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雯 《科教文汇》2009,(12):94-95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积淀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痕迹,我们应该利用这笔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教学构建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社会环境,利用传统节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主动探索精神,增强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积淀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痕迹,我们应该利用这笔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教学构建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社会环境,利用传统节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主动探索精神,增强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游戏材料并不是昂贵、新颖才是好的,而是应该将当地的具有本土的、农村特色的自然资源作为幼儿户外游戏的重要材料,使幼儿自由的、自主的、创造性地游戏,并发展为园本特色。但是如何开发利用农村资源优化户外游戏活动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本文将从我园户外游戏现状入手,调查、整理、筛选可利用的游戏资源,阐述如何让农村自然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的重要材料,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升幼儿综合能力等,同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并使户外游戏活动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4.
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吴地文化"课题走进幼儿园,走进课程,走进幼儿和教师身边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儿时玩过的游戏是那么地宝贵,有一种迫不及待地感觉,要让我们眼前的这些孩子接触民间体育游戏,喜欢民间体育游戏,弘扬民间游戏。组织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成了我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不同群体活动。"因此,我园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户外空间和自然环境将户外划分成了涂鸦区、玩沙区、挑战区、投掷区、交通区等十二个各具特色的户外游戏区。幼儿在户外游戏区中的活动主要以混班活动的形式开展。在实施混班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新问题。我园结合实际,遵循幼儿的特点,总结出了几点教师在混班游戏活动中有效的组织与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凝聚了数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大力倡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向幼儿介绍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本文通过"一日活动贯穿‘节气’教育""传统节日挖掘‘节气’文化""环境创设体现‘节气’美感""游戏、表演感受‘节气’快乐"四个方面,尝试在幼儿园大班进行了实践应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多元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并指出,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我园地处江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竹",能使我们"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我园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竹"资源,开展有本土气息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是激发儿童各种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阶段是奠定儿童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同时《指南》还指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价值"。我园根据园所的实际情况创设了幼儿美育职业体验游戏,将幼儿的游戏活动慢慢由室内延伸至室外,精彩纷呈的户外游戏活动,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并给予了幼儿更多释放天性的机会。整个户外游戏活动就是一个小型的公共场所、小社会一样。因此,必须教育孩子掌握户外游戏礼仪,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安全,更进一步提升幼儿游戏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园日照充足,有丰富的户外活动场地和宽敞的室内活动空间,为我园开展体能活动提供了保障。因此,将健康教育定位为我园的特色教育。2010年开始,我园在教研活动中生成了针对中、大班幼儿交错开展的混龄体能活动,并且开设了供幼儿自主选择的12大体能游戏区。在开展活动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在不断的探究,到底怎样的形式更适合中、大班幼儿混龄玩耍?到底怎样的模式更利于幼儿的体能、智能的开发?到底怎样的方式能促进幼儿在同伴的作用下提升社会性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发挥幼儿园场地、教师的现有资源,以及丰富的家长资源,拓宽幼儿自主、自由游戏学习的范围,我园尝试将博物馆与专用教室、教师专长与家长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进行了"走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其经验往往是最综合的。因此我园结合高瞻理念,在教师的鹰架支持下开展了多元化户外区域活动。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去选择游戏区域,进行探索和学习。教师利用这一点,开设多种区域,采取特殊的实施形式去鹰架幼儿的户外游戏。让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去自主选择游戏活动,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黎霞 《科教文汇》2013,(35):138-138,140
音乐游戏中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幼儿自主能力,不断加强对问题细节的思考,做好切实的追问,才能更好地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园音乐游戏中提问的现状,并对如何以有效的提问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游戏化不断推进,对我园美术活动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美术活动存在以下问题:内容选择主要来源于教师,脱离幼儿生活及兴趣点;范画的提供扼杀了幼儿想象与创作的空间;组织形式与教学手段的单一使美术活动缺乏新意及趣味等现象。为了更好地践行课程游戏化理念,突破传统的美术活动模式,我园尝试进行了一些改变,现以"秋之韵"美术节活动例谈创新改变。  相似文献   

14.
林运清 《今日科苑》2008,(12):198-199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着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以传统节日为纽带,从幼儿起开始接受传统文化情感的熏陶,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民间游戏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较强的随意性、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广泛的内容,简便易行、易学易会,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为了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文化并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林宁宁 《科教文汇》2014,(14):195-196
做做玩玩活动是旗汛口幼儿园的园本特色。长期以来,我园从传统的"做做玩玩"活动入手,深入探索,逐步细化、强化,持续、深入地挖掘"做做玩玩"的教育价值,拓宽思路,使之做强做大。我园的做做玩玩园本特色研究坚持两个立足点,一是以游戏为载体,二是以幼儿发展为目标。在幼儿园长达近20年的园本特色发展研讨中,我们以幼儿发展为目标,关注案例研究,不断探索促进园本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在一日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游戏,让游戏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又促进幼儿认知、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小班幼儿刚进园,没有游戏的经验,所以也不知道如何玩游戏,孩子注意力不稳定,对游戏的持续性不长,因此,开展好区域游戏,首先我们要考虑好小班孩子适合哪些游戏,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小班幼儿在入园前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家中渡过,摆弄的更多是家中触手可及的物品,因此越是生活化的材料游戏越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如果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游戏材料,就能让幼儿从生活中寻找经验,在游戏玩乐中回归生活、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9.
故事表演活动深受大班幼儿的喜欢,在表演时,能接触大量文学语言,并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去表现文学作品,所以能极大地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开展表演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表演环境,同时提供丰富的表演材料,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表演内容,为幼儿提供充分选择自主的游戏空间,让幼儿按故事的角色,凭自己的意愿选择故事的角色。同时通过故事表演,在各方面培养幼儿的能力,这与我园围棋文化中"正、巧、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园地处农村,大多数幼儿来自农村家庭,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城市化日益加剧,我们儿时的游戏很难在现在的孩子身边找到踪影。难道是游戏资源的匮乏吗?其实不然,是因为高科技占据了孩子的大量空间,孩子不需要去为游戏材料烦恼,也没有人引导他们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开展游戏。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开展活动,延伸幼儿的家庭游戏。面对小班幼儿我们可以尝试从美工区开始,因为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美工制作和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品味,对于培养幼儿朴实、坚韧的优秀品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