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晚报的事业红红火火,晚报的读者群越来越庞大,甚至晚报的编辑、记者们也自然而然或多或少地沾了点“牛气”。然而,晚报的质量到底怎样?晚报的总编、编辑、记者的新闻观念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为了探个究竟,笔者对1997年《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钱江晚报》、《北京晚报》、《齐鲁晚报》5种近500份报纸的一版、二版的头条新闻稿作了  相似文献   

2.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北京晚报》努力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相机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主要做法:1.第一时间发动,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北京晚报》第一时间传达动员,将此活动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位编辑记者.同时,成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领导小组,总编辑担任组长,成员由副总编辑和各主要新闻部室主任组成.领导小组制订了《北京晚报》"走转改"报道工作方案,把"走转改"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细化到每个个人.不仅一线采访部门的编辑记者要"走转改",二线副刊周刊的编辑记者都要有自己的"走转改"联系点和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怎样制作才能生动、活泼?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他还给我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参考消息》报曾经登过一则标题,叫《中国鞋在德国“踩”住意大利》。你看,他不说中国鞋在德国多么畅销,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而是用了一个动词“踩”字,既形象,又贴切,对比鲜明,把意大利“踩”在下面了,映衬出中国鞋的畅销。二是《北京晚报》有过这样的标题:《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一个“盯”字把记者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注程度充分显现出来,“盯”住不放了。老编辑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我便…  相似文献   

4.
记者张沪     
《一个“场外记者”》在去年第十期《新闻战线》刊出后,象石子掉进池水击动片片涟漪,在新闻界引起了回响。有的同志为记者采访受到限制鸣不平,还有不少同志对张沪的“韧性采访精神”表示赞扬。我怀着同样的心情,去北京晚报了解这位“场外记者”的好经验。问到编辑部里的同志,都向我称赞张沪。只有张沪自己,一再说明,她三十年前参加了新闻工作,现在才开始学步,只能算个“老学徒”。  相似文献   

5.
《新闻知识》,是我从事业余通讯工作的行动指南。近几年来.它成了我必读的刊物。当然,我要感谢西安华山机械厂党委宣传部,就在我退休之后.仍然每月发一份让我学习,让我阅读。我之所以喜欢阅读《新闻知识》,这是因为它不失为一本好期刊。在今日古城西安的一些单位,甚至公园里.只要您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从事宣传工作与业余通讯工作者中,有不少同志只要一有时间一就会不约而同地翻阅这本装帧清新、朴实的刊物。作为全国新闻学核心期刊,陕西省一缓期刊—一《新闻知识》,无疑,是编辑、记者的摇篮,是通讯员、业余写作爱好者写作的…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份由无能总编无能编辑无能记者办的无能报纸!”(2002.4.25《羊城晚报·焦点新闻》)它指的是《长治日报》怯于监督、观望等待、官气十足的工作作风。如此严厉批评一家地市级党报的 ,是山西省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然而 ,对这个“无能报纸”的恶谥 ,并把“无能”的帽子扣到报纸总编、编辑、记者头上 ,我以为有些过分和委屈。总之 ,就舆论监督问题来说 ,报纸之所以显得“无能” ,主因不在总编、编辑、记者无能 ,他们有太多的无奈。粗粗想来 ,我试述无奈三种 :缺乏法律强大支撑的无奈。国外的报纸敢说敢登 ,并不是总编、编辑…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土记者”,8年前曾在一位市报编辑那里初识《记者摇篮》,当时我读起来深深被这本杂志吸引住了,简直爱不释手。当年,在开始报刊征订的时候我去邮局订阅,却查不到订阅代号。邮局同志告诉我,那是自办发行。去年年末,我在《辽宁日报》上看到征订《记者摇篮》的信息,马上给杂志社寄款订了一份。满足了我多年的夙愿。每一期《记者摇篮》寄到我手,我都细细地读,认真地看,甚至连每页的插图、尾花和照片也要好好欣赏一番。我觉得她比我8年前看到的《记者摇篮》更  相似文献   

8.
据1991年第7期《新闻与成才》报道: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建议,今后评选人民日报同志的稿件,以原稿为准,见报稿修改大,编辑应得一份奖金。此建议在人民日报社引起较大反响,编前会上讨论决定立即施行。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及时,很有必要,也很值得一议。按理说,新闻界人在家是编辑,外出是记者,能采能编,稿子写出来就可见报。可眼下记者的稿件,不经编辑改动就可上版的较少,这并  相似文献   

9.
叶祖兴 《今传媒》2006,(6):36-37
审读报纸是我新闻生涯的延续,是责任,是兴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1991年从《北京晚报》退休以后,市委宣传部安排我到市记协,不久就承担起新闻阅评任务。随后,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也让我参加阅评工作。我在市记协负责审读《北京晨报》,后来改为审读《北京娱乐信报》,同时也兼读其他的6份报纸。报刊处则指定我看《北京晚报》,后来又加了一份《新京报》(《光明日报》社主办)。市委主管领导给审读组的任务是:挑毛病、当参谋、提建议,核心是把握导向,审读就是为坚持正确的导向,为报纸站岗放哨。“挑毛病”,就是别让有偏向的报道溜过去,所以,阅评员…  相似文献   

10.
新年前夕,笔者先后收到了发自首都北京的两份珍贵礼物:一份是《经济参考报》群众工作部寄来的精制贺年卡,一份是由《经济参考报》的一些编辑、记者亲笔签名的贺年片。小小贺年卡,凝聚千般情,它反映了报社编辑、记者对一名基层通讯员的深情厚爱与鼓励。当然,编辑同志对通讯员的关心更多的表现为日常做  相似文献   

