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欣闻《文化学刊》创刊十周年,谨表热烈祝贺!十年里《文化学刊》在国内独树一帜,为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复兴而奋斗不息,令人十分感概赞叹不已!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有幸和《文化学刊》总编曲彦斌先生于2009年相识。记得初次见面是2009年9月29日。曲彦斌先生代表《文化学刊》来西安参加由西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论坛,我在会上作的《论科学发  相似文献   

2.
正湖山相映,友谊相连。2019年,是浙江省与日本静冈县建立友好关系37周年。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浙江美术馆主办,日本静冈县政府支持的"浙江·静冈文化艺术交流——柳泽纪子版画作品展"3月在杭州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80余件/组作品,其中包括2018年的部分新作《动物语言》系列。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驻日代表处在日本东京于1995年6月邀请了24位热心读者参加座谈会,就《人民中国》、《北京周报》、《中国画报》三刊内容及在日的发行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自1991年8月,《人民中国》改为在日本直接投邮以后,各同业书店从读者反应中总结出订刊、收刊、查寻、改址“四快”的改进成果,就《人民中国》内容的疑问,可通过电话直接询问,使读者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因病倒或死亡退订者还能及时收到  相似文献   

4.
去年十月金秋,浙江省高中生代表团一行33人赴日本美丽的静冈县作了一次为期一个星期的交流访问。代表团由浙江省旅游职业学院、义乌城镇职业学校、义乌中学和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等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组成,这是浙江省对外友好协会派遣的第二个浙江省高中学生访日代表团。代表团在日本静冈县日中友好协会的安排下,先后参观游览了东京迪斯尼乐园、静冈富士山、东照宫、京都岚山、金阁寺、清水寺、大阪城天守阁等,日本国的这些驰名的风景名胜和游乐场所,激起了大家浓厚的游览兴趣,特别是京都西郊的岚山,那是周恩来青年时代留下足迹的地方,他在当年…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1,(7):18-19
为了及时总结交流《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中国画报》三刊英版和日《人民中国》的改版情况,进一步明确外期刊的办刊方针和发展方向,强化重点期刊的对外宣传效果,7月4日至6日,外局召开了由上述4刊总编辑(社长)、编译部门负责人和局总编室、办公室等有关方面20人参加的重点外期刊宣传业务研讨会。外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名照,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赵常谦,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友义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03,(10):20-21
为庆祝《人民中国》创刊和在日发行50周年,并纪念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缔结25周年,由日中友协、日本东方书店、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起并主办的两项大型活动——“日本中的中国研讨会”和“国际水墨画艺术大展”,于2003年7月中旬分别在日本东京举办。7月12日,位于日本东京的日中友好会馆内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会馆入口处,张贴着印有《人民中国》创刊以来600期的封面汇总的大型宣传画;主席台正面墙上挂着“日本中的中国——庆祝《日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3日,在日本静冈县举行的世界茶叶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日本国内的观众像潮水一样,一批又一批地涌入展馆,品尝和购买自己喜爱的茶和茶制品,并带回各种各样的茶书,可谓盛况空前。日本静冈县知事石川嘉廷在欢迎酒会上不断地和来宾交换名片,而名片上印的竟是这样一句话:“每天吃六克茶和两个橘子促进健康。”由此可见,在日本特别是占日本国内茶产量一半的静冈县,十分重视茶和茶文化。从参加静冈世界茶叶大会开始,我们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代表团在七天时间内走访了东京、静冈、京都、大阪的茶场、茶馆、茶叶加工厂、茶乡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50周年,中国外文局也迎来了自己50岁的生日。回首50年,外文局及所属外文期刊做出的成绩里,既有几代外文局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更饱含着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 1950年月1月1日创刊的英文版《人民中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种对外宣传刊  相似文献   

9.
5月15日,“中国外文局汶川地震三周年对外报道采访团”抵达四川进行实地采访。采访团由局长周明伟、副局长陆彩荣亲自带队,由来自美、法、西、日、俄等国的5名外国专家以及中国网、《人民画报》、《今日中国》、《北京周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对外传播》等多家媒体单位共计24人组成。  相似文献   

