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掺加矿渣改善磷酸镁水泥(MPC)的力学耐水性能,并对空气养护和水中养护条件下矿渣对MPC水化产物的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中MPC中的矿渣掺量分别为0%~30%。结果表明在水养的条件下,磷酸镁水泥28 d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跟自然养护条件下相比分别倒缩了28.63%,13.22%,磷酸镁水泥的耐水性能较差;当MPC掺加10%矿渣后,耐水性得到加强,其中水养条件下,抗压强度提高了近30%,以及抗折强度提高近40%,并且在水养条件下能防止MPC基体中少量未反应的磷酸盐溶解,使养护水溶液的p H值环境呈碱性,从而克服了水泥主要水化凝胶Mg KPO4·6H2O(MKP)溶解的问题,孔隙不在增大,使水泥本身不易受水的侵蚀,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强度的回缩。  相似文献   

2.
水泥基注浆材料早强剂的复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注浆工程中常用到以水泥为主要浆材的单液水泥浆,水泥凝结时间较长会造成浆液流失,常常用到早强剂以使其快速凝结,尽快发生水化反应,形成强度.本文以三乙醇胺和氯化钙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复合配制,能有效地提高浆液硬化体早期强度,显著优于单独掺加一种早强剂.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0)
研究速凝剂中各组分对凝结时间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合成比例,室温条件下制备无碱速凝剂,并研究该无碱速凝剂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及对不同水泥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优配比为:硫酸铝、氟硅酸镁、有机醇胺、络合剂、水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57%、7%、5%、1%、30%,所制得的无碱速凝剂采用不同水泥,掺量5%,初凝时间均不超过5min,终凝时间不超过10min,1d抗压强度均大于10MPa,28天抗压强度比均大于97%。  相似文献   

4.
硅酸盐水泥与石膏复合后水泥的组成变得多而复杂,这种复合体系水泥的水化硬化过程是一个多元复杂体系的多种矿物的水化硬化过程.本文研究了掺入石膏后对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及水化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利用水泥稳定土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 1.水泥稳定土是用水泥作胶结材料的,所以水泥的特性对水泥稳定土的影响是直接而有效的:由于水泥水化和硬化作用较快,因此施工时应注意利用水泥的凝结时间来合理安排施工,采用流水法施工,在较短时间(路拌法施工不超过3~4h,集中厂拌法施工不超过2~3h)内,完成从加水泥拌和到碾压成型的各道工序,注意各工序衔接紧密,不脱节。2.水对水泥稳定土的影响也很大,一般不提倡在雨季施工。若在施  相似文献   

6.
徐小彬 《大众科技》2012,(6):129-130,119
文章以湛江高岭土为例,分析了高岭土经脱水煅烧为偏高岭土后的结构形貌变化以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特色性能,简要介绍了偏高岭土在水泥混凝土工业、固化金属尾矿及制备催化剂、分子筛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液体无碱速凝剂的合成方法及技术性能,并研究了速凝剂掺量以及不同类型水泥、减水剂等因素对凝结时间和砂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液体无碱速凝剂具有良好的水泥适应性,可以保证水泥砂浆的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缓凝剂硼砂对磷酸镁混凝土(MPCC)力学性能和作用机理缓凝作用,文章测试了不同掺量硼砂在MPCC中的水化温度、抗压强度,进一步分析不同硼砂掺量下抗压强度的退化规律,同时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测试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硼砂掺量为20%时,水化温度的幅值平缓,相同养护龄期下抗压强度达到最大;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在酸性环境下硼砂会形成不稳定“硼胶”和少量的硼砂镁,氧化镁和磷酸二氢铵反应生成NH4MgPO4晶体,进一步利用SEM和核磁共振对其规律进行分析,表明硼砂对MPCC具有缓凝作用,有较明显的吸热降温作用,硼砂掺量为20%时其水化产物、力学性能、微观结构较优。  相似文献   

