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 《新闻知识》2006,(3):62-65
1996年,广州的《羊城晚报》首次将文化新闻版改为“娱乐新闻版”,从此后全国各种报刊以及电广传媒纷纷效仿,一时间娱乐新闻席卷了中国大陆,迅速地在中国新闻业界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俨然取代了文化新闻,成为了新的主角。短短数年之后,娱乐新闻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甚至开始出现了产业化的趋势,逐渐走向成熟。其受欢迎程度更是一路走高。  相似文献   

2.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短短数年间 ,娱乐新闻以其活泼、轻松、幽默的文风和及时、客观、真实的报道脱颖而出 ,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新闻样式之一。几乎所有的综合性报纸都有了娱乐新闻或文化新闻版 ,有的还专设了娱乐新闻周末版。或许由于娱乐新闻太“年轻”的缘故 ,所以它在所有新闻样式中既显得特别有生气 ,也显得非常稚嫩 ,故而难免泥沙俱下。尤其是去年 ,大量文化报刊的出现 ,使得从业人员在短期内剧增 ,因此难免鱼龙混杂 ,从而导致文艺记者整体水平的下降。反映在娱乐新闻中 ,便出现了无中生有、道听途说、庸俗媚俗、无聊炒作等诸多问题。而所有这些 ,势必加深…  相似文献   

4.
毕岚 《新闻记者》2007,(5):42-43
2006年底,一封神秘邮件和几张人影模糊的照片,又把各都市报娱乐新闻版的记者和编辑“炒糊”了一回。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再来个“回放”,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相似文献   

5.
吴翔  王芳 《视听界》2007,(4):70-73
“料”是两岸娱乐报道中对于“新闻”的一种特定指称,也是现代娱乐节目的主要卖点和核心内容,本身当然就是新闻的一种;但这种“新闻”往往与硬新闻无关,而是娱乐新闻中特有的软新闻的指称;同时,这种新闻总是与特定的人群——明星的个人隐私密切相关,但却往往具有普适性,是受众面很广、各阶层皆宜的一种现代生活文化佐餐。  相似文献   

6.
呼唤新闻良知杜绝虚假新闻——浅谈虚假新闻与道德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保卫 《新闻界》2001,(2):34-36
新年之初,从成都传来消息,在此聚会总结和检讨2000年娱乐新闻报道得失的35名年轻的文化娱乐报道记者联名发出倡议,倡导加强道德自律,反对虚假新闻,净化文化环境,为刚刚步入21世纪的我国新闻界吹来一股清爽的风。近年来虚假新闻大有泛滥成灾之势,特别是文化娱乐新闻更是“泡沫”四溅,虚假多多,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以致于一些人调侃地将娱乐新闻称之为“愚人星闻”,将文化娱乐记者贬之为“狗仔队”。文化娱乐记者自醒自查,带头打假,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叫好的事。但愿新闻界全体同仁一致行动,共同呼唤新闻良知,将新闻打假活动进行到底。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7.
现在一些地市晚报对于如何办好文化新闻版感到很困惑,娱乐新闻版明星猛料不断,版式活泼,吸引眼球;相比之下,文化新闻版的经营就逊色多了,不仅版式呆板,而且稿件的新闻性和可读性比娱乐新闻也要差一点。依照笔者多年来从事晚报文化版编辑的实践来看,文化新闻版立足本地,做出“土  相似文献   

8.
李玲 《新闻窗》2014,(3):24-25
当前,我国报纸“新闻娱乐化”发展的态势越来越迅速,各类报纸的新闻娱乐化逐渐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新闻娱乐化。针对我国报纸娱乐化的问题,众说纷纭,毁誉各半。一些人认为报纸新闻的娱乐化是低俗化的表现,娱乐代替了文化,不利于报纸发挥其社会媒体的作用,是对文化的一种损害;  相似文献   

9.
张帆 《现代传播》2003,(4):116-117
“电视文化新闻”节目 ,近年来发展迅猛 ,已成为引人瞩目的新的电视景观。目前 ,此类节目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诸如CCTV的《综艺快报》和新近推出的《文化报道》节目 ,它是对画展、歌舞演出、音乐会、图书资讯等国内外文化资讯进行的一般性报道是传统“新闻”的分支 ;另一种是像《娱乐现场》、旅游卫视的《娱乐任我行》、湖南台的《娱乐无极限》、凤凰台的《娱乐串串烧》等节目 ,是报道影视歌领域流行歌手、影星日常活动等内容的娱乐文化资讯 ,是“时尚娱乐”的分支 ;再有一种就是介乎两者之间 ,如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化播报》节目。它…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11,(8):7-7
冯秋红在2011年第6期《传媒观察》中撰文提出,现在的文化报道大多“没文化”。在目前都市生活类报纸的文化娱乐版面上,文化报道已经完全让位于娱乐报道。为什么会走到这样一种境地?1.商家、明星、媒体三方“合谋”,完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2.媒体已有思维定势,重娱乐报道而轻文化报道。如今,一提文化,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娱乐。媒体发展到今天,从业人员乃至于主管者都已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文化报道“曲高和寡”,唯有娱乐报道才能带来关注度。所以,宁肯大量转载网络上的无聊“星闻”,也不去推动一些原创的文化新闻的挖掘。  相似文献   

