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乘法的认识》。教学目标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合理列出算式。会根据乘法的意义 ,解决简单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引入乘法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片段一、导入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生 :喜欢 !师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体育馆去参观 ,请同学们一起看屏幕。你知道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锻炼身体吗 ?(电脑显示一个共有 3排、每排有4个人的图画 )生 :共有 1 2个人。二、新授1 师 :同学们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其它同学听一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师 …  相似文献   

2.
康立军 《山东教育》2004,(10):44-44
片断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王兵)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  相似文献   

3.
教学案例 (1)故事引入,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看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曹冲称象的一幅插图,谁能说说曹冲是怎样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渗透转化思想。)学生讨论回答。 师:那么,要求铺设草坪需要多少费用,有困难吗? 生:有,平行四边形面积不会求。 师:是呀,平行四边形面积该怎样求呢?  相似文献   

4.
李宏 《湖南教育》2005,(10):38-3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淘气的小客人,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大家猜猜看。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猜想。师: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好吗?(出示三只形态各异的小猴吃桃的图片,小朋友们看着图片开心地笑了)师:大家为什么都开心地笑了呢?我想知道,能告诉我吗?(学生说出笑的原因)二、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师:大家说了这么多笑的原因都有道理。有些小朋友猜测小猴是因为吃桃子的个数不一样而出现形态各异让人发笑的表情,还真让你们猜中了。但它们分别吃了几个呢?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表情呢?你们猜猜看。学生猜…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2页~第83页"点阵中的规律"。教学过程一、新课序曲师:国庆节哪些同学去北京玩啦?想逛逛天安门广场吗?(想)师:请看。(课件配乐播放1996年到2013年天安门大型花坛的图像)师:真要感谢设计师给我们设计了这些千姿百态的花坛,你们知道设计师在图纸上是怎样画图的吗?(引导学生作答"画点",课件出示下列点阵图)师: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点,早在2300多年前,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古希腊数学家,  相似文献   

6.
片段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您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岁,你能…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录]1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师 :(板书42÷2)42÷2等于多少 ?(学生纷纷举手 ,师指名回答。 )生 :等于21。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40÷2=20,2÷2=1 ,20+1=21。师 :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表示没有 )如果要用竖式来计算这道题目 ,你们打算怎么列 ?试试看。2 .探索材料 ,教学新课师 :你们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 ,实物投影仪演示。 )生 :生 :师 :还有其它方法吗 ?(学生表示没有 )比较一下 ,你喜欢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生 :喜欢第一种 ,因为简单 ,竖式可以短一些。生 :我也喜欢第一种 ,本子还可以…  相似文献   

8.
课堂回放一(教师A):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同学们为了布置教室,买来了漂亮的绸带.(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图,如下图)3/10米 师: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小芳所用的米数吗?(学生在练习纸上涂色) 师:做3朵绸花一共用了多少米绸带?你能列式表示吗? 生:9/10.(教师的第二个问题还没问完,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你们会列出算式吗?(教师依然按照教学预案进行) 生1:3/10×3. 生2:3/10+3/10+3/10. 师:你能算出3/10×3的结果是多少吗?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一年级上64页~65页。片断一:情境感知,初识加法师:昨天,我们根据这幅主题图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现在,请你根据这幅主题图提一些求“谁和谁一共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生:苹果和梨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师:能列出算式吗?生:4+5=9。(师板书:4+5=9)师:算式中的“5”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生:5”代表有5个苹果,4”代表有4个梨。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松鼠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师:这个问题是用加法解决的吗?生:(齐)是。师: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荷叶上有几只青蛙?跳下水的有几只?一共有几只青…  相似文献   

10.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左右”的一个教学片段为(课前老师组织学生听由电脑领唱的儿歌《小星星》,送每个学生一颗小星星)师:小朋友们,《小星星》的歌好听吗?(好听!)你们喜欢小星星吗?(喜欢!)老师也非常喜欢!我们一起把小星星贴在自己右手的手背上,好吗? (学生进行贴小星星活动时,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师:你的小星星贴在你的哪只手上?  相似文献   

