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频繁更迭、战乱频发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工作的开展能够揭示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征,加深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由韦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魏晋南北朝考古》一书,是一部系统的魏晋南北朝考古论著,  相似文献   

2.
济阳蔡氏与陈留蔡氏的渊源关系;济阳蔡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源流及政治地位;济阳蔡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阀门望族,至今仍是本固枝荣的大族系,遍布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3.
曹魏代汉和晋代魏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大的政治事件,影响深远。曹氏代汉和司马氏代魏都经历了长时间的霸府统治阶段,以武力为后盾,在禅让的名义下实现了皇权更替。两者的禅代也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依靠的力量、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禅代的方式三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画家大多散落于类似国家图书馆的秘阁之中;其主要职责是满足当时的政治统治需要,起有道德上的教化作用、政治上的表彰宣传作用、政治信息的传达作用;其艺术风格表现为写实性画风。两汉魏晋南北朝宫廷画家的地位呈现从高到低的倾向。通过对汉室以来至魏晋南北朝宫廷绘画的考察,可知隋唐时期延续了这种画家散落于各国家机构的特点,直至五代时期的画院出现,才有力地改变了这一局面,从此中国宫廷绘画的历史得以改写。  相似文献   

5.
两汉时期将军制度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与州府的军府化过程可谓一在中央层面一在地方层面,共同推动着两汉政治体制的演化。这两种演化趋势于汉末合而为一。曹操霸府就是这种演化的结果,亦即公府幕府化的完成。这一点在曹操霸府军事参谋机构的设置上可得到确证。而这些机构的设置以及制度上的规定也奠定了魏晋以后加兵公府及地方军府的基本框架。公府幕府化的结果也表明军事因素开始全面楔入国家行政体制,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时代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谱学的发展突出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阶级关系和政治形势,反映了门阀地主的要求和趣味。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谱学盛行、谱学定尊卑,辨责贱的门阀性质以及谱学在政治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这些时代特点,实质上是这个时期史学与政治关系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7.
本以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为背景,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充分肯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法律制度由秦汉早期初创阶段向隋唐成熟完备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10-112
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盛行,仅此时期正史隐逸传中的隐士就有一百多位,再加上不在隐逸传但具隐逸行为的士人就更多了。他们的隐逸行为推动了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使隐逸风尚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色。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其中政治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和亲次数众多,与其它历史时期相比有很大特点。第一,开放的通婚观念导致魏晋南北朝和亲繁盛,且涉及众多政权、民族;第二,魏晋南北朝和亲受少数民族婚俗影响大于汉唐统一时期;第三,魏晋南北朝和亲通婚的政治层次比汉代和隋唐高;第四,隋朝与后梁皇室通婚是唯一一次汉、汉和亲,成为分裂时期汉族政权间关系的特例,是南北统治集团中高门大姓的联合,有助于减少统一的阻力。总之,和亲各项主要特征在魏晋南北朝已完善齐全。魏晋南北朝和亲不比汉唐逊色,而且影响着以后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有一个逐步演变发展的过程。先秦两汉出现了古代文体分类的滥觞,诗歌体制得到了初步规范;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取得自身独立意义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丈心雕龙》与《诗品》的出现,形成了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商业史是经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商业研究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这一长期被看作是分裂、割据、倒退的“黑暗时期”,商业研究显得尤其薄弱。令人欣慰的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出现了新气象,不少史学工作者把注意力转向了这个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史专著先后出版,如韩国磐的《南北朝经济史略》、许辉、蒋届亚的《六朝经济史》、余鹏飞的《三国经济史》、张尚谦的《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新探》等,都有专章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发展。其次,随着对魏晋南北朝区域经…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迅猛流播发展的时代,也是佛入中国而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泊来佛教中国化,其重要特征是受中国政治社会的改造和影响日益世俗政治化。本文拟就魏晋南北朝佛教政治化有关问题作粗浅探讨,请学界同仁指正赐教。魏晋南北朝佛教政治化,首先表现为佛教依附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皇权政治所直接控制支配。  相似文献   

13.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的“武士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社会上涌现了一批行为勇武、严守忠孝道德的女性。探其原因有三点: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学习儒家文化,从而使她们更加容易理解传统士文化的精髓;两汉时期忠孝观念的传播以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承,促使更多的女性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战乱和少数民族尚武之风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更多的“武士化”女性。  相似文献   

14.
魏晋时期皇权的衰弱是霸府与霸府政治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魏晋时期特殊的政治格局,为权臣控制军国大政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权臣确立霸府统治,从而为能够顺利地实现王朝禅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曹氏与司马氏霸府的确立为基点,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对魏晋王朝的禅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法律儒家化是中华法系最富特色的标志,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时期。文章探究了儒家的礼治原则与魏晋南北朝刑法原则之间的关系,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系列刑法原则具有的儒家化特征,并对其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孙立群 《历史学习》2009,(12):27-27
士族是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特殊阶层。在数百年间,士族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常称魏晋南北朝为士族社会。  相似文献   

17.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在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教育也不例外,出现了许多秦汉社会所没有的新内容。并对随后的隋唐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然而,以往学术界往往只重视对汉唐封建盛世教育的研究,而忽略对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教育的研究。本文拟就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8.
酒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魏晋南北朝的酒文化最盛。从政治环境影响、农业和酒业不断发展分析魏晋南北朝饮酒之风盛行的原因,揭示粮食短缺、扰乱社会秩序是该时期禁酒的原因,总结“酒禁”政策不可连续主要受国逢喜事、民俗、税收等的影响,进而提供一种微观视角,以展现不同于传统观念中“饮酒成风”的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最为频繁的时代,政权更替带来的社会动荡,包括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文化冲击与碰撞,造成了此期丧葬文化在观念、仪式、形态等方面的迅速变革,加上战乱、动荡、政权交替、移民等使当时文献资料灭失,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者寥寥。叙述、建构和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文化,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从通史、生活史再到民俗史,从宏观叙述研究层面,勾勒了百年来魏晋南北朝丧葬文化研究的全貌,为魏晋南北朝全景式丧葬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耕农经济萎缩、豪族地主经济的壮大是这一时期动乱的经济根源;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是造成该时期动乱的主要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