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春秋"吴头楚尾"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头楚尾”,顾名思义,是吴国与楚国的交界的地区。吴国与楚国交界之事,全在春秋时期。“吴头楚尾”,在今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的东界之东,即在今安徽省、江西省境内。“吴头楚尾”的争战之事。主要发生在今安徽省的北部与中部。吴国攻取和占领艾邑(今赣西北地区)的时间,在公元前504年至公元前495年之间。从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73年。是吴楚边界的稳定时期。吴国辖有番邑(令赣东北地区)和艾邑(今赣西北地区);今江西中部和南部地区,大致属于楚国。(在令安徽境内)楚国的东界:乾溪、城父(今毫州市)——胡(今阜阳市)——英(今金寨县)——舒庸(今霍山县)——今宿松县。(在今安徽境内)吴国的西界:房钟(今蒙城县)——州来(今凤台县)——六(今六安市)——舒(今舒城县)——灊(今潜山县)。  相似文献   

2.
屯昌在海南的市县中,其设置时间是比较短的,仅有六十余年历史。1948年2月,琼崖区党委决定以澄迈县的第二区(今屯昌县西昌乡)和琼山县的第六区(今屯昌县新兴、大同、屯城、黄岭、藤寨、南坤等乡镇)成立新民县。1949年2月,琼崖区党委在今屯昌的南吕、乌坡、枫木等镇及岭门(现琼中县的乌石镇)等地成立定西特别区(相当于县级建制)。  相似文献   

3.
周孚,字信道,号蠹斋,南宋诗人。先世济北(今属山东)人,乃军将世家,后避乱寓居丹徒(今属江苏)。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淳熙四年卒丁官,年四十三。有诗文集《蠹斋先生钳刀编》30卷,其中存诗14卷约370余首。木集陈珙序称其“始刻意于诗,以后山为法,其后由陈而黄,由黄而杜,属思高远,炼句精稳,少而工,壮而新,  相似文献   

4.
秦汉汉中郡管辖今湖北鄂西北与陕西南部汉水上游的广大地域。秦朝为了统一南方,威慑楚地,将汉中郡的治所设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西汉中前期,汉中郡的治所仍在南郑,宣帝之后,郡治迁到西城(今陕西安康市)。东汉建武十二年前后(公元36年),郡治由西城迁回南郑,促进了东汉关中与蜀中文化的交流,带动了蜀道文化带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南宋词人赵善扛,《宋史》、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赵善扛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兹辑补其未备者若干事。要点有:善扛,宋太宗七世孙。信州玉山县(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六年(1170)十一月,已知邵武军泰宁县(今属福建)。淳熙七年(1180)前,曾知处州(今浙江丽水一带)。淳熙九年(1182)二月至八月,朝散郎、知湖州(今属浙江)。八月至十一年(1185)十一月,丁父忧。淳熙十一年十一月后,提举某路常平茶盐公事,疑未莅任。约淳熙十二年(1185)或稍后卒。  相似文献   

6.
秦皇朝统一中国后,今商洛地区属秦的“内史”地,安康、汉中员素的“汉中郡”(战国楚怀王置,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又置,以汉水而得名。治所在南郑,即今陕西汉中市东,拍境相当今秦岭以南,湖北保康县以西,粉有河、珍珠岭以北地区)。西汉景帝时,将案的“由史”地分量为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l财年),又分右内史东半部署京兆尹,今商洛地区属京兆尹管辖,东汉亦然。西汉时将汉中郡治所由秦代的南郑移至西城(今安康西北),辖境如秦代,东汉皇朝时,又将汉中郡的治所移回南郑。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大发展的阶段,也是陕南…  相似文献   

7.
刘徽,我国魏晋时的数学家,淄乡(今山东临淄或淄川一带)人.身世、履历、生卒年代都不见于史籍记载.他注释了古代经典名著《九章算术》,创造了“今有术”(由三个已知数求出第四个数的算法,即由a:b=c:x求出x)“割圆术”“球体积计算方法”“重差术”(测量方法).在算术、代数、几何及三角(重差术)多方面的独到成就,确立了他在中国数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通济渠是隋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其东段通称汴河。由于早期文献记载或简略不明,或易生歧义,所以关于通济渠东段(汴河)的具体流经线路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当代历史地理学界主流观点是认可中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里对汴河的记录,即西起黄河板渚(今河南荥阳市北),向东流经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宋州(今商丘市),再偏向东南流经宿州(今安徽市名),至泗州(今江苏盱眙县北洪泽湖中)入淮河。通过研究认可此说,并且发现盛唐人高适的《东征赋》是佐证此说的一条新的重要书证,它比《元和郡县志》早了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9.
陈胜王陵     
俊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11):F0002-F0002
陈胜王陵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陵,位于商丘永城市东北芒砀山主峰西南麓。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人,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被征戍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义军在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建立张楚政权,陈胜称王,声势浩大,震撼暴秦。起义失败后,在下城父(今安徽省涡阳县境)被车夫庄贾杀害,部将吕臣又斩庄贾,迁葬陈胜于芒砀山: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史记》载颛顼于《五帝本纪》,时代排序第二。据史实考证,颛顼生于若水,若水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第一大支流,由北而南蜿行于川西山谷间。颛顼生地具体位置,约在今四川荥经县。颛顼乃黄帝直系苗裔,经若干世代而至于禹。据考禹生于西羌,其地在汉之广柔县,约当今四川北川、汶川等县。我中华人文初祖炎、黄及其后代,渐进而成华夏族群,其始则蕃衍生息于西部(今陕、甘、川),后乃移主中原,奄有广阔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11.
酃是汉代未水入湘处(今衡阳市城东)的地名,之前曾名寵和龐。自赵宋以来,是今湘东炎陵县名。其偏旁“霝”同雷、电(雹)、震、霆为同一个词族,是古人对雷电自然现象的文字记录。反映了先民对雷电由自然崇拜到龙之神灵崇拜的认识过程,也是我国龙崇拜源于雷电崇拜的一个典型例证。而“酃”则以地名的形式保存了这一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2.
谢琰 《小学语文》2014,(1):121-122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经典简介] 高适,字达夫,唐渤海(今河北省景县)人,世居洛阳。幼年丧父,青年时期在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漫游,客居淇上(今河南淇县)。  相似文献   

