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亚梅 《科教文汇》2011,(13):172-172,17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实际,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几条原则,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大高校都需要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此应对大学生不断产生和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要需要积极进行和跟进调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理念。通过研究分析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上的表现不难发现,积极心理学成为现阶段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依据以及开展理念。本篇文章主要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科学有效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不断加强,积极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应用越来越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转变先前的问题解决导向,将重心放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上。积极心理品质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渗入并贯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从内容上明确了各个章节教育的目的、从理念上改变了对待学生的态度、从方法上拓宽了课堂教学形式、从结果上提高了课堂实效。因此,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功能,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于关注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课程教学也主要围绕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展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积极品质的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课程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幸福感、乐观、希望等积极品质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与教学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动态发展,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积极转向,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关系等"积极设计",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米豆豆 《科教文汇》2014,(15):17-18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的一线教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近年来,蕴含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它克服了原有心理问题矫治模式的弊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辅导员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  席林 《科教文汇》2008,(21):59-60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消极态度看待心理健康、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强调心理学要摆脱过去过于研究人的负性心理、注重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应重视研究人性中的正性品质,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行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的分析与研究,力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的一线教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近年来,蕴含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它克服了原有心理问题矫治模式的弊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辅导员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蔡新华 《科教文汇》2024,(1):176-180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必修课起到主渠道的引领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该文结合第二课堂需求调研设计课程内容体系,通过初步实施,发现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的开设需求较大,关注度和参与度较高,第二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认知、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大学时期是处于个体发展阶段中的青年期,是心理基本成熟、情绪基本稳定、个体完成身心变化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是思维模式、情绪情感、人格品质等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其用灵活发展的眼光与思维看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上,各高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式展开。本文以“正能量补充站”积极心理训练营为例,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17)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引起很多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积极情绪是与人们的需要密切相关的,积极情绪是在人的需要的以满足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心理上的愉悦。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心理学研究者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积极情绪的含义以及积极情绪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等要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程建设思路,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社会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体育学、保健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分析比较等方法,研究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与效益,认为学校体育能有效的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关乎于人才未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更多关注学生的问题与缺点,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为了促进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传统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限制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现如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其中,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切实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消极心理问题,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巨大,本文分析了我国"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依据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提出了塑造"90后"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策略,从而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充满希望,具有应对逆境的心理弹性,积极对待社会问题,投入社会生活,学会体验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6.
罗璆  苗元江 《科技广场》2009,(8):247-250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以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弊端的日益显露,积极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人本主义的新思潮等为主要理论依托,在批判、发展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方面,增加个体的积极体验,以达到从微观上培养个体积极人格——使其能积极乐观面对各种事件,从宏观上实现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科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思想开展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树立积极合理信念,强化激励教育,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挫折承受力,培育和提高心理自助能力,构建积极社会支持系统,学会寻求他助,激发积极体验,努力塑造健全人格等一系列有效策略,对于进一步促进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颖 《科教文汇》2012,(23):190-190,193
对于所谓的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门心理学思潮,这门学科是符合现代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启发与借鉴意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中职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中职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为保障,构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琦 《科技风》2023,(5):157-159
大学生是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的观念塑造功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利于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价值观塑造的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中婕 《科教文汇》2020,(9):165-166
为了改善目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突破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笔者总结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探索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其发展策略,从多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构建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