10.
困难与机遇     
为实现外宣刊物读者年轻化的战略目标,努力改变《人民中国》读者老化、发行下滑的局面,人民中国杂志社派出以副社长兼副总编丘桓兴为团长,以东京支局长于明新、编辑刘文哲、翻译王众一为团员的代表团,于1996年10月13日至22日在东京、冲绳进行了考察。代表团在日本进行了紧张的考察活动,先后会见了中国广告社社长寺田亘利和日中青少年旅行财团理事长村上司郎;与东方书店社长福岛正和及出版部人员进行了座谈;同中国书恳会的东方、亚东、内山、燎原、中华书店社长进行了交流;在明治大学与学习中文的大学生座谈交流;拜访了我国驻日使馆的新闻参赞;访问了饭能市《人民中国》读书会和日本专家平井辉章等。在访问座谈中,我们就日本青年关心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央重点对外宣传刊物——《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杂志)是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于1952年创办的综合性图文并茂的月刊。现以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和中文6种文字出版,发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庆祝《今日中国》创刊45周年,该社将举办今日中国专题摄影大赛活动。  相似文献   

12.
宋庆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今日中国》中文版是在宋庆龄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于1980年10月创刊的。本刊前副总编沈苏儒先生在《怀念与祝愿》这篇纪念本刊创刊10周年、缅怀宋庆龄逝世9周年的文章中曾写道:“我刊中文版的创刊是她光辉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由于家庭的、历史的原因,她对海外华人、华侨有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11,(12):65-65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10周年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10周年。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相似文献   

14.
北京人艺从5月25日开始在首都剧场隆重推出德国现代经典话剧《屠夫》,由朱旭,郑榕和周正三位耄耋之龄的老艺术家再度携手合作同台演绎绝版名剧,成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重头戏。《屠夫》是由奥地利和德国两国剧作家彼得·普列瑟斯和乌尔利希·贝希尔共同创作的一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反思战争的代表名作。故事以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为背景,把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史实,浓缩在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月18日,日本。当何晓佩和她的同事们走进被誉为组织严谨、评判严格、评委层次高且特别强调作品原创性而著称的日本崎玉国际创作舞蹈大赛的会场,本届大赛主席宣布中国代表团的《飘荡》荣获金奖时.何晓佩和她的同事们热泪盈眶,紧紧拥抱,一颗久悬的心终于落下了。日本崎玉国际创作舞蹈大赛自上个世纪的1982年创办至今共举办了十二届,大赛仅设金、银、铜奖各一名。中国曾九次选派代表团参加。在1986年第三届比赛中,由中国舞蹈界已故泰斗、原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现代舞大师吴晓邦率领的代表团,以作品《鸣凤之死》夺得金奖。时隔十七年,由邓林编舞、张千一作曲、何晓佩主演的现代舞《飘荡》再一次获得了金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誊。  相似文献   

16.
1995年5月15日是《中国报道》杂志创刊45周年的纪念日,这是我社全体职工和国内外热爱《中国报道》的世界语者的一个喜庆日子。回顾45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重大外宣纪录片《东京审判》,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东京审判开庭70周年、国家公祭日、"七七事变"纪念日等重大节点,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等海内外多家电视台和网站播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第一时间主动回击了日本NHK播出的同名纪实剧集《东京审判》中的错误史观。该系列纪录片共为两季,每季三集,每集48分钟,先后斩获第21届亚洲电视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大奖、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8.
正值《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五周年、汉学研究所成立三周年之际,1999年4月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了“中国文化与汉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文化研究》主编、汉学研究所所长阎纯德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傅璇综、钱中文、谢冕、郭志刚、崔永华、王富仁、葛荣...  相似文献   

19.
《对外大传播》2011,(10):64-64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40周年 2011年10月25日,是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40周年。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这不仅是中国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影响深远的重大国际事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日报》明年将大幅扩版为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增进中国与海外的沟通与互信,满足中外读者对各类信息的需求,中国唯一的全国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将于2007年起大幅扩版,以全新的姿态向国际知名媒体行列迈进。这是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在2006年5月31日举行的中国日报创刊25周年庆典仪式上透露的。庆典仪式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同志充分肯定了中国日报25年的奋斗历程, 赞誉中国日报架起了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他“衷心希望中国日报的同仁们不辱使命, 把生日庆典作为新的起点,不断进取,奋发有为,使这座金桥更加宽广,更加通畅,让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更有效、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日新月异的伟大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