13.
李曾伯乃南宋后期诗人、词人,今考证其生平著述及版本流传如下:淳祐十二年(1252)夏,李曾伯自刊《可斋杂稿》三十四卷于荆州家塾杞梓堂。宝祐二年(1254),李曾伯于荆州又成《续稿》八卷,收录两年间新作。《续稿后》则收录宝祐二年(1254)至景定二年(1261)七年间之新作。后,其子李杓于咸淳六年(1270)将文集三刊于书市,印成中笥本。然是集现已无刻本传世,今所见均为清抄本。又有嘉定十三年(1220)至绍定三年(1230),李曾伯在蜀,曾与老儒王揆合作《班马字类补遗》,然宋版《补遗》今已不存于世,今《班马字类》五卷提行本(附补遗)主要有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涉闻梓旧》本。  相似文献   

14.
作者简介:周密(1232~约1298)字公谨,号草窗、苹洲,济南(今属山东)人,后居吴兴(今属浙江)。早年随父往来闽、浙,景定间,为临安府幕属,后监和剂局、丰储仓,为义乌令。宋亡不仕。其词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亦能书画。有《草窗词》、《齐东野语》等。  相似文献   

15.
元结是中唐诗文革新的先行者,曾先后两次寄寓武昌(今鄂州)。他在武昌创作的诗文,体现了他关注现实社会、现实人生,敢于刺世疾邪,志在救时劝俗的特点。其诗其文蕴含的文化精神,应是武昌(今鄂州)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值得今人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晋金昌城考     
金昌城是晋代筑于河西走廊东端的一座军事城堡,多数学者认为其位置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北,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考察说明:金昌城实在武威东南的洪池岭(今乌鞘岭)北麓,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安远小盆地的安远古城即其遗迹  相似文献   

17.
羌族源于西戎,活动在黄河上游,中心在河湟之域(今青海东部及甘肃部分地区),以羊为图腾,由土著戎族结合三苗(蛮人)与华夏族人而形成,尊奉炎帝为祖先。其本族的祖先为戎人无弋爰剑,后形成较多的种落。秦献公派军西征,无弋爰剑之孙叩率羌落避难而西迁。战国末期,“河湟”的羌落又有南迁于岷江上游的蜀族地区(今四川广元、绵阳、德阳、阿坝、广汉地区)者,后形成白马、牦牛、冉 等羌。历沧桑,至明清或近代,羌族除少数仍称羌外,大都演变为藏、珞巴、彝、纳西、白、基诺、哈尼、普米、傈僳、怒、阿昌、拉祜、缅、景颇、独龙、门巴等族(今四川有羌、藏、彝等族)。川西北羌人等皆尊奉炎黄和禹为祖先,多已汉化。羌族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铜仁(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史前(新石器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几个时期,但分属邻近政区管辖,有时处于失管状态,由当地土著大姓管理,元明清时期,先有土司制,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贵州建省后,在今铜仁境设思南、铜仁、石阡、鸟罗四府,后清政府设松桃直隶厅专管苗务。1912—1914年各府、厅、州一律改设县,至1943年(民国二十二年),今铜仁行政区划基本固定。  相似文献   

19.
黄州故城考     
唐代末叶,黄州州城从原黄冈县的西北部迁移到东南部,先后驻治过故城、明城。故城的主城区是由今定惠(花)院东岗(东面)、一字岗(北面)、黄高东岗(西面)、西湖一路(南面)围成的近方形的区域,还包括位于主城区的西北角西坡上的一个子城,故城有三个城门:朝宗、向日、龙凤。朝宗门为滨江的南城门;向日门为东门,位于定惠院东岗通向青砖湖路第二个出口处;今汉川门即宋代的西北城门,可视为龙凤门。  相似文献   

20.
符氏因官得姓。时间约在秦始皇26年至37年间。二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中,其人丁已遍布海内外。从其发展演变吏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根在琅琊(今山东临沂),得姓之地是咸阳。第一个发展高峰为五代、宋初时期,以河南宛丘(今河南淮阳县)为中心。时至今日,海南则为其人口第一大省。在其发展演变史中,既有外族基因流入的记载,亦有宗支流出的记录。发展至今,其姓氏已是一个民族融合的结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