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或称挫折感。挫折对个人构成情绪上的打击与威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孤独感与愧疚感的增加,使人产生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体验。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挫折情境,就是使个体活动受到阻碍的环境、对象、情境;二是指挫折感受,就是个体活动受阻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2.
陈丽遇到了挫折,在心理上产生了压力.挫折通常是指,个体在不利的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个体在挫折情境下的挫折感.压力则是指,个体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面临一定的生活事件和情境所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它可以导致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也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两者关系密切。挫折情境导致挫折感受。挫折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包括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幼小的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遭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挫折承受力则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有无摆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挫折承受力的调查与思考张太华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遭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挫折承受力则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有无摆脱其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挫折是指一个人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是人生普遍会遇到的一种挫败情境,人的一生中随时都可能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首先带给人的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体验下,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会奋发继续努力。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认知和心理发展条件得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对挫折做出正确积极的归因,导致对自己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两者关系密切。挫折情境导致挫折感受。挫折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包括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他想要玩具,妈妈却把它收起来了;或者他想吃肯德基,妈妈不允许,这些都可能导致他有受挫折的感受。面对挫折时,年幼的孩子通常是以哭闹或发脾气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心理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受到阻碍干扰,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反应。幼儿受到挫折后,可能会产生冷漠呆滞、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甚至失去信心等情绪反应。有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爱,参加游戏或其他活动未能如愿,就采用捣蛋行为,寻衅肇事,以抒发内心的郁闷,求得心理平衡。有的孩子受到挫折后,往往将愤  相似文献   

9.
一、挫折与抗挫折能力在心理学上,当个体在实现行为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致使行动受阻、目标不能实现时,称之为受到挫折。日本教育学家大桥正夫认为:"由于某种情形而使需要的满足处于受阻或中断状态,叫做挫折。"《心理学词典》对挫折做了如下的解释:"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活动的客观情景。"综上所述,挫折的产生与个体在活动中遇到的某种障碍有关,同时是与人的目的行为有关的一种特殊状态。通过调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挫折"挫折"一词,《辞海》解释为"失利、挫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失败、失利";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阻碍和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景。"人的行为总是有一定的目标,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条件变化多端,个人往往难以控制。因此,人的行为目标有可能顺利达到,也有可能受到阻力,  相似文献   

11.
挫折是指一个人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是人生普遍会遇到的一种挫败情境。人的一生中随时都可能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首先带给人的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体验下,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会奋发继续努力。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认知和心理发展条件的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对挫折做出正确积极的归因,导致对自己的认识片面、偏激,不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李庆莲 《班主任》2023,(12):47-50
<正>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何积极看待及应对困境与挫折,是青春期学生需要修炼的一门功课。一、认识挫折及挫折应对方式1.认识挫折挫折,心理学是指个体在追求某个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或阻碍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挫折情境,二是挫折认知,三是挫折反应。  相似文献   

13.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挫折感容易发生在那些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软弱、独立性差、个性发展有偏差的人身上。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些困境,教孩子独自去面对,去战胜,让孩子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 (一)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 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成人常常替…  相似文献   

14.
一、挫折心理挫折一词在心理学中是指主体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而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引起挫折的原因很多,总体可分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类。主观原因表现为主体的目标期望值高于现实值,而主体的能力又不足以实现这过高的期望。客观原因包括外界  相似文献   

15.
挫折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心里学研究认为,挫折主要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者干扰而导致个体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反应和紧张状态。个体对挫折的主观心理感受称为挫折感。  相似文献   

16.
择业挫折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和体验。择业挫折同其他挫折一样,包括择业挫折情境、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认识三个方面的涵义,三者中择业挫折认识,即对择业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最为重要。对于同样的择业挫折情境,不同的择业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择业挫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择业时由于知识缺乏、能力缺乏、经验缺乏、物资缺乏而产生缺乏挫折;另一种是由于在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而产生的阻碍挫折,这种阻碍可能是物质性的,也可能是观念性、社会性的。  相似文献   

17.
[活动思路] 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8.
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大学生也不例外.特殊的是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期,世界观、人生观逐渐的定型,这个时期遇到挫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大学生的心理挫折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处理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谈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殿录 《教育探索》2005,(10):103-105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挫折情境时经受的打击和压力,是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承受能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因此挫折承受力较低的人,几经挫折之后,容易失去人格的整体性,甚至会出现人格扭曲,产生行为失常和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20.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挫折感。从挫折本身来说,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给人们带来痛苦和不幸,带来各种压力,甚至让人难以承受;但另一方面它又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强起来,甚至产生一种超越自身潜力的智慧。挫折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学生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练,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排解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