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筱蓉 《情报科学》2013,(2):63-66,71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专利引用关系进行网络分析,从可视化的角度解释行业竞争对手的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以治疗型超声发明专利为例,统计其引用情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从宏观的角度对专利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对重要的专利节点进行分析,为专利战略布局提供情报支撑,有助于分析行业的竞争态势和构建竞争网络。  相似文献   

2.
专利引用是技术或知识溢出的重要机制,网络拓扑分析的引入有助于理解专利引用网络的结构特征,揭示专利引用过程中的技术或知识流动规律。在USPTO系统中,检索中外企业专利引用清华大学专利的相关数据,构建清华大学专利被企业引用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网络特征路径长度、聚合系数、中心度等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清华大学专利被企业引用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小,聚合系数较高,存在明显的小世界现象;网络中心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少数结点拥有大量联结,大量结点拥有少数联结"的现象,符合幂律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3D打印技术领域专利信息为基础构建具有多重属性节点的专利网络,利用动态网络分析方法对3D打印技术领域专利信息进行挖掘,从而可以代替传统的分析方法来识别该技术领域中的关键实体(关键专利权人、关键技术、关键区域分布及关键任务),并对关键实体的演化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专利引用网络度分布研究技术跨领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菲菲  张辉  黄鲁成  乔铮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456-1463
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网络度分布特征识别技术应用领域转移的新思路。通过构建专利引用网络,计算网络的入度分布特征,判断技术应用领域的转移。并以石墨烯技术的8608个专利族构建了专利引用网络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技术在相同领域应用时,专利引用网络入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优先连接机制作用明显;当技术出现跨领域应用且领域覆盖范围广泛时,优先连接机制作用减弱,节点入度不再符合幂律分布。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技术跨领域应用的快速识别,为企业研发方向选择及问题解决方案获取提供支持,也可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进而促进技术的多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米尔  国伟  李海鹏 《科研管理》2016,37(6):127-133
近年来,专利诉讼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深刻影响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的格局。以智能手机产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揭示诉讼主体间的复杂关系,比较分析诉讼主体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诉讼主体的关键特征,并对诉讼主体进行类型划分。研究表明,诉讼主体在起诉频度、被诉频度和网络位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在领先企业和追赶企业以外,还存在两类被忽视的诉讼主体,主要为从事专利运营的专业机构;应对专利诉讼不但要重视传统的行业竞争者,而且要高度警惕以上非传统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6.
以专利侵权诉讼为研究对象,通过以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来表征专利权人之间的诉讼关系,构建了专利侵权诉讼网络。以专利权利人在网络中的活跃程度和积极程度建立了专利侵权诉讼矩阵。并以近5年在美国IT领域发生专利侵权诉讼关系的21家企业为例,运用专利侵权诉讼网络和专利侵权诉讼矩阵综合分析,揭示了企业的市场地位。实例显示该方法有助于企业对自己和竞争对手在市场地位方面的把握、对企业的商业战略规划具有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专利信息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专利问题需要从多个关系层面共同进行观察。本文在介绍了动态网络分析及与社会网络分析的联系和区别后,以北京地区纳米技术领域专利为例构造具有多重属性节点的专利网络,利用动态网络分析方法对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与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对网络中潜在的重要关系和变化进行了识别,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构建我国区域间专利转让的网络结构,了解2016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跨区域专利转让情况。并通过计算各节点的点度中心度,分类聚类,构建“核心-边缘”网络结构模型等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专利转让的网络结构、区块特征等进行分析,得出以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为首,我国在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已经建立了较为广泛但还不够成熟的区域间专利转让网络,其专利转让大致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只有陕西省和广东省在专利输出和吸纳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除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以及浙江省之外,其余区域在网络结构中均属于边缘节点,在整体网络结构中参与度较低。最后在得出所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区域间专利转让效果的政策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向希尧  蔡虹 《科学学研究》2009,27(9):1348-1354
 对目前利用专利引用网络进行技术溢出路径识别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结合专利引用网络和专利发明人合作网络的分析方法。并利用电力系统相关技术分类下的专利数据,对中国籍发明人从美国专利中获取溢出技术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方法构建的技术溢出网络反映了更为完整的技术溢出网络。样本数据构建的技术溢出网络整体分散,局部集中。在局部网络中,存在一些凝聚子群。这些子群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了技术溢出的路径。网络中的少数中心节点连通了大量的网络节点,但是缺乏沟通不同子群的中间节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诉讼专利的专利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专利质量评价可以从众多专利中甄别出高质量专利,辅助企业了解技术发展现状、确定研发方向和新产品开发方案。本文对专利质量评价方法作了系统梳理,比较分析了其优缺点。针对专利质量的模糊性和无法直接观察的特点,在高质量专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表征专利质量的两个代理变量,进而提出了基于诉讼专利数据建立专利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方案。实证部分,构建了心脏起搏器领域专利质量评价模型,用专利转让数据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最后给出了该领域专利质量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拥有专利数量众多的企业属于专利密集型企业,全部专利的总被引次数大的专利密集型企业则表现出明显的知识溢出现象。