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去年6月号上,本刊报道了关于能够帮助异常矮小的儿童长高的合成人体生长激素所引发的争议的文章——《我弟弟能不能增高》,按照医生的说法,没有明显致病原因——比如基因缺陷——的发育迟缓,被认为是先天性的身材矮小,这种情况出现在美国约40万名儿童身上,其中包括我11岁大的弟弟亚历克斯,  相似文献   

2.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成高个子。孩子的个头高矮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后天的营养、睡眠、锻炼和情绪有关。人的个子是由于骨两端的骨骼软骨不断生长而渐渐长高的,而骨骼软骨的生长又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的调节。这种生长激素一方面能促进骨骼软骨的生长,使个子长高,另一方面能促进蛋白质尽快合成,使身体强壮。所以孩子身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得多,孩子就会长得高。要想让孩子长得高点,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充足的营养。营养是孩子身体长高的物质基础,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粗细粮搭配,鱼肉蛋菜兼备。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1,(7):82-84
你知道吗?我国除了是人口大国之外,还是“吊瓶”大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2004年全球发生的160亿次注射中,中国占了50亿次,是世界最大的“注射大国”。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平均到13亿人口,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里挂了8个吊瓶,远远高于国际上每人2.5—3.3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革新》2014,(12):19-21
席卷全球的冰桶挑战让“渐冻人”被大众熟悉,而这仅是众多罕见病之一,我国正有近1680万罕见病患者期待得到治疗。11月5日,在第二届世界罕见病大会召开之际,国内首家为罕见病患者提供专业咨询医疗服务的网络平台——博士360网站正式上线,该服务平台旨在为罕见病人群及病因不明患者提供免费的基因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检测月艮务。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     
美开发出子宫癌疫苗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开发出一种子宫癌疫苗,这种疫苗在试验中的成功率达100%,研究人员希望,该研究成果能为全球众多的子宫癌患者带来福音。这种称为Gardasil的子宫癌疫苗是一种生物工程疫苗,主要可防止引发子宫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和HPV18的感染。这是两种最流行的HPV病毒,全球65%的子宫癌都是它们引起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1.2万名16岁至26岁未受HPV感染的女青年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隔半年分别注射三次疫苗,另一组注射三次没有药效的安慰剂。两年后,研究人员发现了21个子宫癌病例,全部属于注射安慰剂的一组。试验…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这场国家让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几乎无一幸免的迎来了经济严冬,整个世界经济到了二次探底的边缘,而作为新兴经济发展体的中国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受到影响,但依然走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与相对蓬勃发展的经济势头在危机背景下的表现可谓让人眼前一亮,不禁令人深思,究竟中国有什么“秘密武器”能不惧金融危机,经济发展依然强劲呢?  相似文献   

7.
美轮美奂的“鸟巢”,梦幻般的“水立方”……举办第29届奥运会让中国拥有了一大批高水准的体育场馆。这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体育场馆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也凝结着中国人的梦想和情感,它们共同构成一幅精美的画卷奉献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8.
卢一凡 《科技通报》1998,14(2):75-78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有良好的作用,对于肿瘤治疗有重要意义.利用小鼠WAP基因的调控序列指导人G-CSF基因所构建的融合基因,注射小鼠受精卵,获得了乳腺表达G-CSF的转基因小鼠,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邬贤德  裘顺安 《科技通报》2000,16(2):138-140
为研究膀胱刺激症的治疗,选择性对38例膀胱刺激症患者进行了膀胱粘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并作疗效分析,结果膀胱刺激症各项症状有效率均在82%以上,尿道综合征,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术后的膀胱刺激治疗有效率为81.6%,表明膀胱粘膜下注射药物治疗膀胱刺激症的疗效令人满意,是一种适用于经口服药物或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都睡眠不足。大部分人不知道,缺觉除了让人精神不振外,还对体内的基因产生了影响。科学家让一些志愿者在一周的时间中每天只睡5个多小时,然后分析他们血液中的RNA基因。结果发现,睡眠不足让人体内711个基因的表达出现了变化。在这些基因中,有与炎症、免疫相关的基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I0004-I0006
<正>[导读]一条"国产脑起搏器打破美国独家技术垄断"的消息,在2013年岁末让众多帕金森患者和家属看到了希望。这一技术创新,是我国实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战略的硕果之一。一条"国产脑起搏器打破美国独家技术垄断"的消息,在2013年岁末让众多帕金森患者和家属看到了希望。这一技术创新,是我国实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战略的硕果之一。自主创新为患者减负帕金森病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患者会出现颤抖、僵硬、迟钝等综合症状。据统计,我国帕金森病患者超过200万。治疗帕金森病比较  相似文献   

