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考试妙答录     
考生实乃世界第一聪明搞笑专家。君若不信,请看: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答一:碧血洗银枪。(这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答二:乱世出英雄。(有气魄!)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答:好酒同品尝。(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语文试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答:人不风流枉少年!(此乃“新鲜人类”的心里话。)语文试题:“不畏浮云遮望眼”,后一句是什么?答:飞来峰上有晴天。(若不知正确答案为“只缘身在最高层”,似乎此答案也还蛮像那么回事。有意思的是,经…  相似文献   

2.
考试妙答录     
《初中生之友》2014,(1):96-96
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 答一:碧血洗银枪。 (这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 答二:乱世出英雄。(有气魄!)  相似文献   

3.
语文考试,有一道题是:“丁玲的主要代表作是什么?”小袁不懂,他趁监考老师转身之机,便偷偷询问同桌,同桌小声答道:“《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袁立即写上。当晚,老师阅卷,突然哑然失笑,原来他写的是:《太阳照着三个和尚》。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答一:碧血洗银枪(。这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答二:乱世出英雄。(有气魄!)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答:好酒同品尝。(做广告啊!)语文试题:小说《红岩》的作者是?答:江姐。生物试题:请试述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一:网吧被查封或电话欠费停机。(喂,恐龙只…  相似文献   

4.
考生实乃世界第一聪明搞笑专家。君若不信,请看:作文题:70年前的今天?答一: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答二:70年前的今天,马克思怀揣《共产党宣言》入中国境内传播。答三: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点评:善哉!先辈们办完大事也不懂得输入电脑建个“备忘录”什么的。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答:好酒同品尝。点评:这位同学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历史试题:简述李鸿章其人其事答一:李鸿章率中国人民海军在甲午海面上一举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答二:李鸿章率领俄罗斯农…  相似文献   

5.
语文试题:“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什么? 答:尚能饭否? 点评:绝妙!有朋自远方来,为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为混一饭耳。问其尚能饭否,使其居进退两  相似文献   

6.
脑筋急转弯     
急!急!急!真是急死人啦!1.问:有一块天然的黑色大理石,在9月7号这一天把它扔到钱塘江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2.问:有一个人在沙滩上走,可是他回头却看不到脚印,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妙!妙!妙!真是妙呆啦!答:沉下去。答:他是倒着走的。急!急!急!真是急死人啦!3.问:许多东西加热后都熔化了,可有一样东西一加热就凝固了。那是什么东西?4.问:什么窝不能住?63妙!妙!妙!真是妙呆啦!答:蛋。答:燕窝。(插图/天拙)脑筋急转弯  相似文献   

7.
绝妙好句     
1.“清水出芙蓉”的下半句?答一:碧血洗银枪。  相似文献   

8.
寇丽娟 《幼儿教育》2011,(12):31-31
姥姥问:“想吃米饭还是包子?”宝宝答:“都行!” 爸爸问:“今天去姑姑家玩吗?”宝宝答:“都行!” 妈妈问:“宝宝穿哪件衣服,黄的还是蓝的?”宝宝答:“都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管你说什么,宝宝总是一个回答“都行”。真的是都行吗?有的时候虽然宝宝嘴上说都行,可真要做起来,却又板着小脸,撅着小嘴,满脸都在告诉你:“我不高兴。”要么就是看似在做,但他的小心思好像又在惦记其他的,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他的小脑袋里到底想些什么,你还真有点捉摸不透。  相似文献   

9.
欢乐碰碰车     
一、考眼力左图中哪两个星完全相同。二、拼图请你将右图这5块黑纸片的圆弧连成一个圆周,看看中间会出现什么图形?(要二海)三、同病相连刘长海四、幽默二则每日一件好事老师问两位同学:“你们今天做没做好事?”学生:“做了!”老师:“做了什么好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一位老太太为什么两个人扶?”学生:“因为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最长和最短一位老师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最长,什么最短?”一位学生回答:“一节课最后几分钟最长,考试时最后几分钟最短。”欢乐碰碰车@要二海 @刘长海 …  相似文献   

10.
几何课上,老师把我从迷迷糊糊的睡梦中叫醒,问:“和相交线对立的是什么线?”同桌提醒我:“平……平……”我如获珍宝地说:“苹果线!”语文课上,老师领我们读:“清晨的阳光一点也不耀眼。”我们跟着读:“清晨的阳光一点也不要脸!”英语课上,老师教了我们apple这个单词,老师说:“跟我读--苹果!”我们大声的读:“--苹--果--!!”生物课上,老师告诉我们水绵是自养植物,老师问:“还有什么是自养的?”我答:“人!”地理课上,老师提问睡梦中的我:“北在哪里?”我答:“在我头顶上啊,不是上北下南吗?”历史课上…  相似文献   

11.
脑筋急转弯     
急!急!急!真是急死人啦!1.问:有一种路,任何人都走不了,是什么路?332.问:什么人可同时用两个脑工作?妙!妙!妙!真是妙呆啦!答:电路。答:使用电脑的人。(图/天拙)脑筋急转弯  相似文献   

