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向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形式多样也其一大特点,作为古代建筑文化中的代表"阙",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精品,而且,已知阙是我国现存地面上时代最为悠久仿木结构建筑遗迹,在其盛行于我国汉晋时代,所以又有"汉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渠县的汉阙文化的研究,能够帮助现代人们了解当时的雕塑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汉阙文化不仅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更是世界建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桥梁建筑艺术的剖析,首先提出了桥梁建筑艺术的美学原则。然后分析了桥梁建筑艺术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最后介绍了桥梁建筑的造型要素,从而揭示了桥梁建筑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这对桥梁建筑艺术和桥梁建筑史的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13,(24):73-74
穿越千年时空,古建筑往往成为凝聚历史与文化的艺术品。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一直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你都知道么? 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  相似文献   

4.
刘威 《科技风》2014,(13):154-154
建筑是城市美丽的一道风景线,城市建筑是体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市的品位,表现城市建筑的地域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日益体现现代化文化进程的今天,建筑风格显然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建筑也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为保护城市文化遗迹,挖掘城市地域特点,笔者结合城市建筑美学的精髓,对城市建筑美、影响建筑美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代有着那个时代鲜明的特点,不仅仅在文化上面,更是在建筑上面可以说建筑额风格是对于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而阙作为汉代建筑中最为典型的建筑风格之一,经常被用来装饰宫殿、陵墓还有祠庙,以此来表达一种尊严的特点。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汉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汉阙所向我们传达出来的文化特性不仅仅是当时文化的一种衍生,对于当代的文化以及建筑风格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的,为当代的建筑回归自然,达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风格还是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朱艺 《大众科技》2010,(2):69-70
景观设计是艺术学科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运用艺术设计方法研究景观的艺术创作设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尤其是城市景观、建筑景观的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研究的主要对象。它涉及众多学科,如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黄淑娜 《科教文汇》2008,(11):92-92
建筑史,包含建筑、历史、艺术三个方面。依据中外建筑史课程特点,根据教学总结,综合艺术设计专业的侧重点和建筑史教学中出现的多个细节问题,最后得出艺术类专业的建筑史教学要重视发散性、形象性、体系化的特点,通过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多元化组织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重视教学过程中内容的丰富性与彼此联系,为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8.
黄淑娜 《科教文汇》2008,(31):92-92
建筑史,包含建筑、历史、艺术三个方面。依据中外建筑史课程特点,根据教学总结,综合艺术设计专业的侧重点和建筑史教学中出现盼多个细节问题,最后得出艺术类专业的建筑史教学要重视发散性、形象性、体系化的特点,通过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多元化组织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重视教学过程中内容的丰富性与彼此联系,为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大语文”建设背景下,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突破传统语文学科壁垒,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巴地汉阙蕴含着巴蜀本地历史文化意义,该文以巴地汉阙文化为载体探索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创建真实情境,打破学科壁垒,使巴地汉阙文化融入日常语文教学,并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当地特色、生活情境以及其他学科知识融合发展,帮助学生在多元情境中高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陈东 《今日科苑》2007,(19):22-23
在台湾的建筑界,成功大学建筑系主任傅朝卿教授是相当特别的一位。他并非以建筑设计而广为人知,而是以扎实的基础研究,在海峡两岸的建筑界建立起他在建筑史与文化遗产专业上的权威地位。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写一部历史傅朝卿,1957年2月24日出生于台南。1979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在学期间受贺陈词教授鼓励,开始专研建筑史。1980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建筑系攻读硕士学位,受教于美国著名的学者史摩尔教授及建筑史家詹斯顿,学成后回台湾担任成功大学建筑系讲师,教授西洋建筑史、近代建筑史及建筑设计。1986年,他深感所学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美学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并论述了建筑美学的应用和建筑艺术美在设计中的尝试,并对建筑美学应用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评陶瓷雕塑与公共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葱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228-228
公共环境中的陶瓷雕塑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概念上的艺术学科,但它所涵盖的内容却涉及美学、建筑、城市规划、力学、材料等诸多因素。可以说它是建筑和自然环境为一体,塑造着外部空间视觉形象主要内容的艺术活动。我们这里所讲的公共环境中的陶瓷雕塑,实际上也是立足在城市规划系统之上,它的设计美学虽然涉及到美学、建筑学、园艺学、力学、材料学等因素,但其基本的环境系统构成方式却是建构在公共环境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文化是指将建筑所处的大环境中的某些历史、文化的脉络情节引入建筑创作中,并将其转化为建筑语言,再现于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建筑或细部装饰等,从而使建筑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产生历史或文化上的脉络关系,使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进行"对话",让建筑具有更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科学家从人类文化生态学研究中逐渐建立起了一门学科——环境考古学。60年代,欧美的一些学者提出考古学不能仅以单纯的出土器物作为研究目标和方法,还应注意“考古学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加强了考古学与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开展有意识的、系统的探索。目前,环境考古正逐渐成为考古界关注的热点。简单地说,环境考古学是将考古学、地学、动物学和植物学  相似文献   

15.
《弗莱彻建筑史》(第20版)中文版终于成书,对几十位译者和编辑来说,这是艰苦大考之后迎来的节日。首版于1896年的《弗莱彻建筑史》是一部权威的世界通史,它通过时间与空间线索,全面、细致地展示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可谓建筑界的"百科全书"。该书涉及建筑、历史、  相似文献   

16.
谁创造了马耳他岛“巨石奇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古文明的一部分,巨石遗迹遍布世界各地。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建筑,英格兰的巨石阵,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巨石遗迹,马耳他岛上的巨石建筑等等。但在所有已经被发现的古代巨石遗迹当中,唯独马耳他岛上的巨石建筑的科技、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堪称“巨石奇迹”。马耳  相似文献   

17.
詹正广 《科技风》2014,(14):159-159
建筑审美和建筑技术是展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社会文化多元素发展,和人们审美角度的转变,如何将建筑美学民建筑技术更好的融合,打造出更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当代建筑审美与技术结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经典的建筑融合,浅谈了建筑审美与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认为未来的建筑,不仅要在建筑技术上突破,更要在建筑审美顺应潮流的发展,把握美学的不同属性,才能建造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美学艺术特点的高水平建筑。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大跨度屋面结构的建筑开始越来越多,这一结构十分符合力的作用规律,同时还略带美学意义上的节奏感,因此多为许多大型场所在建筑设计环节选用,因为其工艺较为复杂,所以其加固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主要分析了大跨度屋面钢桁架结构吊装地面免加固技术的具体细节,以期为其实际的建筑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现今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核心景区,景点内保存了大量残存的建筑构件。景点内游客平均密度是圆明园全园的数十倍,如此多的游客量与建筑遗迹的保护之间产生的矛盾不可避免。从一般游客行为分析上来看,游客到景点的目的就是为了参观并产生与自然或历史的时空交流,这一点在西洋楼景区尤为明显。大量的历史遗迹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陈列在游客面前,在几年以前游客甚至可以近距离触摸这些建筑遗迹,这种互动方式固然为游客提供了非常好的体验,但是却是对景区内的建筑遗迹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本文对实地调查中西洋楼景区游客的行为进行分析归类,以此为景区在保证吸引足够游客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她在我国建筑理论与建筑史的创立发展、古代建筑的勘察保护以及民居建筑的关注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徽因便以公众人物的身份示人。但人们对她的印象往往集中于文学创作、情感经历,而对作为其真正职业的“建筑学家”身份知之甚少。新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媒介心理学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加强女科学家科研工作的宣传以及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与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