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话式教学交互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旨在通过交流合作促进知识的建构。人们早在上世纪中期就将其思想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开发了基于对话式教学交互的智能授导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深入和在线教育形态的发展.在线的对话式教学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阐述对话式教学交互的内涵与特点.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师一学生、学生一学生、学生一内容之间的交互过程,列举可用于对话式教学交互的在线工具。并以Oppia平台为例,具体设计了对话式在线教学交互的具体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网络语境、主体对话以及网络对话所遗留问题三方面论述网络对话的主体性,认为网络对话极大张扬了人的主体精神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的对话教学:一项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本身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时话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促使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合作性、反思性学习.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并不会因为师生分离而改变教学的对话本质,相反,网络教学中不仅需要对话,而跨越时空的高质量的深层次对话正是网络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因此,研究网络教学中的对话特征,探求促进对话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对提高网络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目前网络学习在线交流的主要问题入手,以职教新干线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应用主体性教育理论和系统论的思想与方法,分析了职教新干线网络学习社区在线交流的特性,以构成在线讨论过程的两个关键要素作为在线讨论的切入点,探讨了网络学习在线交流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方法的创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学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由此产生了大量基于网络的对话资源,开展网络对话分析研究为拓展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网络的介入,使传统课堂单一的师生交流变为师生、生生、人机对话三位一体的立体交流,无论是小组合作中口头交流,还是在网络中的异地交流,对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奠定对话交流的基础李吉林老师说:"为了通过情境进一步打开孩子的思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对话与对话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不仅是人们彼此之间借助言语达到交流思想、促进理解的一种行为方式,而且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一种精神与原则。教学对话指的是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它包括作为教学方法和作为教学原则的教学对话。对话教学则是教学过程中体现现代对话精神和原则,师生主体之间以平等的信息、思想、情感等交流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对三者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教学实践中对话教学的合理实施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新的范式。本文首先从对话学习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对话在学习中的本质和作用。根据协作学习中对话的特点和类型,笔者建立了基于对话的协作学习共同体的框架。在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开设的一门英语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详细地介绍了不同对话的设计策略,以促进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备课、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自学和复习等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极大地促进教学。通过网络课程,可以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架起一座数字化桥梁;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教学内容、在线讨论、在线答疑、作业布置、在线测试等功能,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开放教育。在这种趋势下,开发与应用网络课程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选修模块的教学为例.分析了语文虚拟教室中的师生对话特征.语文虚拟教室中的教学,是基于网络、针对语文高中选修模块相关内容、在师生间展开的教育交往.其教学过程,一般包括预热、启动实施、推进和交流、再推进、深化和总结六个阶段.语文虚拟教室中的对话包括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前者更多地体现出自主与协作,后者则是个性化的引领与平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亟待改革,而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英语网络教学因其强大的自身优势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然而,网络教学模式的先天性缺陷和我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决定了网络自主学习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当前,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应该将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扬长避短,以取得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自助式学习过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基于网络资源的教与学过程出发,对网络教学资源与自助式学习理论,以及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自助学习过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自助式学习过程的设计内容和步骤,介绍了实施《网上英语时文阅读》课程的自助式学习案例.  相似文献   

13.
现在学生获得学习的方式除传统的方式以外,就是越来越普遍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网上教学。但现在网上教学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还不能达到通过传统教学获得的学习效果。因此,该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web学习环境模型,该模型是建立在利用Agent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网上课程设计是网上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网上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目前网上课程设计使用的理论基础的片面性,说明建立整合式网上课程设计的需要.第二部分阐述了整合式网上课程设计的埋论基础,包括一般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成人教学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远程教学理论以及技术使用原理,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存网上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提出了整合式网上课设计理论基础的假设模式,并强调存各种理论和原理的使用中,不只是考虑引进的西方的理论和原理,同时要发扬光人中国传统和中国现代教学理论和原理,使我国的网上课程设计能适合我国的成人学习者.  相似文献   

15.
网上学习材料撰写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上学习材料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具有替代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教科书的作用.因此,优质的网上学习材料是学习者能否有效学习的关键.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和探讨网上学习材料撰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网上学习材料撰写的特点和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网上学习材料撰写的基本原理,从学习内容的编排、学习内容的撰写、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组织、学习内容的呈现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描述网上学习材料撰写的方法,包括语言使用、动词使用、图表使用等;第四部分通过案例,描述网上学习材料撰写的原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最后,作者提出,网上学习材料的撰写者需要具备学科知识和网上学习原理的知识,当缺乏这种专才的时候,可以由学科专家和教学设计人员合作撰写.  相似文献   

16.
现代信息时代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内容选择性范围很大,但存在着学习者学习目的和方法无助和茫然的问题。故此,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理论构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资源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实施资源优化和网上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一、线上教学活动的设计线上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教师在课前针对线上教学所做的规划,它包括:对整门课程实施线上教学的规划、每次上课对整个单元教学流程的规划、还有在进行单元教学如何带领学生从事教学互动的规划等三部份。我们将整门课程及每次单元上课的流程规划,称为“活动流  相似文献   

18.
程亮 《科教导刊》2021,(1):53-54,123
在线教育是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主要途径.然而,如何促进在线深度学习的发生是当前在线教育的一大难题.文章首先阐明了在线深度学习的内涵,审视了阻碍深度学习发生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以下教学策略以促进在线深度学习的发生:(1)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提升在线教学能力;(2)实施翻转教学,兼顾导学与助学;(3)创新在线学习活动,增强活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饶爱京  万昆 《教育科学》2020,36(2):31-38
在线学习投入是保证"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对大学生开展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法对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准备度的现状、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线学习准备度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度的影响以及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感知教师支持、在线学习平台体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线学习准备不足;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整体不高;大学生在线学习准备度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度具有显著影响;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感知教师支持、在线学习平台体验在在线学习准备度和在线学习投入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可以从技术支持维度、在线学习资源设计维度、教师支持维度着手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度。  相似文献   

20.
In spite of advances in course design software and experience with online offerings, the question of how web-based education affec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mains largely unanswered, and the terrain of online learning remains largely unmapp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ories of 10 faculties of education and one computer science instructor in Ontario, we map out a small piece of the frontier of web-based course delivery and plot a course for future exploration. We argue that most existing offerings take the form of a Lone Ranger or Greenhorn approach but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move toward a strategic institutional Wagon Train approach that consolidates and integrates support for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e argue, as well, that failures in online instruction cannot simply be attributed to improper instruction or inappropriate course design. Rather, at least part of the problem locates in the ways in which conversation is structured in the onlin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