这类企业之间的专利引用行为突出反映了企业的技术竞争地位、行业的技术竞争态势和国家的技术创新活跃程度。依托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检索整理了全球专利拥有量最多且拥有专利的总被引次数最大的专利密集型企业的典型代表,在分析这些企业的国家与行业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发现了专利密集型企业集中分布于日、美等国家和车辆与零部件、电子与电气设备等行业的现象。继而考察了这些企业之间的专利直接引用行为,分析了跨国、跨行业引用状况,构建了专利引用网络,展现了关键企业在连通跨行业专利引用网络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网络整体性分析、个体网络分析、网络中心性以及网络结构洞分析,对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专利引用和创新知识流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生物医药专利的引用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子群特征,高校在生物医药专利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知识流动桥梁作用,特别是中国药科大学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洞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黑龙江省种业领域内技术创新合作情况及其特点,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软件,以专利数据为基础,构建黑龙江省种业领域专利合作网络,分析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点。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种业领域专利合作网络的聚类系数为0.454 084 68,网络合作规模较小;专利合作网络结构中个人节点数量占比为70.34%,“产学研”合作不足;缺少技术领域内的深度合作。黑龙江省种业领域应进一步开展广泛合作,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及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合作促进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专利合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2017年山东省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对专利合作网络网络密度、平均路径长度、节点度数、节点申请专利数量进行测度以及对省内高校合作网络进行分析,揭示了山东省产学研专利合作的现状。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个层面提出建议,为相关单位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以期山东省产学研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韩震  曹瑞丽  匡海波 《科研管理》2014,35(6):115-120
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相关专利诉讼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该领域复杂的专利诉讼关系进行量化解读,将能够更深入地揭示专利诉讼背后的企业竞争态势和战略意图。通过整理2010-2012年间该领域的专利诉讼事件构建了诉讼关系矩阵,并从可视化、凝聚子群、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中楷  刘倩楠  于霜 《科研管理》2011,32(5):149-155
利用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库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专利引文网络对不同技术领域间的关系进行考察。通过追踪不同技术领域间的专利知识流动展现网络的宏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领域间的专利引文网络具有总量流动平衡、内部活动频繁、外部偶有集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郭剑明  王婧怡  周云峰  袁润 《情报杂志》2023,(5):162-168+191
[研究目的]综合考虑专利节点度数及其邻域专利节点对(node pair)间的相似程度,定义并计算专利节点在网络中的结构重要性,从网络科学视角完善专利价值评价与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研究方法]基于专利四种基本引用关系构建专利综合引用网络;利用网络节点度数及其邻域节点对的相似度量化表征其局部网络结构重要程度,以此为依据提出专利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PNII,进行核心专利识别;从复杂网络视角,利用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SIR)计算专利节点的实际传播影响力,以此为判据比较PNII和其他网络中心性指标在不同传播概率和不同节点比例下的识别效果。[研究结论]结果表明,基于专利网络节点重要性的PNII指标相较一般的网络中心性指标更加科学,核心专利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基于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核心专利识别结果评价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分析科创板企业专利诉讼风险,为相关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防控专利诉讼风险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案例分析法,从诉讼案件、趋势、主体、专利、策略五个方面对科创板企业专利诉讼风险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科创板企业专利诉讼以企业之间的侵权和权属纠纷为主,被诉较多,...  相似文献   

19.
张运生  赖流滨 《科研管理》2022,43(9):149-158
    专利联盟能否帮助联盟成员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基于联盟学习、合作竞争和社会网络理论,着眼于专利联盟网络,以2006—2018年MPEGLA管理的12个专利联盟成员为样本,通过14 454组配对,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专利联盟对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的影响机制,并分析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网络中心位置和技术相似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联盟与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强度呈正向关系,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和网络中心位置显著削弱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而技术相似性显著强化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本文拓展了专利联盟对联盟伙伴互动的影响路径,对于高技术企业有效利用专利联盟并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专利直接引用和专利共被引两方面讨论专利引用行为对行业技术竞争的影响。专利直接引用导致技术研发领域中创造性破坏效应的产生,企业在专利引用与被引的过程中改变知识存量与结构,从而影响自身技术实力的发展。专利共被引则通过第三方的专利集成引用行为揭示出潜藏的企业间竞争关系。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采集中国市场上RFID领域的技术领先组织的专利引用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组织通过专利直接引用获得的知识累计流入量对组织技术竞争力的提升(滞后1年)有正向影响;专利共被引(滞后2年)与企业间研发规模的一致性相关,但其对企业技术竞争态势的指示效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