11.
让娱乐新闻远离粗鄙——钱江晚报文娱新闻报道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芳 《新闻实践》2005,(9):52-53
近年来,在新闻界有一类新闻显得异常喧嚣热闹,它就是娱乐新闻。这类新闻呈“异军突起”之态,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报纸相关的版面也急速扩张。尤其是在综合性都市类日报中,娱乐新闻的地位已从“花边”上升为“主版”。然而,它在吸引不少读者眼球的同时,其口碑却一直不佳。娱乐圈是个被放大的名利场,鱼龙混杂,而娱乐新闻也真假难辨,芳香与腐臭同在。笔者就职的钱江晚报人文版一直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笔者就此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丰峰 《新闻实践》2005,(6):52-52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和版面的扩充,如今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新闻在版面上已越来越被边缘化,娱乐新闻则风头十足地唱起了主角。娱乐新闻已有蜕变成“八卦新闻”之嫌,作为一位从事娱乐新闻报道已有10多年的记者,为此深感忧虑。翻看一下报纸,便可发现大量的“八卦新闻”充斥着版面,诱惑着读者的眼球。如,导演黄  相似文献   

13.
正报纸要增强服务性,这已经是报业的共识。如何提高服务性,很多报纸都做了有益的探讨。报纸是由一张张版面组成的,提高服务性首先要体现在版面的编排和设置上。笔者认为,在一版刊发重要的服务性新闻导读,将传统文艺副刊改为文化、旅游、健康、娱乐等内容的大副刊,是提高报纸服务性的两种有效途径。报纸的服务性,是靠刊登服务性新闻体现的。服务性新闻是一种为社会公共事务或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无偿提供信息的新闻。其特  相似文献   

14.
时下,在人们的眼里,娱乐记者的名声不怎样好听,这恐怕与少数娱乐记者的基本素养欠缺有关。为了赶抢具有“轰动效应”的明星新闻,某些人不惜听风即雨,置新闻最起码的客观性于不顾,从而丧失了读者对这些报道的信任。某些娱乐记者早上两眼一睁就开始紧紧追逐明星大腕们的生活细节,为此一些花边绯闻、多角恋爱、豪宅香车、美女如云的所谓明星轶事充斥了一些报纸版面。然而,当笔者读过《新安晚报》10月19日B12版的《娱乐天下》后,不禁为其另辟蹊径而叫好。这个版在《挣钱有道,节俭有方》的大标题下,刊载了大牌明星成龙限制用手纸、蔡依林不敢乱…  相似文献   

15.
大众日报今年将分步实施改版。在年初对版面进行微调和改进的基础上,从3月15日起率先对专刊进行改造和调整:将原七、八版的专刊版改为新闻版;创办“社会周刊”、“商务周刊”,改进“大众书画”、“电脑特刊”和“大众周末”。改版后该报从周一至周五每天保持八个新闻版,新闻信息量大大增加;同时使专刊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 第七、八版由专刊改为新闻版。 第七版为体育文娱新闻;第八版为大众新闻视窗。 创办两个周刊,改进三个周刊。 一、“社会周刊”(周三出版,双周刊),第九版:在原“读者之声”专版基础上进行适当…  相似文献   

16.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17.
程文 《报刊之友》2010,(1):93-94
都市报娱乐报道,近几年空前繁荣、花团锦簇,为报纸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发挥了有力作用。但是,娱乐报道在“娱乐至死”喧闹背后的空洞、肤浅甚或是低俗却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读者诟病最多的地方。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娱乐报道作为新闻文化新闻建设方面的一支有生力量,应该关注什么?传播什么?娱乐什么?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规则,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体现娱乐精神、文化内涵,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做“火”了热点,赚“足”了 眼球。在本月报纸的娱乐新闻版上共登载娱乐新闻260篇,平均每天8.4篇,其中网络下载或改写140篇,占报道总量的53%;配图189幅,即72%的娱乐新闻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报道给读者。真可谓是做“火”了热点,赚“足”了眼球。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聚焦热点。其一是演艺界“名人”的新闻,其二是与广大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19.
原本,就新闻单位的编采部门而言,是只有编辑与记者之分的。而“娱记”(即“娱乐记者”)之称谓,是近几年才叫开,并逐渐被人们认同的。所谓“娱乐记者”,顾名思义,也就是以采写娱乐方面的稿件为主的记者。和体育记者等一样,“娱记”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群体...  相似文献   

20.
面列“快餐文化”的流行,文化新闻版应如何定位?一、以消遣性、娱乐性为主的“快餐文化”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不能充当主流文化的角色。固然,以消遣性、娱乐性为主的“快餐文化”有其存在的千万条理由,但它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不能充当主流文化的角色。目前,这种“快餐文化”在新闻类版面上已成“燎原之势”。作为文化新闻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思考,“快餐文化”给大众带来了什么,它在满足大众的消遣、娱乐的同时,有什么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