12.
两个木头疙瘩清末,兴起新学,不但教授语文,也讲算术和其他课程。有个教师问学生:“一加一是多少?”学生答:“三。”老师生气地说:“你真是个木头疙瘩!比如说吧:你和我是几个?”学生答;“两个木头疙瘩。”两个木头疙瘩...  相似文献   

13.
沉默不是金     
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说道:“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场景1:一年级学生组。小学生们看了黑板上的圆圈之后,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问题:“是个月亮!”“怎么是个月亮呢?”节目主持人高兴地问。“黑板是天,天黑了,月亮又白又圆!”“是个乒乓球!”“是烧饼!”“是鸡蛋!”“不,这是老师的眼睛,发脾气啦!”场景2:初中生组。一个常考第一名的尖子学生,规规矩矩地带头举起了手。然后站起来指着黑板上的圆圈答道:“这是一个零。”节目主持人问:“他答的对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对!”节目主持人又问:…  相似文献   

14.
“打倒语文!”这是语文课代表来交作业本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的一句话。当时,我问她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语文,她便用那个年代特殊的语言表达同学们对语文的感情。学生们不重视语文学习,我是知道的;但对语文厌恶到了要“打倒”的程度,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问他们:“难道冯老师的课上得不好?”“不,冯老师的课当然上得很好,但下课我们就不想翻语文书了。一到考试,就背呀背,什么文学常识,什么动宾动补之类,真烦人!”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语文可不只是死记硬背呀!”我又问,“那同学们喜欢诗歌、散文、小说吗?”“不喜…  相似文献   

15.
一位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答是“水”或“泥”,只有一位学生答是“春天”。结果被判错。近些年,这个事例在教育界广为流传,被认为是扼杀创造性思维的典型事例。理由是“雪化了是水”谁不知道?毫无创意!只有回答“雪化了是春天”才是创造性思维。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欧美的一个国家。在一次物理考试中,有一道题是“用气压计去测量一座楼的高度”。一位学生用的是“创造性”思维:一是可把气压计拴一根绳子,从楼顶垂下去,然后量绳子的长度;二是干脆把气压计送给看门老头,请他告诉一下楼的高度即可。那位洋教师对…  相似文献   

16.
应是绿肥红不瘦○刘武德宋朝女诗人李清照填小词《如梦令》,末句中“绿肥红瘦”四个字,形象描绘春末夏初的景色,可谓神来之笔。最近一位语文专家撰文指出:目前语文园林的现状是“绿瘦红也瘦。”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不是吗?语文教学陷入困境:费时多,收效少;教师累...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三、五、七册一、二单元教学问答迁安县小学教研室张书民问:第一册一、二单元“看图读拼音识字”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教学中应注意什么?答:本册一、二单元共安排了12课“看图读拼音识字”,识字66个,学会17种笔画名称和生字的笔顺。这部分...  相似文献   

18.
聪明的山羊     
一天,一只山羊在山坡上吃草。忽然,北面来了一只老虎,南面来了一只狮子,它们都想独吞山羊。 山羊一见它们来势汹汹,心不由地一沉,它想,自己跑是跑不了了,保住命再说吧!于是,它装着害怕的样子说:“两位大王。”“什么?你叫它大王,告诉你我才是大王!”老虎和狮子同时吼道。山羊连忙改口:“两位大哥。”“叫我大哥!叫我爷爷,还差不多。”老虎和狮子又同时怒吼叫起来。山羊又改口道:“两位爷爷,我这两天没吃到什么好东西,胃里全是一些烂布、草根什么的,你们还是把我饿上两天,再吃,那味才美呢!”山羊故意装出饿极…  相似文献   

19.
生日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语文老师笑盈盈地走进教室,然后刷刷刷地在黑夜上写下一行大字。同学们迷惑不解:“老师又在搞什么鬼?”写完后,同学们一看,原来是“谈谈怎样过生日”,于是,大伙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说:“我过生日的时候,要请好多人大吃一顿!”有的说:“我要爸爸妈妈带我去游山玩水!”还有的说:“我过生日一定要……”这时,语文老师开始发话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同学们齐声答道:“知道!”声音惊天动地。“那有没有人知道父母的生日?”老师又问道。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下课了,我回…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言之有理爸爸和小华一同参观一个摄影展览。一幅名为《上学途中》的照片吸引了他们,拍摄的是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嘻嘻哈哈地走着,十分生动。可是小华说:“题目写错了!”爸爸问:“怎么错了?”小华说:“应该是《放学途中》,上学哪有这么开心!”岂有此李张小常听爸爸向人自我介绍时说:“敝姓张,是弓长张,不是立早章。”一天,有位客人来访,碰巧爸爸不在家,张小就问客人:“您贵姓?”客人答:“我姓李。”张小问:“是弓长李,还是立早李?”“岂有此李?!”客人惊讶不已。别字一家商店的售货员在黑板上写了“批发另售”四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