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旋转驱动器在航天器上应用广泛。由于简单的驱动需求不需要结构过于复杂的驱动器,因此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旋转驱动器成为研究的热点。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驱动器结构简单紧凑、能量密度大、可靠性高、噪声低,拥有传统电机驱动器和液压驱动器所不具备的优势,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于空间环境的驱动器。文章对一种非缠绕式轴向布置SMA丝的驱动器设计方案进行了设计与试验,分析了驱动器内部SMA丝的变形与受力情况,探讨了提升驱动器输出扭矩与行程的方法,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可以充当主动铰链的旋转驱动器,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主要讨论了无压状态下旋流除砂器的速度场.针对速度场问题,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Fluent),采用三维模型进行了模拟.得出在入口角度、进(出)水口位置、长、宽、高、圆环直径等几何数据不变时,不同高度差情况下工作圆心内速度的变化关系.进而从理论上分析高度差对除砂效率的影响,确定最大除砂效率下的高度差,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旋流喷嘴射流宏观及微观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旋流喷嘴射流的宏观和微观特性 ,如表面波的发展、射流破碎过程、喷雾锥角、破碎长度等进行了实验研究 ,考察了喷嘴结构、喷射条件、射流介质的物性等对空心旋转液体射流特性的影响 .揭示了旋流喷嘴的射流特性 ,有助于旋流喷嘴的设计、应用及改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TbDyFe合金为驱动源,介绍了复合悬臂梁式致动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致动器及驱动结构,主要包括磁路的分析、Terfenol-D薄片黏合的数量及位置。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ysics对致动器及驱动结构的电磁回路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致动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构和性能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低渗透油田、低产油井的数量逐年增加,而对注水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油井流入特性认识的不足或者是重视得不够。建立了新型通用油井流入动态方程,得出了油井流入特性曲线存在拐点的判别条件与最大产量所对应合理流压的计算方法。应用新型油井流入特性曲线指导油井抽汲参数设计,确保油井在合理流压下生产,可以实现油井产量最大化,提高低渗透油...  相似文献   

6.
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传统的农村雨水利用注重的是收集的雨水水量,相比较对雨水水质的安全处理做的不够。集雨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对当地居民健康损害严重,对其相应的前处理是后续深度处理开展的关键。集雨窖水前处理装置设备包括粗慢虑系统净水装置、水利旋流除砂器;处理构筑物有迷宫沉淀池;生态处理设施有人工生态系统;新兴的缓释消毒技术应用前景广阔。集雨窖水的前处理有效的降低了深度处理的难度,并节约了窖水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新疆排2井区的油藏及初期试油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将自喷生产与有杆泵采油相结合的开发方案,设计了一体化的生产管柱。另外,采用机械防砂技术有效实现了防砂目的,并预测了该井区油井的结蜡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电热杆加热方式进行清、防蜡。该方案可有效地减少施工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对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根本特点要求语文教学设计必须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的性质与教学要求。通过借鉴符号学的语义三角模型,可以从静态和动态结构两个维度对语文教学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并对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演示类媒体的设计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轻型化、小形化设计理念,设计了三轮电动车的整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对电动车动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最终依据实际运行情况计算了所设计车辆的动力性能,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新疆排2井区的油藏及初期试油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将自喷生产与有杆泵采油相结合的开发方案,设计了一体化的生产管柱。另外,采用机械防砂技术有效实现了防砂目的,并预测了该井区油井的结蜡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电热杆加热方式进行清、防蜡。该方案可有效地减少施工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对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煤层底板隐伏断层、陷落柱物理效应规律,以华北C-P型煤田水文地质结构和条件为背景,研制了能够进行煤层底板导水隐伏断层和陷落柱物理效应的三维沙槽实验平台,并对导水断层和陷落柱分别进行了水头、水温和浓度效应的三维实验。实验直观地反映了地下水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和矿区的实际情况吻合,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吻合。经误差分析拟合度可达90%以上,说明实验模型及平台的设计是合理的。该实验平台能够实现对试验条件的稳定控制,对危险源效应的自动检测和高频采样,可以反映水害危险源的细微变化。为危险源的定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Visualising subsurface processes in hydrogeology and building intuition for how these processes are controlled by changes in forcing is hard for man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ile numerical modelling is one way to help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xplore outcomes of multiple scenarios, many codes are not user‐friendly with respect to defining domains,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coupling processes,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exercises are also often disconnected from systems tha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limiting their ability to extrapolat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for other situations. Here, we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hydrogeology students will better estimate rates of groundwater flow and contaminant transport and the magnitudes of the parameters that control flow and transport by linking physical and numerical models. We present an exercise that links physical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fluid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using 2‐D ‘ant farm’ sand tanks with parallel models in COMSOL Multiphysics. The sand tank exercises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way to visualise subsurface flow and transport processes, while COMSOL allows them to explicitly pull apart the mathematics associated with these systems and build intuition for their solutions. Given coupled experimentation and numerical exercises, we find that students will connect processes that they see in the laboratory with the outcomes of numerical models, and the post‐exercise tests indicate that they have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1) the magnitude and importance of properties and parameters that control flow and transport and (2) the simplifications made in numerical models of phys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超长钻孔灌注群桩承载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心机模型试验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天兴洲大桥的超长嵌岩钻孔灌注群桩进行了分析.离心机试验中,根据相似理论,不同的原型材料用不同的指标进行模拟,细砂、桩身、承台分别以天然密度、抗压刚度、抗弯刚度作为指标进行模拟.对土体未开挖阶段、钻孔阶段、混凝土灌注阶段和养护阶段的应力场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应用ANSYS进行了分析.根据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从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和侧向摩阻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加载和卸载条件下超长钻孔群桩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模型与离心机试验模型沉降观测的结果吻合得很好;桩顶反力的分布规律复杂,与承台的自身刚度、相应的假定和分析方法有关;轴力随着深度先稍微增加,后逐渐减少,并且在岩层中减少的速度远比砂土中快.  相似文献   

14.
本建立了一维数值模型来模拟顺直冲积渠道的冲刷过程.模型考虑了床沙的非均匀性、床面形态变化,应用该模型预测计算了冲刷过程中的床沙级配变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床沙粗化过程不仅与水流的水力特性有关,还与床沙的颗粒大小及分布有关.模型计算结果与2组非均匀床沙水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旋风预热器的流场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冷态模型试验,对预热器有无内筒情况下的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了内筒对旋风预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线性时滞系统开闭环PID型迭代学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线性时滞系统讨论了开闭环PI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对于初始状态函数渐近重复的情形,给出了这类系统的极限轨迹和迭代输出收敛于该极限轨迹的较弱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有效的。同时,从仿真实例也可看出,在收敛速度方面,开闭环算法优于开环算法。  相似文献   

17.
18.
设计制作了"旋风除尘器操作试验台",该装置能调节风量、进灰量等各种试验参数,可观察除尘器内部的气流运动、除尘效果和灰分收集情况,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锅炉原理"等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实验手段。通过对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以除尘效率、压力损失为目标函数的双目标数学模型。考虑了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后,经过优化设计,寻找出旋风除尘器的最优化结构参数,绘制试验平台结构图,并制作了旋风除尘器操作试验台。  相似文献   

19.
以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期时滞为参数,研究了一类具有直接免疫的时滞SIR计算机病毒动力学模型的Hopf分支。通过分析相应特征方程根的分布,得到计算机病毒模型的局部稳定性和产生局部Hopf分支的充分条件,并利用仿真实例对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