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课程改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境遇中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也是如此。体育课程改革必然要求体育课程与文化环境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但当二者的张力过大时,就会造成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阻隔。在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就存在着二者张力过大的嫌疑。为了消除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阻隔,应使体育课程改革适应于本土文化,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提倡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改革模式,还应对社会文化与教学文化进行适当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体育课程文化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文化学视角分析体育课程,认为,文化自觉是体育课程文化的核心内容,"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提出,是体育课程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今体育课程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文化自觉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召唤,是和谐文化的现实诉求,是课程文化的理性补偿,课程是文化的发展方向.课程政策的先进文化引导、课程标准的整体文化价值建构、课程管理的弹性文化约束、课程实施中的自主文化创新是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实践途径.坚持体育课程文化自觉,对课程文化建设和科学课程发展观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后现代课程观的视角对体育课程文化的现实状态进行审视,探讨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属性,以及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文化的转向,提出借助于课程文化的转向丰富和发展体育课程文化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国际体育信息协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抉择问题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研究发现,在我国体育课程中居于主流或主导的是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仅是在内容或方法层面上进行补充;中西体育文化的特质分别在于“和合”与“争分”。最后指出,中国体育课程的文化抉择必须基于中国具体的历史情况和特有的文化形态,建构在由中国特定的体育文化决定的逻辑范畴内。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程改革文化动力本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体育课程外部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认为外部文化矛盾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支点,内部文化是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源.同时,还指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6个文化动力特征,即方向性、动态性、协同性、突变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认为体育课程改革动力是由多种文化分力构成、由诸多文化因素之间的矛盾产生、具有主动力与次动力之分,体育课程改革的内驱力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差异、文化传承、文化变迁的视角下,对中关体育课程设计、中关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中美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提出目前中国体育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承袭课程改革思潮和人文奥运理念,佐以文化学、教育学等阐释体育课程文化内涵,多角度下剖析体育课程文化时代特征、社会意义、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审视体育课程文化的影响力,为体育课程文化的深入研究做铺垫,有利于逐步进化体育课程,指导体育课程文化自觉性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满足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有利于民族文化综合创新,引导和谐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文化价值取向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高校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的“精华浓缩版”,它不仅是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文化的反映,而且还担负着体育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的使命。多元化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应依据“道并行而不悖,并育而不相容”的和合思维,丰富和发扬高校体育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改革文化动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动力因子,即内驱力和外驱力因子进行分析,认为正是由于文化动力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才导致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频繁发生和体育课程自身的不断进步。同时认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动力特征将有助于未来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方案总是蕴涵着对原有课程的革新,认识课程变迁的过程及其必要性,能够加强课程改革的社会适应性和课程目标的针对性。通过对课程文化、体育文化和体育课程变迁关系的分析,从高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3个层面对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变迁进行分析,对于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把握高校体育课程的变革方向和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