9.
根据青海盐湖地区服役环境,配置包含SO42-、Cl-、Mg2+的盐湖卤水腐蚀溶液,将磷酸镁混凝土试件浸泡在溶液中,每隔30 d测定动弹性模量、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在磷酸镁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二氧化硅活性材料和双掺聚丙烯纤维二氧化硅改善其性能并与无添加对比分析,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作为磷酸镁混凝土耐久性退化指标,建立一元Wiener退化过程预测模型进行可靠度分析,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建立服役寿命的可靠性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结果表明:Wiener函数可有效刻画磷酸镁混凝土在盐湖卤水腐蚀下的退化过程,建立的可靠度函数能描述各试件的服役寿命,并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可靠性寿命时间依次为双掺聚丙烯纤维和二氧化硅>单掺二氧化硅>单掺聚丙烯纤维>无添加,建立的Wiener概率分布模型可反映四种类型磷酸镁混凝土的腐蚀损伤劣化规律,从而为盐湖地区磷酸镁混凝土寿命预测及耐久性评估提供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泥熟料水化的化学反应,混凝土绝热温升的热力学理论,以及分析总结了水泥粒径,温度和掺合料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给出了目前运用于水泥水化热的三种经验计算模型,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碾压混凝土(RCC)坝存在大量水平层面,对RCC的层间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初凝时间是控制RCC层间间隔时间的基本标准。研究RCC初凝时间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贯入阻力法研究了不同减水剂掺量和施工扰动因素对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试验表明:掺有缓凝成分的减水剂含量越高,凝结时间越长;施工扰动对湿筛砂浆的凝结过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减缓了其凝结过程,延长了初、终凝时间。本试验为碾压混凝土现场铺筑的层间间隔时间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煅烧高岭石为主要原料,经合理的配方设计,在1350℃条件下烧制成硫铝酸盐水泥熟料.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对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水化产物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水泥熟料有较好的易烧性,熟料主要矿物发育良好.水泥净浆试块强度测试结果表明:1d,3d、7d、28d龄期的抗压强度分别为:46MP、57MP、65MP、68MP,早期强度较高且增进稳定.  相似文献   

13.
粒度分布对水泥的性能有强烈的影响,探讨水泥的最佳粒度分布,对提高水泥、混凝土性能,降低水泥工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水泥水化早期,水泥各种颗粒的水化程度都较小,影响水泥性能的因素主要是粉体的堆积状态,而粉体的堆积状态主要是由水泥粉体的粒度分布决定的,只要水泥的粒度分布合理,在某一程度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水泥性能。  相似文献   

14.
冬季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如果受到冬季低温影响,会导致水泥的水化作用受到影响,水分会因为低温而开始结冰,其体积会随之增大,引起混凝土的冻害现象,从而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如何做好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现状,探讨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省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十分广泛,但我省很多地区的土质松软,应用水泥混凝土建造路面会出现开裂、断板、深陷、错台等现象。水泥系深层搅拌法具有众多优点,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种现象,所以,近十几年来在我省分布有较多软土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发展很快。在目前的规范和水泥系深层搅拌桩的施工中,常规的添加剂为石膏、三乙醇胺。同时,如果采用粉体喷射法的施工工艺,在水泥系深层搅拌法中掺加生石灰对水泥土强度的提高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由水泥水化的反应机理可知,水化硅酸钙等水泥水化产物只有在饱和石灰溶液的环境中才能保持稳定。因此,如果石灰溶液的浓度不够高,强度较高的高碱性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就会发生分解,释放出石灰后变成强度较低的低碱性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依赖水灰比(W/B)获得工作性能,中高水灰比混凝土之所以有较高的强度,是因为使用了超硫酸盐水泥。超硫水泥在水化期间能够形成大量的钙矾石晶体,从而抵抗了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因此中高水灰比混凝土在工作性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强度。本研究内容是:(1)超硫水泥在不同配比下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流动度、凝结时间。(2)使用不同配比超硫水泥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及抗压抗折强度实验。通过实验找出强度和工作性能良好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期紧张,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站改造的主体结构工程面临着不间断冬季施工问题。由于造价低、施工简单,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是冬季施工冬中经常采用的工程措施,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防冻剂的作用实质是保证混凝±在负温下不冻结或部分冻结,从而使水泥在负温下不断水化、硬化获得强度增长。但是目前对低温环境下的防冻混凝土水化热发展规律研究较少,对水泥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发展变化规律尚不清楚,尤其是冬季施工时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变化,水泥混凝土强度与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本论文针对低温下水泥混凝土水化过程,通过理论分析,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防冻水泥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冬季不同施工环境时,水泥混凝土的水化人热量和水化程度,提出了保证入模温度是控制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施工中应当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对硅酸盐水泥水化热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研究了粉煤灰对硅酸盐水泥水化、水化热、水化放热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使用粉煤灰可以得到合适的缓凝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9,(2)
以水灰比和偏高岭土掺量为变量,对45个70.7mm×70.7mm×70.7mm立方体混凝土砂浆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借助火山灰效应量化指标反应偏高岭土的火山灰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偏高岭土的火山灰效应贡献率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而先呈现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最佳掺量介于10%到20%之间;偏高岭土的火山灰效应贡献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呈现单调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产品就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波动,这个质量波动要通过质量检验活动进行发现、比较和纠正。我们发现楼梯地面的通病有以下几个方面。 1、裂纹:原因很多,其一,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水泥中含有的游离石灰和硫化物是在水泥砂浆凝固后才开始水化,如果水泥中含有这类材料超过限量,由于石灰水化,体积膨胀和放出热量,就会使水泥砂浆膨胀,产生裂纹。其二,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能混杂使用,由于水泥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凝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