11.
2004年7月份,我大学毕业,进入报社工作。这两年时间里,我先后在《嘉兴日报》新闻中心、专刊中心和《南湖晚报》成长周刊部、嘉周刊部担任记者、编辑,现在是嘉周刊部的执行主任。两年中,我在报社这个大团体中扮演的角色较多。转换也比较快,因此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2.
书业内外     
伟人后辈书市逮盗版 据《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报道:“周恩来竟被写成‘周恩赖’,我的爸爸成了‘我的白爸’,真是太不像话了!”看到自己用心血凝成的书变成这副模样,周总理的侄女、《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的作者周秉德女士难掩心头的愤怒。闻讯赶来的执法人员对这个出售盗版书的书摊进行了查处。这是近日发生在北京冬季书市上的一幕。记者在现场调查中  相似文献   

13.
新年前夕,我先后收到了发自首都北京的两份珍贵礼物。一份是《经济参考报》群众工作部寄来的精制贺年卡,一份是由《经济参考报》各版责任编辑签名的贺年片。小小贺年片,凝聚千般情,它反映了大报的高尚“报风”,凝聚了报社各版编辑、记者对一名普通的基层通讯员的深情厚爱。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通讯员,能受到首都北京报纸编辑、记者的关注、怎能不受宠若惊?妻子说,“这是难得的情与爱,你可要珍惜!你要虚心地向老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胜利闭幕了。现在我们浏览亚运期间《北京晚报》奉献给读者的张张报纸,回首编采人员为出好报而紧张战斗的日日夜夜,令人欣慰,令人感奋。冲上去如何完成好亚运会的宣传报道任务,使《北京晚报》无愧于亚运会,不辜负广大读者的期望,对晚报80多名编辑记者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首先,从每周六、日出八个版改为每天出八个版,持续一个月(9月10日—10月10日),任务增加近一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暖花开季节,我去日本探亲,随身带的一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原驻日记者苏海河送我的《回眸东京》,苏海河也是这本书的编者之一。在日本读这本书,有一种亲切感。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中日两国互派常驻记者35周年而编辑的这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8年8月出版。全书分《追昔篇》、《渊源篇》、《专访篇》、《经济篇》、《社会篇》、《人情篇》、《揽胜篇》、《史览篇》,55篇文章出自48位记者之手,共26万字。第一批中国记者7人,是根据中日双方在北京和东京两地互设廖承志、高碕贸易办事处和互换…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最低限度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去年十一月份,日本三大报社之一的《每日新闻》社招考,该报所属的《每日星期日》周刊杂志(十一月二十五日刊)公布了《每日新闻》招考记者、编辑所出的常识试题。去年《每日新闻》社予定招考六十名工作  相似文献   

17.
感受和愿望     
去年年底,我站一位青年编辑极力向我推荐《新华日报》社主办的《新闻通讯》刊物,并说他看后颇有收益。在局站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决定一次订阅今年的《新闻通讯》十五份,使编辑记者人手一册。但当时也有顾虑:一个省级业务刊物(而且是南方的)是否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呢?是否令人满意呢? 看了今年第一期《新闻通讯》,我觉得一些栏目回答了通讯员提出的问题,评价了他们的优  相似文献   

18.
萨空了同志的一生是献身于革命的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事业的一生。他1907年3月26日出生于成都,蒙族。五岁时随父迁回北京。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先后任《北京晚报》《世界日报》编辑、记者,《世界画报》总编辑,其后在民国学院新闻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讲授新闻学课程。1935年赴上海参加《立报》编辑工作,后任该报总编辑兼经理。  相似文献   

19.
追沙溯源     
今年春天,北京连续遭受6次沙尘侵袭,各新闻单位纷纷动手,在“沙”字上做文章。恰在这一时期,北京晚报编委会给编辑记者定的第二季度宣传报道重6下发给每一个编辑记者,要求我们要在创意策划上下功夫,围绕百姓身边的事做文章。 4月6日,第六次沙尘暴袭击北京,当天,北京市各大新闻单位都以突出的篇幅报道了此次沙尘暴给北京所造成的影响,但都忽略了一个细节──来源及成因。于是,我们抓住这一选题,决定做一系列报道:追沙溯源。 当晚,风稍息,记者将选题报给北京晚报总编辑,总编辑马上拍板肯定了这个选题。于是,我和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20.
翻翻《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杂志,涉及编辑业务和编辑个人的文章为数极少。人们称记者为“无冕之王”,称编辑为“老师”。我曾几次遇到过这样的笑话,一些知名而未见过面的作者见到我说:“唐老师,我还以为你的年纪起码在四十以上,想不到你三十未到。”一位作者给我寄了份稿件,短信中称我为“伯伯”。见面后才知道他只比我小5岁,连“叔叔”都不够格。传统的看法都觉得编辑工作很了不起.应由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人担任。但在我们报社却刚好相反,年轻的当编辑,年长的当记者。9个编辑中只有一人40岁出头,其余都在35岁以下。因为谁都想到新闻部从事记者工作,谁都不想在编辑部为别人作嫁衣。在职的编辑们则是应付了事,一方面,他们用尽量少的时间把每期报纸编出来,另一方面,又用挤出的尽量多的时间去写稿子,象每个记者那样竭力去竞争好新闻的荣誉。也难怪编辑们发牢骚。在外人看来,编辑是记者的老师,地位并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