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重视以联教子,为我们留下了一副又一副的家教妙联。这些联语各有侧重,但其用意基本一致,那就是让子孙好好做人。它对今天的祖、父辈们教育好下一代,也许会有所启发的。  相似文献   

2.
家教联语或挂在厅堂前,或贴在书房墙上,孩子们天天看在眼里,念在口上,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教育好下一代,精心撰写出许许多多含义隽永、情深意切的家教对联。明代嘉靖进士孙升,官至礼部尚书。他的3个儿子坐享荣华富贵,沉迷酒色,不学无术。孙  相似文献   

3.
家教妙联     
《中学文科》2000,(11):10-10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重视以联教子,为后人留下了一副副的家教妙联。  相似文献   

4.
妙联话家教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重视以联教子,为后人留下了一副副的家教妙联。它对今天的老师、家长们教育好下一代,也是很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5.
最激烈的现象:家教   家教是大多数学生打工兼职的首选.双休日,华师武汉教院等师范院校的大门口,书桌一字排开,长达几十米.想做家教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三都有,各自忙碌着,都希望自己的“生意“兴隆,而同学们的见面语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成为“祝你好运“或者“找到活儿了吗?“之类的.……  相似文献   

6.
趣学成语     
我就接受您给我找 的那些家教老师! 价}{趣学成语@于昌伟~~  相似文献   

7.
文人的家风     
<正>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  相似文献   

8.
小议家教之严格肖续斌“对孩子应该严格要求,不放松任何小事情,但也要讲究教育方法。”──宋庆龄语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家长们的共识,然而许多家长却区分不清严格与严厉的界限,严而无度,酿成了许多诸如夏斐、夏辉事件的家教悲剧。严格是指对教育标准掌握的认真仔细的程...  相似文献   

9.
正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徐渭以此联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10.
联语是一种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湖州联语承载了诸多的地方历史、风情的文化内容,亦文亦史,亦庄亦谐。湖州联语不仅撰制水平相当高,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还由于联中的人、事、物涉及到湖州乡土人情和轶事掌故,成了湖州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教学中,联语虽不是教学中的重点,却是教学中的难点;虽不要求小学生撰写,却必须训练小学生会鉴赏,这是提高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最有效的捷径之一。下面仅就小语教材中出现的联语作一分析,共探联语教学之趣。  相似文献   

12.
“镶嵌”手法在联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析了联语中运用镶嵌手法的各种形式 ,论述了镶嵌法用于联语中有其独特的修辞功能 ,并指出联语中运用此法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明代是科举高度繁荣的时代,诞生了众多父子相继、兄弟联捷的科举家族.苏州太仓的王锡爵家族正是其中佼佼者,并形成了不攀附权贵、清白正直的优良家风.目前学界已经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家教对科举家族的发展延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王氏家族家风家教的具体分析,发现其家庭教育中蕴含了以身作则、平等交流和自立自强等理念,并因此在科举上大获成...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教学中,联语虽不是教学中的重点,却是教学中的难点;虽不要求小学生撰写,却必须训练小学生会鉴赏,这是提高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最有效的捷径之一。下面仅就小语教材中出现的联语作一分析,共探联语教学之趣。  相似文献   

15.
刘霞 《中学教育》2003,(9):9-11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 ,三者缺一不可……。”(李岚清副总理语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学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体制等方面 ,不断创新 ,不断升华。十年来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特点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与时俱进 ,常抓常新。因而成效显著。我们的具体做法概括起来是以下五点 :一是有一套完整的教材 ,与实际相结合的家教教材 ,我们编写了从中预到高三共七个年级的家教系列教案 ,向学生家长分期讲授 ;二是确立家教…  相似文献   

16.
王燕 《生活教育》2008,(4):17-17
家训,又称家教、家诫、家规、家仪、家范、家语、家言、家约、庭训、内训等,是封建帝王及士大夫阶层教育后代如何立身处世的道德读本。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蕴藏着强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指出,教育局近期在检查中发现个别公办学校教师在奥数奥语班兼职、兼课,甚至有在职老师在自家开办有偿家教班,影响恶劣?教育局4月27日下发《关于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通知》,把治理教师有偿代课等行为与校长目标考评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并将此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  相似文献   

18.
也说联语     
联语又称对联、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有文学形式,在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闪耀着奇光异彩。一、联语的起源与应用联语是诗词文体演变的产物,其历史源远流长。从周朝起,每逢年节,人们都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韵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像,悬挂大门两侧,用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当时被称为  相似文献   

19.
在沈阳的太清宫、丹东凤凰山的斗母宫等地 ,均可见一副用道家特有的“符字”写成的构形奇特、诡谲神秘的类汉字联语。这实际上是一副通过自创的特殊“符字”字形来蕴道家“养生十四决”真谛于其中的汉语析字联语。本文从文化修辞学的角度 ,对这副奇异神秘的联语 ,逐字进行了理论上的破解  相似文献   

20.
朱念 《初中生之友》2010,(12):38-39
对联被陈寅恪称为“最具中国文学特色”的一种体裁。茶联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联语的作者一般难以稽考,联语常用口语,基本不用典故,但很有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