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框架内,开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互动,是时代的要求,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以"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体育理论"和"终身体育的理论"为支撑,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构建多元的、多层的融合互动,资源共享,把学校体育送到社区和家庭,把社区体育引进校园,从体育活动的相互交流到体育精神的相互影响,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共同提升.加快"让学校回归社区"的进程,创建和形成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和体育学等方面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家庭、学校和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学校和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对"阳光体育运动"和"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的开展和实施、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及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功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以及"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国家对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日益重视。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继续、巩固和延伸,能有效地使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形成体育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庭体育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根据成员的爱好和需要进行的以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止疾病为目的而开展的体育活动总称。为了了解本  相似文献   

4.
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对青少年体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限制了青少年体质的发展,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意识较为淡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存在极大的偏差.指出要建立增进青少年体质的长效机制,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真正落实《意见》精神,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执行情况的监控力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体育组织网络,改革考试制度,切实减轻青少年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尚未完善,课余时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空置,家庭、社区的能动作用利用不足。构建学校、家庭、社区青少年体育联动运行机制,包括动力要素、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研究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等,分析了各因素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尝试建立学校、家庭、社区青少年体育联动运行的机制,优化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的今天,为加快全民健身向更高水平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列为首要任务.结合目前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现状,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不断拓展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途径:强化学校、家庭与社会对青少年体育的认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网络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法等,并根据国内外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发展方向,提出整合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的体育资源和体育工作,构建三者体育一体化的网络服务体系,为终身体育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基本含义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把学校体育教育置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去自由发展,使学校、  相似文献   

9.
沈斌 《中国德育》2014,(4):36-38
正2013年11月26日发布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提出:"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活动时间,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实效,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形成合力,培养青少年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的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切实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青少年心理的整体特征,分析了竞技体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并分别指出社会媒体应对出现的竞技体育现象多做一些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强调这种现象只限于此项体育运动,切实担当起通过竞技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责任;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家庭应努力营建良好的家庭体育...  相似文献   

11.
游泳、保龄球等新的教学内容在大学体育课中开设,迎合当前方兴未艾的休闲体育的需要,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终身体育和休闲体育的思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经济较不发达的湖北省,少有大学建游泳池,更不用说花上百万搞保龄球设施。该文在结合本校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对较发达地区。就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做一些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逻辑分析法等,对21世纪以来所有以“‘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着缺少核心研究人员、缺乏实证研究以及对策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建议要将‘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加大其实施体系的研究,并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并确立趣味体育在青少年体育习惯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对有效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的途径提供参考,对其它学科与体育学科的交叉综合应用提出新的思路;通过文献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趣味体育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开展趣味体育在青少年体育习惯培养中有重要作用,如果使趣味体育运动校园化、常态化,则更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体教结合"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是新时期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为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而期望构建的和谐体系,是对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的一个有效的补充与完善.考察中国"体教结合"的发展历程,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体育与教育人才成长规律以及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等为理论支撑,概括了中国"体教结合"层次及其模式,进一步探索了"体教结合"体制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渐进式完善其体制的理性诉求,以"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为标准,走适宜的"体教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体育与村落体育都属于区域性体育形态。在全民健身计划落实过程中城市社区体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社区体育与村落体育理论研究的不对等以及内在规定性上的差异,使得两者外在表现形态上呈现各自特点。这种差异为我们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家校协作”的方式,能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行为与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文章以教育理念与健康理论为支撑,阐述“家校协作”培养健康体育行为的内涵,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家校联络制度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并指出实现家校协作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洛阳市实验中学推广试行的趣味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趣味性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寻求趣味运动健康持续开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社团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体育社团开始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来,而体育社团的快速发展稳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使学校体育社团的教育功能显露出来,逐渐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力助手。体育社团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体育与学校体育社团之间存在着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存在联系并可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秦巴山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发展目标、参与主体和实施空间上是一致的,资源可以共享,其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为:(1)通过区域高校成立体育社团来协调学校与社区的体育活动;(2)加强学校与单位、企业的联合,形成体育共建;(3)在社区中成立体育俱乐部,吸引学生、家庭参与,进行自主管理,有效促进学校与社区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毕节市中小学学生家庭体育教育的体育环境,教育思想、内容、途径、方式、方法,以及家庭体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着重探讨家庭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家庭体育教育意识的作用;对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