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几种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基于灰色理论的模型具有现实性、准确性、实用性。变形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数据的获取,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变形产生的原因、对变形的预测预报。文章介绍变形数据处理时常用的多元回归分析、矿山地面变形预报模型、灰色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2.
大坝变形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间相互关系复杂,变形监测预测的准确性对大坝安全评估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大坝变形监测的预报方法:回归分析法、有限元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卡尔曼滤波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系统论方法,并进行了简单评述。随着监测数据获取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展,上述各种方法的组合在预报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模型和误差动态修订相结合的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报方法。通过对张北单晶河某风电场70m测风塔2017年1-3月逐15min风速数据分析,发现该方法在风速短期预报中效果明显:对未来单步和4步风速预测中,与实测值相关性分别为0.9和0.8,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8m/s和1.3m/s,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m/s和1.8m/s,预报结果较为理想,随预报步数的增加,预报误差逐渐增大。结果表明,新的预报方法是一种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风电场风速短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并以教学数据为例,介绍了教学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设计方案,以及在分析处理过程中数据转换问题的处理方法和联机分析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大量涌现。受各种因素影响,建筑物会产生不同程度变形,若超出一定限度,会影响到建筑物自身或使用者的安全。因此,对工程构筑物进行及时的监测,并准确地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尤为重要。由于观测数据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粗差,对变形监测数据中的粗差进行定位、剔除,是提高数据质量、进行有效数据分析的关键。本文在工程实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预测模型对粗差进行定位和剔除的方法。实验基于实测的基坑沉降监测数据进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很好的抗粗差性,能够精确定位和剔除粗差。从剔除效果来看,支持向量机模型剔除粗差的精度较传统方法更高,在变形监测数据粗差剔除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通过云阳滑坡划分结果,结合滑坡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块体之间变形模型参数的差异揭示块体变形状态、变形原理和变形趋势,并为有关的应用部门进行滑坡机理探讨、稳定性评价和时空预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变形监测是工程项目建设以及运营管理阶段的重要内容,运用科学的监测手段以及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准确的对工程建(构)筑进行变形分析和预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变形监测会产生大批量的监测数据,为了能够直观、科学的分析和管理,开发并建立一套监测管理系统甚为重要,本文以VB语言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开发了基于VB的建筑物沉降监测管理系统,为教学和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桥接模式是软件开发中经常应用到的设计模式,它将软件的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以铁路沉降变形数据分析处理为例,详细介绍桥接模式的概念、使用场合及其效果,给出.Net环境下运用桥接模式实现铁路变形数据处理分析的实例,并对桥接模式在实例中的应用代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将GRAPES模式通过嵌套降尺度、垂直网格加密等精细化处理手段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优选,为华南沿海风电场提供精细风场预报。气象模式分别采用6km×6km和1km×1km水平分辨率,并配置不同分辨率的地形和下垫面资料。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分别采用GRAPES自带的MRF方案和MYJ方案针对不同天气类型进行预报。将预报结果与测风塔同期观测资料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并结合较精细的地形和下垫面资料,能有效提高风速的预报精度;通过精细化处理,GRAPES模式对风力发电的各风速段预报效果都有明显改善;模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选取与地形、主导风向和大气稳定度的配置密切相关,通过对天气形势的预判断和集合预报结果的后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风速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城口—万源快速通道石塘隧道开挖情况,建立了隧道开挖有限元模型,对拱顶下沉、隧道周边水平收敛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法,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为现场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基于监控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出了隧道初期支护变形规律,对指导隧道安全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20)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彻底颠覆人类对数据以及数据之间关系的认识。在地震检测预报领域,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提高地震检测预报的准确性,促进全球地震数据的融合并变革地震检测预报方式方法。在这样的趋势下,创新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管理机制,培养地震监测数据分析领域的专业人才,深入挖掘历史数据价值是现阶段最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区域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挑战。建立我国自己的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式,通过各类预报方法与手段相结合,对细颗粒物、臭氧等大气污染物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污染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和预警,是当前城市及区域灰霾等大气污染协同控制与治理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灰色理论适用于处理"贫信息,不确定"的系统问题,以沪昆铁路线黄家院隧道为研究对象,对该隧道开挖过程中一标段的围岩变形进行观测。并通过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围岩变形数据进行处理,预测隧道变形情况。与实际隧道变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对隧道变形的预测方法可为相同地质条件隧道开挖、支护、衬砌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城市突发水涝灾害是当今城市化发展下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城市突发水涝灾害相关海量数据进行处理,深入分析灾害发生背后的根本原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市突发水涝灾害相关大数据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城市突发水涝灾害相关大数据分析处理的难点所在,结合城市突发水涝灾害相关数据特点,介绍了相关大数据分析处理的技术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Hadoop的混合大数据分析工具,希望能够对城市突发水涝灾害领域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7)
本文将现有颠簸强度评定标准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涡流消散率的作用和应用。具有预报能力的涡流消散率、可以进行实时判断的空速表和体感判断以及进行事后数据分析的过载增量共同构成了航空器飞行中空中颠簸强度等级判定体系。随着机载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利用涡流消散率进行颠簸预报将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海量数据的分析检验是地价空间分析的基础环节.本文应用ESDA技术,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价样本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价空间插值.研究结果表明,经过ESDA空间数据分析处理后的地价样本的空间分异更为细化和多方位反映地价的空间变化特征,显著提高了地价空间分析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正>数据分析方法是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查找和分析的一项重要手段,在现场故障处理中经常运用,本文针对200C型列控车载设备来介绍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在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在全国铁路干线广泛使用,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对保障动车组的安全行车起到了  相似文献   

18.
吴冰波 《科技风》2012,(14):187
测量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流程,它是将图纸上的建筑物转变为地面上实体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测设工作是指导各工序顺利施工的重要保障.自动化数据分析是利用计算机高效的运算速度,将输入数据进行程序计算,程序计算法则可以是某个工程数据计算公式,也可以是某种智能分析算法.建筑工程测量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工程测量公式数值计算处理方法和工程测量智能数据分析方法两种.本文以建筑工程测量数据、自动化分析计算为背景,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数据自动化分析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煤矿采空区已经成为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采空区在上覆建筑物的作用下会导致地表产生附加移动和变形,进而使建筑物产生破坏。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文根据采空区地表变形的特点,探讨了地上处理和地下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作为采空区处理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GRNN和遗传算法在赤潮预报中的应用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蓉桦  张微 《科技通报》2005,21(4):485-490
本文探讨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赤潮预报模型,根据已有的海洋水质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学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对赤潮预报进行了实际尝试。并将预测效果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以及基于Fisher 判别准则的判别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在赤潮预测预报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