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晚起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中国表意文字在记录口传上的弱点,成为长篇巨制产生的天然屏障;而书写工具的不便利又使长篇小说的产生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中国叙事文学长期被历史叙事主导,传统小说文体的低下以及文人对小说的敬而远之,是古典长篇小说晚起的深层原因。对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晚起的原因进行探讨,有利于深层理解小说发展流变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这对完善古代小说发展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近年长篇小说的竞写热潮中,刘醒龙的<圣天门口>无疑是一部有着自己信仰,并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写作提供了新经验的代表之作.小说以天门口为样本,以仿"地方志"的小说体式,书写半个多世纪革命和后革命时代中国乡村的"常"与"变",思考日常俗世生活富有宗教感的优雅、高贵与尊严.同时在语言运用上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浦安迪在批判胡适、鲁迅等前辈学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奇书文体"说。以明清六大小说为代表的"奇书文体"继承了史传文学的叙事传统,并形成了其独特的叙事模型和主题表达方式。"奇书文体"说重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传统,把明清长篇小说最终定性为文人小说。  相似文献   

4.
苗族作家向本贵擅长写乡土小说。在他的多部小说中,都对湘西这片乡土地域进行了"鸟瞰式"的描写。在其长篇小说《凤凰台》中,他从哲学、宗教、文化等层面对"乡土中国"及其流变史这一中国文学由来已久的主题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与拓展,为中国乡土文学的书写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艺术文化命题。  相似文献   

5.
就题材来讲,当代作家方方的长篇小说《软埋》,是一部讲述鲜少被文学提及的土改历史的小说。作者试图通过现实主义笔触,使影响整个当代中国社会生态的那段历史真实浮出历史地表,也使每个历史亲历者都不愿记忆、不愿讲述的那些惨痛记忆一一得以呈现。作者以此告诉读者:拒绝遗忘,才是我们面对历史的正确立场和态度。此外,从艺术特质来说,无论是作家努力营造的"双线索并行,逆时间叙述"的结构形式,言说历史的"人性"视角,还是具有传统情韵、规范汉语的书写方式,都使这部作品成为近十年来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6.
《修改过程》是韩少功在文体形式探索中重构历史经验的努力尝试。小说回望了一群"77级"大学生风起云涌的青春岁月,在多层次的对比中展现个人的命运悲剧,以"戏中戏"的结构实现多重叙述者的介入,力图全方位书写与当下流行元素产生碰撞的陌生化的历史。"77级"们被历史"修改"过的、悲喜交加的人生中寄予了韩少功对个体生存经验的深情追忆,表达了其对人生与时代、文学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真实体悟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7.
莫言把写人作为小说的根本,坚持以"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为其文学创作的基本态度,书写民间故事与历史传奇;同时,他认为作家的想象力是作家创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重视小说的语言艺术与文体结构的不断创新,从而使自己的故事获得了世界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东西的长篇小说《回响》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是东西首次尝试“推理+心理”的创新佳作。这部获奖作品注重对中国当下社会和人们心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与书写,以及对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坚守与建构,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回响》将心理悬疑和侦探推理融合一体,以心理悬疑和侦探推理相融合的文体探索,走出了长篇小说创作的新路径,也为文学桂军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范例。从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出东西对文学创作品质的追求,东西以全新的创作面貌,成为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力量。  相似文献   

9.
上海很早就进入了文学作品。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反映的是晚明时期的上海,可以说是上海的前传,呈现了上海在开埠之前的历史。这部小说的书写把上海的历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这部小说的完成可以说阐释了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的原因。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以上海"天香园绣"从闺阁走向民间的过程为线索,反映了乡土时期上海文化的特质,书写了开放、博大、务实的上海精神,丰富了我们对于上海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0.
宗璞《野葫芦引》为探讨作家在文学记忆与历史细节的缝隙间如何经个人文学小传统而浸润出深厚而别致的审美底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个例。从文学传统的内在融合来看,《南渡记》《东藏记》在女性视角与知识分子心态的描摹上显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作家对于战争的书写与关于历史的看法也将《西征记》里对世态人情的表现作了更为细致的审视。而已经完成的三卷本小说文本中对“野”这一小说诗学的建构方式.则从文学范本选择与长篇小说文体自律性的关联中为趋向世情/虚构流向的史传诗学提出了切实的当下指向.  相似文献   

