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圯 《人民教育》2020,(3):128-128
学生“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一书的作者曾跟随佐藤学教授参与了日本对其核心理念的改革实践,其中蕴含着共享、协作、互助精神的学习共同体理念,对21世纪各国学校的课程改革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是围绕着科学家们所建立起来的学科而展开的,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是以“科学共同体”的方式开展的,“科学共同体”的本质是共同体中的科学家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同行受益;所有科学家经常共同讨论、交流某项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因此,借鉴科学共同体的思想来重构学习的过程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对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建构过程开展了一定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Web2.0改革了传统的学习方式,Web2.0不仅支持协作学习、分布式学习还有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web2.0时代的教育教学对教师和学习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吴旦 《教师博览》2023,(30):34-35
“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体操作方法是置身于语文教育的大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实践中教师和家长要相互配合,以共同的教学目标为纽带,对学习者实施共同教育,发现和解决学习者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习者获取知识、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5.
顶岗实习生在农村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必然会迅速提升其教学实践水平。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本土教师、农村教育硕士和顶岗实习生形成农村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在农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保障。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农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专业发展中,需要转变农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观念。基于农村课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可以丰富、活化农村学习共同体对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理解,从而改变农村学生的单一学习结构。在农村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有不同的途径,可以采用多样的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下化学教师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军 《考试周刊》2009,(27):20-20
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重要的环节。课改对我们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新课改内容概括起来为“三破三立”:破“我传授.你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立“教师领航、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破“学生等靠要”的学习方式,立“自觉-主动-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破“只关注结果的甄别性”评价方式,立“过程结果的发展性”评价方式。为此,一线教师首先要有以下“三种改变”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前 ,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 ,全国自上而下都开展得轰轰烈烈 ,仿佛一夜之间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这个白发苍苍的古老命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崭新的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彻底封杀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中 ,教师却遇到了种种问题和困惑。例如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是否就不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个体自身的独立作用如何体现 ?主张探究学习 ,教师是否就不能采…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末,终身教育思想逐渐成熟,并提出建立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这一理念推动着各国教育的发展。终身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是唯一教育手段的模式,使学习的空间得到广泛的扩展。终身教育的发展呼唤学校和家庭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建立学习共同体。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变革和教育的改革,人们对学习高度的关注,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也随之越来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倡导“课程即生命历程”的理念。教育与课程实施作为一种生活,它既不是学生单独生活,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他们在这个生活中组成一个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成员他们在教育和课程的实施中生活,实现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必须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改革共同体既是共享改革愿景的价值共同体,又是积极开拓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的学科共同体、崇尚“教学学术”的学术共同体,亦是倾心合作的专业学习与发展共同体。重塑教师教育文化是创建教师教育改革共同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了群体动力学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共同体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共同体的实现方式,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呼唤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呼唤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既是变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必须摸着石头过河,今后怎样才能巩固改革成果,走山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呢?笔者认为: 一、吃透传统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不等于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理论,我们摒弃的是传统教学中不合时宜的陈旧的教学形式,而“因材施教”、“文道统一”等教育原则是永远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共同体”指的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其成员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作为教师主动研究的平台出现的学习共同体,是由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构成的学研一体的组织。“多元、多层次的学习共同体”既是异质组合,又具有相似性:即以解决学校层面的课堂教学问题为目标指向,在此基础上实现学习共同体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新的教育理念和现实的差异带来了众多问题。研究解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问题成为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运用以往方法和手段却很难很好地解决问题。对此,我们只能回到教育的具体情境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观念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建构;学校不再是“教育工厂”,而是“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陈旧课程(教材)的“传声筒”,而是“反思性实践”,特别是在推行综合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校课程和倡导研究性学习及选修课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固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因此,教师需要重新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挑战传统,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世界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革命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重转变,而“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就是在课堂教学发生多重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日本学者佐藤学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外国学者之一。但不难发现,“学习共同体”理念其实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并未跳脱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的相关理念。由此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研究,梳理、分析杜威和佐藤学文本语境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发掘两者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的一脉相承之处。最后,基于以上对两者课堂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分析以及学界的定义,归纳总结出符合当代语境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际上流行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发展”的学校改革思想。但由于人们广泛地使用“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这个词来描述教育领域中的不同教育群体,如学校委员会、高校院(系)、学区、教育部(局)、教育专业组织等,一些专业人员担心它不分场合的使用有可能会使人们只能肤浅地理解其表面意义而忽略其深刻内涵,造成实施“专业学习共同体”学校改革的失败,并步入一个怪圈:最初是对改革的狂热,造成基础概念的混淆;接下来是改革中出现不可避免的难题;最后改革失败,难以实现期望的结果,最终放弃改革;满怀信心地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如何避免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思想步入上述怪圈,教育专家认为,只有批判地反思其价值内涵,挖掘其核心原理,研讨其扎根于学校文化的相关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其专业性,才能通过这种共同体,提高学校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教师较少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思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构建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既反映了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共同价值追求,又呼吁当今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精神与文化危机”问题,启示我们从教育视角反思当代道德教育的本质内涵与基本遵循。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刻论述揭示共同体精神的理论之基,从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新时代的具体要求论述共同体精神的历史传承,并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再现共同体精神的显现方式,最后以共同体精神构建新时代道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新挑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重新认识确立自己的角色内涵,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引导,形成“教”与“学”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学习是社会参与”为教学隐喻的学习共同体成为教育领域新的诉求.为了探讨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英语教学实践,并运用测试和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能被学生普遍接受.该研究结果是学习共同体运用的良好例证,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民间的草根式生长的学习群体,人类历史可考的最早的学习现象可溯源于此。在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区学习共同体重新勃发生机。正是借助于对"社区""学习""共同体"三个基本概念原始定义及相互关系的探析,让我们认识到社区学习共同体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蓬勃的内在生命力。在原始的共同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以契约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是以直接的相互肯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是人的天性,学习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社区是"国"与"家"的天然纽带,属于社区居民心灵生活相互关系的"生态位",并非指单纯的行政区划或有着物理边界的小区空间。社区"生态位"的优化,有赖于社区居民的共同学习行为,而社区居民的共同学习行为有赖于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