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区内金矿特征及地质背景的分析,发现伊山、柳村一带蚀变岩型金矿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形成于华力西中期.研究指出:区内金矿体严格受近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均产出于华力西中期闪长岩体与地层的外接触带断裂蚀变破碎带中,尤其是断裂拐弯、产状变缓处或不同方向断裂交汇部位是金矿成体赋存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西省垣曲县上古堆铜(金)矿矿体地质特征的分析,目的是总结找矿标志,为今后找矿提供参考。垣曲县上古堆铜(金)矿找矿标志为构造(构造岩浆杂岩带的次级近东西向断裂)标志、岩性(构造角砾岩、角闪岩)标志。  相似文献   

3.
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的砂宝斯岩金矿床,有5条矿体,走向近南北。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带关系密切。成矿作用受地层、岩浆岩、断裂构造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盟温都尔毛道-科伯一带华力西期侵入岩发育,从基性-酸性均有,以中酸性为主,根据以往地质资料及本人在该区从事矿产地质调查工作3年的成果,铁、铜等多金属矿矿产无论在生成时期或空间分布上均与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成矿条件是中酸性侵入岩岩体内部一些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薄弱地带,或与碳酸盐岩接触处围岩与岩体均产生矽卡岩化蚀变的地带。本文从该区侵入岩时代、空间分布、构造特征及与围岩的接触处的蚀变特征着手,对铁、铜等多金属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为在该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建平县小黄杖子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主要地质因素对成矿有利,与铜矿关系密切的中~基~超基性脉状岩体发育。区内2条长达近1000m的含铜闪岩矿化带,呈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展布。含铜闪岩矿化带分布与HT1和HT2两处1/万铜土壤异常分布范围高度重合。区内具备找寻赋存于超基性脉状岩体中的铜矿体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杂多县-洼里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北坡,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以北,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以南的北羌塘昌都陆块,区内脉岩岩石类型主要有超基性—基性岩脉和中—酸性岩脉,其中中酸性岩脉最为发育且分布最广,且与区内的金、铜等矿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超基性、基性岩脉不发育,矿化较少,但对其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与区内成矿作用及地质环境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测区岩石化学测试、稀土元素测试、微量元素测试、同位素测试后,经综合分析,得出基性岩的岩石类型为钙碱性岩,构造环境应属测区华力西期晚期阶段伸展环境,时代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7.
青海三江北段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隶属“三江”成矿带的北延部分,空间上与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床同属一个成矿带。矿区内地层由于受区域构造的控制,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含矿地层主要为早二叠统尕笛考组,其次为晚三叠统结扎群甲丕拉组和波里掠组,断裂构造主要密集发育在早二叠世开心岭群尕笛考组(P1gd)中,各断裂彼此交错切割,具备成矿的重要通道和赋矿空间。矿区内共圈定铅锌矿体12条,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矿化有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同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等,表现为中—低温热液成矿蚀变类型。铅锌矿体多赋存在碳酸盐岩层间破碎带中,成矿条件极为有利,具备进一步找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冷龙岭地区位于祁连山铀成矿带中段,下奥陶统火山岩、下志留统条带状砂岩及硅质岩、上泥盆统块状砾岩和含砾砂岩是重要的含铀建造;矿化受断裂和裂隙构造控制,区域性NW向构造岩浆岩带控制着矿带的延展方向,矿体产于多次活动的断裂构造带中;矿化与岩体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许多矿点和矿化点围绕岩体分布或产于岩体内部,晚加里东-晚燕山期的火山-次火山中酸性岩浆活动引起和促进了含铀建造中铀的活化、迁移和富集;铀矿化是地层、构造和岩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矿化类型属于钠交代热液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ETM多光谱数据,对东昆南构造带进行了遥感地质调查。本文从遥感地质的角度对该区金矿的找矿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野外调查成果得出如下结论:东昆南构造带中有万保沟群、闹仓坚沟组等赋矿地层发育,断裂构造条件有利,且有遥感异常显示的部位,是寻找金(铜)等矿产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新疆巴里坤铅锌矿区位于准噶尔微型板块-博格达晚古生代裂谷带东部,在博格达复背斜次级构造单元之近东西向成矿带上,矿体赋存在上石炭统居里得能组火山碎屑岩中,严格受区内低序次北西-南东向背斜和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透露镜状,似层状或脉状分布。据前人资料同位素研究成果,铅锌主要来自于地层,即上石炭统居里得能组地层是矿源层,成矿也与华力西晚期火山热事件及构造作用有关,属层控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锦7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断块被两条北东向断层所夹持,呈长条状,西界为锦14断层,东界为地层下倾部位的-1075m构造线。断块东西长8km,南北宽0.8km,构造面积6.29Km2,地质储量1486×104t。构造总体形态是由西向东倾没的断鼻构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的关系及岩浆活动形成演化环境进行了研究,较详细阐述了区内侵入岩受后期构造应力作用,岩石发育次生节理、裂隙。节理以走向北西向及北东向两组为主,其中北西向节理为较早期形成,北东向节理为较晚期形成,且较北西向节理发育,并切割北西向节理。岩石中矿物颗粒分布均匀,无定向组构特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西藏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藏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其独特的地质发展历史和成矿作用过程 ,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矿床类型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该文综合近年来在西藏开展的地质大调查工作的最新成果 ,在对各成矿带的主要矿床类型和优势矿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的基础上 ,根据资源找矿潜力 ,把西藏划分为 2个Ⅰ级矿产资源找矿远景区和 6个Ⅱ级矿产资源找矿远景区 ,指出位于西藏一江两河经济区的冈底斯南缘铜 -金 -多金属Ⅰ级远景区和藏东三江地区的江达 -盐井铜多金属、贵金属Ⅰ级远景区是西藏 2个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远景区 ,尽管目前西藏地区尚属中国西部地质工作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但其巨大的资源找矿潜力为西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谭力  王占岐  薛志斌  杨斌 《资源科学》2021,43(2):368-379
本文以生态环境脆弱的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污染风险评估模型,定量揭示了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格局和污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 ①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整体偏高,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表层土壤氟密度呈现从西向东、从南向中北部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中东部的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和丹江口市石鼓镇出现明显的单核聚集,与该区域地层岩性及成土母质特征对应;而土壤氟净增量状况则表明大部分地区氟含量都与后期人类活动有关;②氟环境污染程度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分异性,根据地累计指数特性,表明除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和嵩坪镇受成土母质等结构性因素制约外,其余地区多为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致;③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表现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南部,中等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北部。少量分布的高等风险区应引起重视,如淅川县盛湾镇东部、仓房镇西部以及丹江口市嵩坪镇和石鼓镇。研究结果旨在为土壤氟环境改善、库区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也给当地土壤修复治理、确保优质清水北调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树扎铜矿位于区域性构造的挖开断层北东,树劳河~中梁子断层南西相交的二迭系玄武岩组地层内。区域两个构造带应力集中交汇的地段,是造就树扎铜矿的导矿构造、容矿构造之原因。后期从华力西~燕山~喜山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对树扎铜矿的后期成矿和富集都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树扎铜矿矿区地质概况,阐述了树扎铜矿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对该地区今后的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61-2010年云南日照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万诚  郑建萌  马涛 《资源科学》2013,35(11):2281-2288
利用云南省121个气象站日照时数1961-2010年逐月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50年来云南省平均日照时数的区域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差异,结果表明:①日照时间在3月份达到最大,7月份达到最小;②云南大部地区日照时间在2 000h以上,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西边多、东边相对较少、而南部比北部多的特点。最大中心位于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区,最少中心位于滇东北以北地区;云南日照时数具有局地变化的差异性及不同步性,其变化大致为北部减少,南部增加的趋势,并以哀牢山为界,以东以北为减少,以西以南则呈增加趋势;昆明及其以北地区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增加最大的区域位于腾冲、普洱;③云南日照时数最主要的分布类型具有整体性,易出现一致偏多或者一致偏少;第二种分布为西北东南向,大致呈两头多,中间少的分布;④日照时数的整体性分布具有明显的气候基本态、年际及年代际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在1985年发生突变;而第二种分布以气候基本态、年代际变化为主,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在1995年发生突变。总体上看,云南日照时间的变化与云南降水和温度的气候变化同步。  相似文献   

