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一数》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教材安排了儿童乐园场景图,图中物体或人的数量分别可以用1~10各数表示。场景图下面的10幅小图是按1~10各数的顺序出现儿童乐园里的人或物,并用点子图表示出数量。在探讨用几个点子表示气球的数量时,个别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使听课的老师们各执己见。这幅气球小图呈现了两束气球,左边5个扎成一束,右边4个扎成一束。看图后,大多数学生认为:共有9只气球,就用9个点子表示。个别学生认为:这是2束气球,还可以用2个点子表示。有的老师认为后一种想法更具创新性,因为它开辟了…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呈现参观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图,让学生数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数,利用计数器和点子图感悟数序,用形象的虚线加箭头勾勒出1-5的书写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数感。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具体的情境中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教材第一册第2—3页教材简析教材中用儿童乐园里部分场景的画面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和数一数了解画面的有关内容。教材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说和数来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这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场景中的相关物体 ,能分别按某种顺序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是从场景中抽象出数 ,并用点子图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 ,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一数》这节课意在…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对6~10各数的认识是按照“主题图——点子图——抽象出数”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体现了小学生“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而点子图在学生思维由直观提升到抽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中抽象出 1— 5各数的过程。2 .能认读写 1— 5各数 ,会用 1— 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选用教材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实验教材 (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 一、观察情境图 ,在交流情境图的内容中抽象出1~ 5。  1.谈话引入  ( 1)你喜欢小动物吗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  ( 2 )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小动物 ,老师就带大家到动物乐园去看一看。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用师生谈话的形式 ,把学生引入情境 ,使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第一册第4页。教学目标:1.学会数数的方法,能结合实物图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初步会使用正确的单位名称。2.认识点子图,会根据物体的个数出示相应的点子图,会看着点子图出示相应个数的物体,初步学会物体个数与点子图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谁的点子妙     
正喜欢"标新立异"的点子们聚集在一起,它们七嘴八舌地就一道练习题展开了讨论,到底谁的点子妙呢?我们看看它们的讨论吧。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个图形需要棋子___枚(用含n的整式表示)。点子1说:"这个好办呀,一个一个地数就知道了啊!"  相似文献   

8.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要认真钻研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每一节教材的重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10以内数的认识的编排顺序一般是:通过数数理解一个数表示的物体的个数,认数字,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数的组成,理解数表示几,写数字。如1的认识是由主题图、1只小鹿、1根小棒、1颗珠子,书写体1和写1三部分组成;2的认识又通过点子图孕伏了数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有幸听了"用字母表示数"一堂课,感触颇深.以前"用字母表示数"的起始课例重点都放在用字母表示一个数量和数量关系上.这是学生认知上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正甜甜、妞妞和豆豆每个人手里都拿了好几串糖葫芦。请你数一数,他们每个人左手和右手中糖葫芦的红果数量,把数字写在"□"里,再在"○"里填上""""或"="。  相似文献   

11.
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在数学教学时,利用代数和几何的双面工具实现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可以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有利于我们准确掌握数学知识.一、用线形示意图解决行程问题线形示意图通常可以画成直线或环形图,用线段的长或曲线的长来表示某些量,并根据这些线段或曲线的长度关系列出方程.许多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线形图表示。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2.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便利,发展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2~54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能结合具体情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渗透符号化思想。3.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用字母表示数和建立代数式的抽象过程,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相似文献   

14.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甲、教学重点:认识10以内的数,正确规范地书写10以内的数,并能熟练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乙、教学难点:整齐匀称地写数字;连加、连减地计算。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 1.能结合图或实物数1到10的数,知道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2.能说出1到10各个数字,并能整齐匀称地写出1到10各数。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一、教材分析在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首先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多数学生看来,0表示没有,为什么还要用一个符号表示?从数的顺序上看,0排在1的前面,但教材的安排是先学1~5各数的认识,再学0的认识,为什么这样安排?同样是数,1~5、6~10各数都是集中学习的,为什么0要单独学习?  相似文献   

16.
第四阶段:数量归类与排序。实例一:《每列图片有多少》目标:幼儿把图片有序地排在排序板的框条内,并用点卡表示每条框中的图片数量。材料:圆片55个,排序板如图。最矮的框条内只能放一个圆版,依次排下去,最高的框条内可以放10个圆片。1~10的点卡5~6套。规则:1.在排序板上的框框内依次放满圆片。2.用点卡表示每条框框内圆片的数量。形式,幼儿5~6人一组,人手一套材料.(以下各实例的形式,若与此相同,则省略;若不同,则标  相似文献   

17.
列式指的是根据题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列式是学习中的一个重点,是学习代数的基础.近年来中考中经常出现列式问题,现举例如下: 一、列式表示数量问题 例1(2015年自贡市中考题)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我市某楼盘让利于民,决定将原价为a元/米2的商品房降价10%销售,降价后的销售价为( ).  相似文献   

18.
中考题荟萃     
近年来 ,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 ,全国各地中考命题 ,年年创、岁岁新 ,请读者欣赏 .1 同出一辙 日月变迁图 1例 1  (江西省 )在图 1日历中 ,任意围出一个竖列上三个相邻的日子 (数 ) ,设中间一个数为 a,则这三个图 2数之和是 .例 2  (安徽省 )图 2是 2 0 0 2年 6月份日历 ,今用一矩形在日历中任意框出 4个数(日子 ) acbd ,请你用a,b,c,d之间关系表示的式子为 .答案  1  3a.2  a+ d=c+ b或 c- a=d- b.评析 两题不谋而合 ,同出于日历 ,虽日日变、月月迁 ,因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故受命题者的青睐 ,成为中考的一个亮点 .2 线道纵横 曲径…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铅笔”一课有一个练习“圈一圈,数一数”。这道题有两幅图,左边是男孩图,右边是点子图,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符号表象,从数有规律的男孩图到数无序的点子图,体会“圈一圈”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这道练习题的作用,让学生在多种数的活动中体会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数轴是沟通数与形的桥梁,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除此以外,数轴完全能串起整个《有理数》一章的学习,下面就帮助同学们把这一章所学的概念、运算法则用数轴来"串"一下!一、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一个点与之对应例1(1)画出数轴并标出表示下列1各数的点:-1,-3.5,2,0.5.2(2)如图1所示,根据数轴上各点的位置,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