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变桨法的双馈风力机的控制方案,并在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装机容量为1.5MW的DFIG机组全风速段桨距角控制模型,对机组工作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恒定转速状态、恒定有功出力状态下风速变化时机组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尝试在控制系统中引入功率补偿,并对补偿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在保证其自身可靠运行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维持并网地区电压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本文对由双馈式风电机组构成的并网风场进行分析,首先构建了双馈风电机组的简化数学模型,然后分别研究了恒功率因数和恒电压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并且通过绘制各控制方式下的PV曲线,进一步分析了风场在两种运行方式下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从双馈风场的运行角度,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分析依据。通过对风速扰动和无穷大电网电压跌落两种情况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双馈机的恒压运行方式在参与系统无功调节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非线性负载在双馈风机并网点产生的电压谐波和电压失真在双馈风机中产生的功率振荡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并网点电压含有多次谐波电压的情况,本文在双馈风机网侧变换器电流回路中使用改进的双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控制策略。经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参考电压并减少了补偿控制中滤波器数量,选择性地过滤含量较多的电压谐波。控制策略中两个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同时计算调节电压谐波在并网点所需的补偿电流。基于仿真模型对上述控制策略的验证,结果表明网侧变换器电流回路中使用两个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能有有效消除谐波分量。  相似文献   

4.
双馈感应发电机传统控制策略是在电网电压理想的条件下得到的。但通常电网电压或多或少存在相位与幅值不平衡,会使双馈感应发电机定、转子绕组发热不平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电磁转矩存在两倍基频脉动,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损坏发电系统的机械部件等。仿真结果指出,抑制定子不平衡电流和转子不平衡电流的控制效果相当,并对抑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磁转矩等物理量脉动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双馈发电机并网后的控制策略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广泛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并建立了双馈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再次,介绍了双馈发电机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并在该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流内环、功率外环的双通道双闭环控制方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波形证明该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双馈发电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9)
我国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风力发电对电网频率的稳定控制影响不断增加。然而,目前风力发电机的主流机型为双馈风力发电机,它通过变频器控制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对它们进行独立调节,但也使得风机转速与电网频率失去了耦合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补充有功功率的虚拟惯量响应控制技术,实现双馈风力机的调频功能,并通DIg SILENT/Powerfactory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耦合性,将矢量控制方法应用到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中。根据输入输出状态方程得到系统的解析表达式,建立双馈机组的闭环控制系统。在计算机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上进行测试,仿真系统表明矢量控制方法能够控制单位功率因素,使直流母线上的电压达到稳定值,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都是遵照自治发电的方式运行,为了保证风电场有功和无功功率输出的波动,保证电网内的平衡,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必须留出足够的旋转备用容量。主要对风电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功率风电机组广泛使用的电动、液压两种变桨系统结构和原理,并对风机运行过程中出现变桨系统典型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变桨系统应新增的维护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0.
冯猛 《科技风》2022,(8):7-9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年限的增长,风机设备普遍存在老化,长期运行易造成风机变桨系统无法顺利运行势必会对风电场的正常运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风电场的风机设备可谓是越来越先进,但是由于风电场运行环境恶劣,加之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当前某风电场运行10年的东汽1.5MW风机变桨系统回路在运行期间出...  相似文献   

11.
风机齿轮箱作为双馈型风机重要部件之一,风电机组运行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多变,易造成故障频发,而且故障维修困难,费用高昂。如何有效地监测风机齿轮箱磨损状况,做好日常维护与故障维修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里介绍了运用内窥镜分析和铁谱分析对各种磨损种类的诊断,并对其它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建立风机空气动力学模型、机械传动系统模型和变桨距机构模型,设计变速风力机桨距PI控制器,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对比高风速时桨距角不变和桨距角控制在两种情况下的风力机输出特性,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基本正确,变桨距控制策略下,风力机在高速风下可以接近甚至精确运行于额定功率下,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风电并网会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在各类风机中双馈感应电机能够实现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相较与普通异步电机有更好的电压稳定性。通过P-V曲线分析法可直观的得出当前运行点与崩溃点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得出提高电压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2*1000MW超超临界直流炉机组一次风机RB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一次风机RB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超超临界百万机组一次风机RB后的给水控制、主汽压力控制、一次风机动叶控制的优化改进方案。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对机组一次风机RB动作后的工况稳定作用明显,对同类机组RB过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电机数学模型和交流电机矢量变换控制原理,设计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VSCF)发电机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变换控制系统,对转子侧变换器建立外环定功率控制内环定电流控制的双闭环控制结构,实现双馈发电机定子有功P和无功Q的解耦控制,从而获得最大风能捕获的高效发电运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电网系统中风电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带来了系统中调频的压力,本文在分析双馈风电机的原理基础上,对双馈风电机调频方法进行研究,建立双馈风电机模型,并通过仿真来分析双馈风电机组应对系统发生频率舜变时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7.
伴随风电穿透功率迅速增加,为有效维护电网稳定,以恒频双馈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非线性控制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改进方法。在电网电压下降条件下,采用空间矢量法从定子与转子两个角度分析双馈风电机组暂态过程,建立风电机组动态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先描述定子与转子磁链直流分量参数大小,再表述定子与转子漏感参数大小。基于上述动态数学模型,采用反馈线性化非线性控制思想,提出低电压穿越控制改进方法。控制目标确定输出函数,构成输入输出系统,利用状态反馈线性化思想及坐标变换方式使非线性系统变换为线性系统,通过线性最优控制策略完成穿越控制过程。仿真实验证明,利用文中方法提高了低电压穿越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乐叶青  刘刚  余振刚 《科技风》2014,(24):87-8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风电场远程调度系统,电网弃风现象的解决方案。将接入系统风电场的风功率预测、风电场有功控制和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集中统筹考虑,同时将接入集控中心的大量数据做统计处理,提供更多风机的高级应用分析模块,提高接入风电场的运行效率,降低业主风电场的弃风率。  相似文献   

19.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变频器采用传统的基于比例-积分控制器(PI controller)的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无法消除发电系统中的二倍频的脉动。本文首先建立了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变频器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在基于比例-积分控制器(PI controller)的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辅助比例-谐振控制器(Auxiliary-PR controller)的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和基于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PIR controller)的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最后利用LabView仿真平台,根据1.5MW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模型,搭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仿真系统。在该仿真系统上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PIR控制器的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都可以有效的抑制由电网电压不平衡造成的网侧变频器。  相似文献   

20.
利用螺杆泵电功参数监测仪对机组有功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记录,从而准确反应出螺杆泵的生产运行工况,对问题井及时诊断记录并实施停机保护。所采集的工作电流和有功功率等电参信号通过GSM通信方式无线远传到控制中心电脑,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