小羊把狼驳得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但狼还是蛮不讲理地向小羊扑去。课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狼不想再争辩了,排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的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学完这篇课文后,有~个学生向老师问道:“老师,小羊到底被狼吃掉了没了?”还没有等老师做出回答,一位小男孩抢着回答道:“狼那么凶狠,当然小羊被吃掉了。”另一位男孩反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