11.
<已知世界>是爱德华·P·琼斯关于美国奴隶制的长篇小说.为探索新世纪奴隶叙述文本的发展方向,文章将小说作为当代奴隶叙述文本,研究琼斯对蓄奴史历史真实和话语建构领域的关注.小说不仅再现了蓄奴史的历史真实,也参与其在话语建构领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17世纪无疑是小说观念突破的重要阶段。而谢小娥故事的"文学—历史"流转恰好可以勾勒出这一时期古代小说观念的变化。谢小娥故事在历史的流转中,改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之进行了各取所需的改造,这种改造表现出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巨大变化。同时说明,在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中,小说并不与虚构构成对应关系,倒和"史真"(历史真实)联系密切,这就为谢小娥故事从文学流转到历史提供了机会。小说的慕史倾向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为那些文学向历史流转的古代作品提供了基础。谢小娥故事的"文学—历史"流转同时说明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现代化转型的艰难曲折性。  相似文献   

13.
刘庆邦的长篇小说新作《黄泥地》讲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一个普通村庄的各色人等相互纠缠构陷的故事。小说对乡土中国的生存情状进行了隐喻式的书写,在描述其相对封闭性、稳定性的同时,又以现代乡绅房国春形象为载体书写了乡土中国的疏离性、瓦解性力量。小说直面现实、叙述细密,同时带有浓郁的挽歌气息,写作旨趣也倾向于"为乡土中国保存一个肉身"。  相似文献   

14.
<红旗谱>是红色经典"三红一创"的首先之作,作者反复强调小说讲述的故事与人物都源于"真人真事",但对比史料和小说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对平淡的真实历史进行了传奇叙述,而这些艺术虚构最后却取代历史本身而重新被认定为"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取代历史真实而升级为新的"历史真实",这生动地反应了红色经典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中华文学基金会2013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之一,青年批评家晏杰雄的专著《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将宏观把握与作品细读相结合,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了一部史料性与前瞻性兼具的理论文本。作者指出,当下是长篇"好小说"与"好看小说"能够高度同一的时代,正因为先有了"好看小说",他才真正做到发自内心地"看好小说"。这是一份热忱,又暗含了动力寻找的过程。他细细梳理当代文学的趋  相似文献   

16.
文讯     
2004年对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多文体作品的宏观评述的力作颇值得一读的有如下几种:小说方面,王春林的《走向个性,走向成熟———2003年长篇小说印象》(《小说评论》第1期)对2003年长篇小说进行了盘点。贺绍俊的《从宗教情怀看当代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涵》(《文艺研究》第4期)认为近20年长篇小说越趋世俗性、情欲性、物质性走向,作家应有意识地唤醒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怀,才能更好地开掘文化传统中的精神资源。吴义勤的《新生代长篇小说论》(《文学评论》第5期)则分析了新生代长篇小说主题形态,分析了新生代书写“中国问题”和“中国镜像”的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张天翼以其讽刺小说"文体"所特有的第三人称内视角、儿童视角、非情节化、戏剧化和口语化叙事等现代特征,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文体"内涵,也为中国讽刺小说文体的现代性进程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散文的文体定位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散文的尴尬地位与中西文学观念的冲突有关。审视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发展,可见: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都是在诗歌与古文(即散文)两大文体上做文章。西方的文体"三分法"(小说、戏剧和诗歌)传入中国后,中国文体学接受了"三分法",但将散文与其他三种文体并论,出现了东西合璧的"四分法"。在反思西方"文学性"内涵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情文俱胜"的角度,确认了中国散文的文体定位,即散文是以第一人称书写的非虚构的散体的抒情美文。  相似文献   

19.
晏杰雄的《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一书聚焦于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问题,角度独特新颖。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向内转或者文体意识的自觉化是该著作的核心议题,它在根底上依旧是对小说内容与形式之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入反思与检讨。正是因为参透了内容/形式的辩证法,该著作对文体概念、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范畴与总体特征等问题的研究,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成长小说已有200年的历史,是文学中的重要一极。其于20世纪初引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风生水起。由于对成长小说理论认知的苍白,许多论者将"成长小说"和"成长主题"混为一谈。本文尝试厘清"成长小说"与"成长主题"、"儿童文学"之间的姻亲关系,以期为成长小说的书写、阅读、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为成长小说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