17.
近40年全球气温增暖和华东地区气候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霜芝  俞连根 《科技通报》1996,12(5):262-267
近40年华东地区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一致,但区内各地气候变暖存在着较大差异,华东北部变暖最为显著,而南部则不如北部那么明显。在季节上,冬季增温明显,夏季有变冷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栅格数据支持下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秀美  陈百明  路庆斌  杨克 《资源科学》2009,31(12):2164-2171
耕地适宜性评价是对影响耕地各种条件的综合评估。本文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选取了影响章丘市耕地适宜性的各个因子,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GIS支持下,以50m×50m栅格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章丘市的耕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章丘市耕地适宜性情况总体良好,多数耕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22.07%的耕地和21.40%的耕地为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26.88%为低度适宜。也有相当面积的耕地处于勉强宜耕和不适宜耕作的状况,其中勉强宜耕耕地面积占22.35%,不宜耕的耕地面积占5.53%。论文最后对各个适应性耕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利用对策。结果表明,栅格数据对耕地适宜性评价有较好的表现作用。研究成果对合理保护耕地、促进耕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胶东地区胶莱盆地北缘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查明了该类金矿床特征 ,建立了该类金矿床找矿模型 ,提出了胶莱盆地北缘金矿化区为金矿战略接替基地 ,东北缘蓬家夼矿化区为超大型金矿找矿靶区 ,提出科研预测储量 142吨。  相似文献   

20.
团山背矿区位于湖南省醴陵市,区内发育与金矿化有关的破碎带、矿脉、蚀变带等有多条,并有矿业公司在该区局部位置进行开采工作。通过研究该区的地质、物化探工作成果,建立本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成矿模式,总结该区金矿的成矿规律,获得找矿标志,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的金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