11.
陈晶 《四川教育》2005,(1):44-44
教法一:师:学具盒里有小棒,你能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吗? 生:1、2、3……一共有12根。 师:看看小叮当是如何数的?(电脑动画示范:1、2、3、4……)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录一:教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问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3节中描写雪松的语句进行教学。师: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读书)生:老师,我觉得雪松很聪明,它不断地弯,再反弹。师:你还能读出什么?(学生再读)生:雪松不断地反弹,反复地……师:你觉得雪松有什么特点?生:不怕困难。生:雪松很有力量。师:你们再读读,不要放过每一个词。大雪压雪松,它会怎么想呢?相信你们还会有别的发现?(学生又一次读书)生:老师,雪松太了不起了,它不断地反弹。它是想先退一…  相似文献   

13.
一、平等交流,促使主动学习《求平均数问题》教学片段师:第一次来咱们班上课,你们愿意和老师交个朋友吗?说说你叫什么名字?现在有多高?(学生个别汇报)师:同学们有高有矮,谁能说说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这时,教师故意找出班上最  相似文献   

14.
师 :同学们 ,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生 :热爱。师 :那你知道祖国名字的全称吗?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师 :简称呢?生 :中国。师 :我国的国旗是什么?生 :五星红旗。师 :国旗上有几颗五角星?生 :5颗。师 :1颗五角星5个角 ,5颗五角星几个角?生 :列式为 :5 5 5 5 5=25(个)。师 :老师的解法与你们不同 ,用一句口诀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角 ,即“五五二十五”。师 :同学们 ,你们说谁的算法好?生 :老师的算法好。师 :你们想学老师的这种算法吗?生 :想学。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5的乘法口诀。评…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页~65页。【教学过程】一、以旧导新,激发内需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想知道是谁吗?(学生齐声说:想!)课件出示:师:你能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吗?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马上按照边的不同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16.
案例1师:今天顾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你们对我的印象如何?生:很好。师:你还想对老师有更深的了解吗?生:想。师:你们能猜出我的年龄吗?提示一下:顾老师的年龄能被4整除。生1:24岁。师:你的猜测真让我高兴,如果时光能倒流那该多好啊!好了,继续猜!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一:多媒体显示一幅秋收图: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正在田里收获萝卜。师:小朋友,收获的季节到了,看!小兔子们正在田里拔萝卜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多媒体播放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拔萝卜的动画)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各拔了多少个萝卜吗?生:想!(多媒体播放三只兔子拔萝卜的动画。播放速度较快)生:(大部分)太快了,我们还没记住。(多媒体第二次演示拔萝卜的动画。播放速度较慢)师:记清了吗?生:(大部分)还是有点快,老师还能再慢一些吗?(多媒体第三次演示拔萝卜的动画。播放速度最慢)师:记清了吗?生:老师,能不…  相似文献   

18.
一、对话导入师:小朋友们,初次见面,我们认识一下好吗?生:好!师:我想知道,你们来自哪所学校?(生作答)师:我还想知道,你的尊姓大名?(生作答)师:我更希望了解,你们一家人的业余生活。  相似文献   

19.
教师出示画面:每盒彩笔 24支, 3盒有多少支 ?让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   师: (出示画面 )把 3盒变为 13盒共有多少支 ?请大家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列算式 )  师: 24× 13的乘数是几位数 ?  生:两位数 (教师板书课题: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  师: 24× 13=?你们会计算吗 ?(有学生举手发 言回答: )  师:刚才计算 3盒得到 72支,现在是 13盒了,怎么才 52支呢 ?  [评:导入阶段通过准备与揭题两个环节为学生学习新课在计算及列式思路上作了铺垫;提问学生“ 24× 13=?你们会计算吗 ?”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40页例1练习十五1-4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口答.)(1)商店有3箱葡萄,每箱葡萄重9公斤,一共有葡萄多少公斤?(2)商店原有葡萄18公斤,又运来葡萄27公斤,一共有葡萄多少公斤?(3)小明有4盒蜡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蜡笔?(4)小青有15支蜡笔,小明有40支蜡笔 小明和小青一共有多少支蜡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