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中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面所进行的反思性拓展,以及由此推动的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作了基础性评述.从而展现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与研究所达到的阶段性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①的历史唯??主义理论<简称历史唯物论>的体系结构要不要改革以及怎样改革?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学术理论问题. 首先,要辩明的是旧体系有何弊端.现在我国通行的多种版本的哲学原理教材是因袭斯大林1938年为《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撰写的第四章第三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来安排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体系结构的.它的特征是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和辩证唯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入手,讲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示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第六章阐述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原理,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构人类社会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原理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还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哲学基础,因而需要对本章的内容给予高度重视。 一、本章的基本特点、结构和教学思路 1.本章的基本特点。要讲好本章,首先需要了解本章的基本特点。与其他各章相比,本章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容多。一是…  相似文献   

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示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第六章阐述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原理,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构人类社会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原理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还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哲学基础,因而需要对本章的内容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同样是讲道理,有的人能把道理讲得入木三分、妙趣横生,使听者心悦诚服;有的人却把道理讲得生硬老套、枯燥乏味,使听者昏昏欲睡。可见,讲道理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从理论上研究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哲学角度对科学发展观加以探讨。一、持久可持续认识体现的哲学原理发展观中提出的“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是建立在对人…  相似文献   

8.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出版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而每种版本的体系却不尽相同。那么究竟如何使大家取得一致的意见,我们就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使其与体系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体系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体系,既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本”,又要反映哲学在新时代下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两课”教育是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是“两课”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灵魂,:乓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近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要实行教学改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人们也在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改革。不能否认,这些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在教学思想、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的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的效果还不理想,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存在着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毫不动摇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丝毫不动摇,这同样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指导原则。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我们应该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体系和它的基本原理。以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存在某些缺点和不足为理由,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能成立的。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11.
哲学原理高度抽象,一般人学起来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讲哲学要引起大家学习的浓厚兴趣,就不能采用从概念到概念,只在理性的王国里兜圈子的方法。那么怎样才能把哲学讲活,讲得引人入胜,感到亲切易懂呢?实践证明,欲达此目的,非“深入浅出”不可。深入浅出的讲解方法是哲学原理的抽象性、概括性所决定的,是讲解哲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它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事理论宣传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两课”教育是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是“两课”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灵魂,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近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要实行教学改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人们也在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改革。不能否认,这些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在教学思想、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的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思想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哲学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它所揭示的科学内涵对指导我们正确地贯彻执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历史教学的“深”与“浅”的问题,在一些老牌的四年制本科大学,似乎是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的。可是,在三年制专科学校,对此却颇有争议。有的人认为;这类学校是培养初中教师的,在教学上就不必讲得那样“深”,而应该讲得“浅”一点,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两个重要问题耿殿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我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现有教材又都没有讲得很明白:一是生产力怎样决定生产关系,二是怎样的生产关系才是先进的。毫无疑问,这两个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  相似文献   

16.
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逻辑体系应该改革。那么,应该怎么改革呢?本文试图通过《自然辩证法》与《资本论》这两部经典著作的逻辑体系比较,来探讨改革现行哲学体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我从哲学教学角度谈几点看法: 第一,这两年我给理科研究生讲自然辩证法课,开始时多数学生不大重视,有的甚至说你讲的对我来说,如果没有害处,至少是无益的。还有的说是哲学原理的老调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讨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同志指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只讲“物”,不讲“人”,“见物不见人”。为了“弥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缺陷”,他们提出要用“人”来“重新说明”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这些同志看来,在原始社会里人的本质是完善的、美好的;后来出现了私有制,人的本质异化了;将来随着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和私有制的消灭,克服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又恢复到原来的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的复归。有的同志还将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历史,简单地概括为“人——非人——人”的历史公式,并誉之曰所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一历史公式所体现出来的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是人道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同时,这一历史公式也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技工学校确实碰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现在应该先解决什么问题?有的讲先解决政策问题,有的讲先解决资金,有的讲先解决领导班子,有的还讲你得想办法给我保住招生。这些都是要解决的。但是首要一条,从全国技工学校普遍情况看,应该先解决观念问题,也就是常州技校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当前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有较大区别,本文笔者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了历史审视和现实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