12.
正伦敦大学神经学研究所的布兰德纳等人在2015年9月10日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注射提取自尸体大脑中的生长激素或可在接种者机体中留下潜在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种子"。一石激起千层浪,源自人尸体大脑中的生长激素(人源生长激素)引起的祸端并非只是可能"传染"阿尔茨海默病,而是早就引发病人患克雅氏病而死亡。如果说人源生长激素是导致某种医疗灾难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那么,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不会是倒下的最后一张牌。仅仅是怀疑  相似文献   

13.
正想让旅途变得更有趣吗?你可以尝试飞到稀奇古怪的机场去。以下便是英国《每日邮报》从全球众多机场中筛选出的6座让人终身难忘的机场。2014年初,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在海拔约677米高的山顶上建了一座新机场。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创新中,科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全球创新范式正在从"基于技术的创新"逐步走向"基于科学的创新"。中国应积极加强对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的投资,真正走向"高科技"。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对于科技的创新、社会的进步等具有重大价值。全球的管理范式也正从"基于控制"走向"利于创造"。中国应积极应对管理这一"高情感"范式的变迁,力图实现"高科技"和"高情感"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供移植的人类器官短缺,研究人员想出了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现在,研究人员提出了另一种设想并在进行试验,就是让动物长出人的器官,以供人移植。能够长出人的器官的理想动物首先是猪,其次是绵羊或牛。敲除和替换基因让猪长出可供人类移植的器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的胚胎发育期的干细胞或人的诱导产生的多能干细胞移植到猪体内,才能由这样的细胞长出各种器官出来;二是要让猪体内特定的地方不能长出猪的器官,而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和1006个50万人以上城市样本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总体特征和驱动因素,并与全球、美国、欧盟、巴西、印度、俄罗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头部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已经呈现突围态势,但整体处于全球中等偏下水平;二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程度基本与全球平均水平持平,首位度高于美国、欧盟;三是全球联系、社会包容、经济活力、环境韧性是影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四是在提升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方面,经济活力和社会包容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相对最强,而经济活力和环境韧性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17.
40年坚持不懈改革和开放,中国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两点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取得了经济上的瞩目成就。比较优势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而后发优势则是建立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即"二次创新"。它是一个引进层次不断提升更新的动态过程,也是创新能力不断积累和进化的动态过程。它通过工艺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本地化掌握,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挖潜增效,通过更新颖技术的融入实现创新能力的质的跃升。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通过"二次创新"充分发挥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合理配置全球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显著提升了创新能力,增强了竞争优势,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追赶"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弃医从文,鲁迅先生的决绝为旧社会无数百姓送去了心灵的汤药,挽救了无数灵魂,扶助他们走向新生;弃天文物理,毅然从医,刘尚礼教授的决绝让今天的中国骨科研究跃上崭新台阶,与世界同行,更让众多的骨病患者看到了希望。他在小儿股骨头坏死、骨巨细胞瘤、脊柱侧弯、人工椎间盘技术和脊髓损伤等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让中国人在世界面前挺直了脊梁!  相似文献   

19.
据来自中国保密部门的最新报告表明:在中国,每年、每月、每天都在发生着泄密、窃密事件。去年6月,某省一位县长参加完会议返家途中,车停在一招待所内。不料,车窗竟被小偷砸开,文件包被窃,内有机密级文件14份。文件包后来被小偷扔掉,所幸文件被找回,但密件失控达6小时之久。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县长离车时,文件应随身携带。这只是众多泄密事件的一个例子。看看统计数字会让人大吃一惊:仅在1992年的第三季度,各地各部门的泄密事件共计48起,其中省、市、自治区泄  相似文献   

20.
正事物往往有两方面。肉毒毒素的毒性令人恐惧,其阻断神经传递、麻痹肌肉的特点可致人中毒,但在一定剂量的局部注射下,这一特点又使之成为"美容良药",令注射部位肌肉麻痹,从而不会形成皱纹。1986年,加拿大一位眼科教授发现肉毒毒素(Botox)能让患者眼部的皱纹消失,从而引发了美容史上的"Botox革命"。后来,它被医学界用来治疗面部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由于肉毒毒素具有致命毒性,所以用于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