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文物收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市场价值。因此,文物藏品必然是我国重点保护对象。博物馆承载着文物保护的重任,藏品的保护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因此,完善文物收藏管理也必须要从制度管理和设备管理两方面着手。博物馆不仅要丰富文物收藏,还要加强宣传,更要懂得怎样保护和利用文物藏品,使其能最大程度发挥文物中蕴含的历史知识与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物是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现形式,而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随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民族文物应运而生,保留下来逐渐成为民族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高校是教师、学生等高素质人群的汇集地,民族地区高校矗立在文化氛围浓郁的地域里,为加强民族文物保护力度,于高校中开展博物馆建设是重要途径,如此有利于民族文物的保护,增加文物价值。本文将对民族地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民族文物保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胡翠智 《百科知识》2021,(15):42-43
人类文明如何在现代让人类知晓,主要是依靠分析古代文物和研究古代历史进行的.可见,文物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更有助于人类探寻生命奥秘、学习古代历史知识、传承历史文化.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华夏基因,深深刻入骨髓的生活习惯都能从文物研究工作中找到相应的信息.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分析历史,汲取经验,所以文物保护工作一直是现代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纵观世界各地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文物保护工作基本上都持关注、重视的态度,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使得文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但现今仍存在许多文物保护工作上的难点问题亟待解决,完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8月1日起至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每日都将在馆内游客中随机邀请3批共60人进入文物修复室,在开放的实验室中近距离了解文物保护修复的各种技术、方法,作为全国首个以文物修复工作为主题的展览——《巧手良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展》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从8月5日开始,展览则由实验室转向普通展厅,展览内容也从“文物修复工作观摩”变为“布展工作观摩”,仍将采取随机邀请的方法,向更多的人展示文物保护修复及博物馆布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6)
历史文物是民族发展的重要体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均较强,而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完整保留的历史文物越来越少。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物馆藏场所,应担负起文物的保护工作,发挥自身具有的宣传与引导功能,调动社会基层群众力量,提升对文物的合理利用,促进历史文物的更好传承。本文将简单介绍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工作意义,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物保护区周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应是文物保护措施中应首先考虑的问题,文物保护区内不应有排放废气的污染源。文物保护部门应对周围大气进行经常性监测;有关部门应制定文物保护区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标准。对-I-3~气污染物对文物的危害。本文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载体,承载了一个区域悠久的历史文化,大连汉墓博物馆以陈列墓葬的发掘成果为基础,通过遗址复原和展示出土文物等陈列方式,展现出两汉时期大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风貌及其与周边区域的交流联系,其在布展方式、文物陈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因内外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博物馆的运营现状不容乐观,可从加大宣传力度、吸纳专业人才、探索陈列形式、拓展教育功能等方面进行改善,使其成为有效展示现代化城市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8.
文物资源缺乏,是文物博物馆面临最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国家以及民营的部分小博物馆进行有效的发挥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文物托管,文物博物馆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本文将从文物托管的现状出发,提出好立法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工作等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以吉林市王百川居宅旧址为例,从其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建造艺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挖掘、整理,对其人文和建筑实体及文化进行保护利用,创建了满族博物馆,将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源,这种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手段,以及弘扬地域文化,推介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文物参观的人数也随之不断的增加,文物保存的是否完整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文物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来改善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下,文物保护变得非常紧迫和必要。本文从文物保护在我国的现状出发,结合当前文件管理规范,做好文物保护的文档,并探索有效的系统保护文物的具体措施,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其整体展览工作造成直接影响。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人们的观赏眼光也会发生变化。为了符合人们的欣赏需求,应适当的改变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使博物馆陈列与时俱进,具有现代感、时代感、文化感。基于此,创新博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本文将重点分析文物博物馆陈列创新的重要性,进而探究创新文物博物馆陈列的设计方法,希望可以使博物馆营造良好的展厅氛围,展现各种文物、博物,吸引参观者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文物对我国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入手,认为发展旅游有利于文物的保护、但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作用。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文物保护是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县区文物保护现状堪忧,存在文物管理和利用水平较低、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文物保护工作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以及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博物馆逐渐受到关注。博物馆内有着数量丰富的文化藏品,而"物"则是衡量博物馆文化质量的标准之一,如果没有藏品,也就称不上是博物馆。因此,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实现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的有效管理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文物对我国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入手,认为发展旅游有利于文物的保护、但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作用。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亚丽 《科技风》2011,(13):245+258
博物馆作为文物陈列和保存的场所,而保存环境的变化是影响文物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和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微生物等多方面综述了博物馆的环境控制,为加强博物馆的环境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16)
文物保护工作中测绘技术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帮助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完成。同时,通过测绘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使文物信息"活"起来,为公众通过文物了解历史、体会价值创造新的途径。本文对文物保护领域中测绘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物质文化的高速发展,非盈利机构的博物馆在新时期具有更加重要的社会价值,不仅能收藏文物和陈列文物,也是为人们普及文化教育的阵地,需要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对其提高重视,在优化讲解工作流程的同时,确保讲解人员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从新形势下博物馆讲解工作技巧入手,对讲解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强化博物馆讲解队伍的创新路径,旨在为博物馆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物古迹与旅游的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十分密切的关系。旅游离不开文物古迹,文物古迹借旅游发挥其作用,流传其历史,传播其信息。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我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如何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各界认识不一。从分析文物对我国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入手,认为发展旅游有利于对文物的保护,但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作用。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